矫芳
目的:分析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及药学情况.方法:本次观察对象为我院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出现不良反应的120例患者,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不合理用药的类型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不合理用药方面,由于药物联用造成治疗疗效下降的占比61.67%,与其他类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类型方面,全身性反应的占比为46.67%,相较于其他不良反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与氯霉素、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造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下降,存在全身性反应、低血压以及肝损损伤等不良反应.
作者:续艳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急诊科室的昏迷患者种类较多,临床上及早诊断发病原因并给予对症处理,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本文结合临床实践,对106例急诊昏迷患者进行了分析,对急诊昏迷患者的迅速分诊与急救方法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是:迅速、正确的分诊以及规范的急救流程是影响昏迷患者预后的重要步骤.
作者:王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原发性痛经根据病因可分为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肝肾虚亏型等五种类型,临床上以寒凝血瘀型痛经较为典型多见,治疗多以温通为原则.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医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和循证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赵鹏辉;耿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总结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的8例非计划性拔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非计划性拔管主要包括胃管、尿管、浅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管,原因包括病人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各种用物材质因素几个方面.结论: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的落实,加强巡视、交接班,改善各种固定措施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尤其是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更为重要.
作者:柯嫦;张晓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7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有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及心律失常、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衰抢救成功主要护理要点.方法 收治72例慢性肺心病并心衰患者,通过对患者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的观察,对患者进行评估有心衰或心衰先兆,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治疗、护理.结果 经0.5~72h后患者心衰能得到控制及好转达90%以上.结论 心力衰竭是生命危急时刻,护士要及早发现病情,争取时间,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感染,改善肺心功能,从而控制病情发展,避免死亡,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生命.
作者:陈佃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给予康复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治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护理方式为常规药物训练外加上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25例,在常规药物训练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结果:两组训练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观察组训练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实施规范化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和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董秀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究舒缓疗护病房癌症临终患者安宁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癌症临终的患者50例,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舒缓疗护病房的安宁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身体状况还是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情况来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癌症临终的患者,采用舒缓疗护病房的安宁护理方法,能够使患者心情舒畅,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杨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手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好,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7.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要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的护理,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机械能护理,不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以在今后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马晓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应用常规康复治疗与运动康复疗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则实施运动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卒中量表平均评分为(10.87±1.78)分,对照组患者的卒中量表平均评分为(15.14±2.26)分,实验组患者的卒中量表平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加强对患者运动康复的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运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杨玉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医学科医药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状况,并对耐药性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论文采用比对研究方案,对于我院一段时间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研究,对其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分析不用用药阶段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果:通过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实验,检测出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有255种,其中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溶血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真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其主要见于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等,对于病原菌耐药性分析发现,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对于重症医学科而言,感染病原菌主要在呼吸道,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病原菌的耐药性试验发现,其耐药性的趋势不断上升,因此在感染病原菌的治疗方面,应当明确药物使用原则,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陈晓雷;顾云帆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PL-11血小板分析仪应用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PL-11血小板分析仪,对照组采用光学比浊法(LTA)检测,期间比较患者血小板的检验仪器性能与精确度.结果:PL-11血小板分析仪的总不缜密度、批内不缜密度、批间不缜密度、天间不缜密度的CV均<5%,PL-11血小板分析仪的参数均符合CLIA'88标准,其中血小板平均体积(MPV)≤12.5%,红细胞平均体积(MCV)≤3.5%,血小板(PLT)≤12.5%,红细胞(RBC)≤3.5%.结论:PL-11血小板分析仪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检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知情选择避孕节育措施是每位育龄夫妇的权利.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较普遍的一种节育方法,但育妇放置IUD后偶有出血、疼痛、异位、嵌顿、带器妊娠等因症取出现象发生,因而具体取器过程有个别困难.在B超监视、引导下开展困难IUD摘取术,有利于技术人员准确、顺利取器,有益于育妇身心健康.本文通过详细资料、数据分析、总结、评价此种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作者:牛永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研究喉癌气管切开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喉癌气管切开患者1例,给予所有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记录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情况、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1例患者整体护理满意率为100%,整体护理依从率为100%;护理前患者的焦虑评分状况为(20.38±2.54)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状况为(5.52±0.83)分.结论 对喉癌气管切开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支持,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经验.方法:院感质控小组通过讲解有关院感及手术部医院感染知识,采取有效的监测、报告、反馈,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结果:手术室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院感质控小组在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院感染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安改红;崔桂香;李凤霞;赵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随着时代发展,医学模式不断调整和革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而作为整体外科护理中重要部分,健康教育对对生存质量甚至人类健康素质的提升都有至关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贾叶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报告一例Erdheim-Chester病患者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准确记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发热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家属配合工作,加强健康宣教,这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摘到:目的 对Tips术后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100例行Tips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将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将高效而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过全面高效的护理干预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后SAS、SDA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阻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结论对于Tips术实施护理干预,能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可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旭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探讨布地奈德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64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一般组,两组分别包含32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一般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抗感染、止咳及抗过敏等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肺功能均有所好转,但实验组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恢复情况更优.结论对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治疗效果更优,在临床医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