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进展

赵鹏辉;耿丽梅

关键词:寒凝血瘀型痛经, 中医汤剂治疗, 温通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原发性痛经根据病因可分为寒凝血瘀型、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气血虚弱型、肝肾虚亏型等五种类型,临床上以寒凝血瘀型痛经较为典型多见,治疗多以温通为原则.本文总结近年来中医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和循证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及对策研究.方法:选取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空腹抽取5ml静脉血,自然凝固及离心后对血液中Na+、K+、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激酶)、TP(总蛋白)、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TG(三酰甘油)、HDL(高密度脂蛋白)、HBDH(a-羟基丁酸脱氢)、ALB(清蛋白)等指标,并观察溶血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CK-MB、CK、TP、HBDH及Na+、K+等指标均较溶血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AST、TG、ALB等指标较溶血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易对CK-MB、CK、TP、HBDH、AST及Na+、K+等指标造成干扰,故临床中需避免溶血现象发生,如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则需对血液进行重新收集,以此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高岭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改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机管路的管理对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应用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每例患者均在ICU或急症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应更换管路的时间分别为7天和3天,研究期间不再更换直至细菌采样.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格兰阴性菌的发生率和格兰阳性菌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呼吸机管路的管理,更换呼吸机管路及呼吸过滤器装置的时间(延长更换管路的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菌落数,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

    作者:胡晓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神类药品致临床不良反应统计研究

    目的 探究精神类药品造成临床不良反应统计情况,并就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以帮助临床用药.方法 对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且治疗期间服用精神类药品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就其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女性占比高于男性;20-4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高;氯氮平引发不良反应几率高;神经系统出现不良反应占比大.结论 在服用精神类药品时应确保药品药量的有效控制,做好患者的监测护理工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诸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及药学监护

    目的:对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使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和药学监护进行分析.方法:选择89例儿科使用阿奇霉素的患儿,将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分组方式为住院的先后顺序,研究组给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参照组给予注射阿奇霉素治疗,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较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不同的服药方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在临床给药中要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药学监护,从而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以提高安全性.

    作者:刘月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对透析室环境、护理工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四个方面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工作、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病情恢复.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评价

    目的:探索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在植入术后视力恢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6日至2016年6月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将其随机抽签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单焦点非球面晶体(SIOL)ZCB00植入术治疗和新型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晶体(MIOL)ZMA00治疗.结果:虽然观察组和对照组佳原矫正视力(BCDVA)、裸眼远视力不存在差异性,但观察组术后脱镜率(82.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伪调节力(2.85±0.42D)、佳远矫正视力下的近视力DCNVA(0.98±0.53)、佳远矫正视力下的中间视力DCIVA(0.95±0.8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实施非球面多焦点ZMA00晶体治疗,其效果较单焦点非球面人工晶体ZCB00更为显著.

    作者:高伟娜;苗德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护理工作开展期间,分析个体化护理模式的充分应用,对患者血压以及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3月~2017年04月收治的13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选择数字奇偶法;A2组(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完成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A1组,(观察组,67例):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法完成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工作;就血压水平变化差异以及高血压并发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同A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变化差异比较,A1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A2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差异比较,A1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护理工作开展期间,个体化护理模式的充分应用,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改善以及血压疗效的提高发挥的辅助效果显著,从而避免老年高血压患者呈现出并发症的现象.

    作者:郭卿;李晓娟;徐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藏中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藏医藏药结合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康复疗效与纯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康复疗效是否有差异性.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84例,对患者随机平均分组,观察组42例,接受中藏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结中藏医结合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针灸与藏药口服联合使用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途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边巴元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下辅以右美托咪啶镇痛镇静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下辅以右美托咪啶镇痛镇静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行臂丛阻滞麻醉手术患者90例,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1、对照组2、观察组,各30例.三组行臂丛阻滞麻醉后10min,对照组1未输注任何注射液,对照组2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啶.比较三组各时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镇静(OAA/S)评分、镇痛(VAS)评分等变化.结果:观察组在T2、T3、T4时的MAP、HR与T1时段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1、2在T2、T3、T4时的MAP、HR与T1时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的MAP、HR与对照组1、2相比显著较高,P<0.05.而观察组在T2、T3、T4时的OAA/S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1、2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臂丛阻滞麻醉下应用右美托咪啶,镇痛镇静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咏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筛选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心电图疗效,TG,TC,LDL-C,HDL-C,CK,CK-MB,LDH,HBDH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临床效果和心电图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TG,TC,LDL-C,CK,CK-MB,LDH,HBDH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并给出积极的护理对策.[结果]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人员配比、业务素质、责任心;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坏境的管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等问题是造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不安全的主要因素.[结论]建立健全、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自身业务能力、责任心,注意环境设施及医院人员的卫生问题是解决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晓璐;李淑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患者3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增加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等.结果 干预组患者满意度90.67%、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护患纠纷发生率2%、护理质控评分94.9±1.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8%、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3.33%、护患纠纷发生率8%、护理质控评分85.2±0.7%.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确切.

    作者:葛铭弘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做好护士职业素养培养,更好为社区工作

    做好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为社区卫生工作.

    作者:李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

    在目前高校的教学体系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在目前较高的就业压力下尤其如此,本文论述了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利用自己专业的康复治疗专业技术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作者:黄学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EB病毒感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RA患者作为RA组,同时选取院内门诊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E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和EB病毒感染与RA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RA组的EB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P<0.05);RA组的病毒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B病毒感染与各项RA实验室指标均无关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与RA的发病存在较高的关联性,应当于临床中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周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感染监控小组在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总结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经验.方法:院感质控小组通过讲解有关院感及手术部医院感染知识,采取有效的监测、报告、反馈,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结果:手术室医院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院感质控小组在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院感染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安改红;崔桂香;李凤霞;赵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强化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总结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6月我院治疗的80例糖尿病病例,平均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强化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对糖尿病认知情况,血糖控制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健康干预效果优于传统式健康教育.

    作者:杨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讨论针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用中医治疗的药物使用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及维普网等大型数据库,对该命题进行搜索,文献的选择时间在2000年~2017年之间,所有的研究文献均属于中医学期刊,在进行检索的过程中,其关键词的选择为慢性肾衰竭、中医治疗以及用药规律.结果:收集到的中药方为70篇,而相关的使用药物为120味,药物的总频次为650次,常用的中药为补虚、解毒、祛湿的药物.使用频率好的药物为大黄,其次为黄芪.在其次为丹参,后为当归、茯苓以及白术等药物.并且多以益气健脾为主,随后为通腑降浊,其次为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结论:治疗的措施主要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以及通经络,同时其药物也应以清热补虚祛瘀为主,秉持着标本兼治疗的方针.

    作者:李国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及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重症征象的早期识别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1例有早期重症征象的手足口病患儿除实施消毒隔离及皮肤、口腔等常规护理外,重点加强对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积极配合治疗,加强护理.结果:25例治愈出院,6例好转出院.结论: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加强监测,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信息需求的调查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对健康教育信息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2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肾病综合症患儿家长信息需求内容随住院时间长短及病程进展有所不同.结论:护士应根据患儿病情进展及不同阶段家长信息需求特点提供全面有重点的健康教育指导.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