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冯娜

关键词:新生儿, 黄疸, 抚触, 血清胆红素
摘要:目的:观察抚触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实施专科护理,实验组则加强对患儿的抚触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平均黄疸消退时间为(4.17±1.52)d;对照组患儿的平均黄疸消退时间为(6.24±1.87)d,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的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为(49.86±15.62)μmol/L,对照组患儿的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为(83.47±17.87)μmol/L,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加强抚触护理,有助于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0例,选取时间在2015年12月23日-2017年5月22日,通过动态化颜色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2组,给予普通护理、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21±0.55天、住院时间=5.51±1.11天、患者家属护理满意评分=92.06±5.51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具有较佳效果.

    作者:高明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析丹珍头痛胶囊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研究丹珍头痛胶囊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我院收治的紧张性头痛患者抽出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每组38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丹珍头痛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4.74%>76.32%),且P<0.05.结论采用丹珍头痛胶囊与阿米替林联合治疗紧张性头痛患者疗效更佳,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组合型人工肾联合中药外涂皮肤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尿毒症在我国成为高发病症之一,在医学手段不断进步和医学设施不断完善之下,治疗尿毒症的血液净化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加之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在相关的医学研究报告中指出患者透析前患皮肤瘙痒的概率为36%,而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疗之后患皮肤瘙痒的概率高达60%-90%,并且这其中有10%为顽固性皮肤瘙痒.如果不能对皮肤瘙痒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一方面是影响患者的健康恢复,另一方面会导致患者皮肤抓伤或者失眠抑郁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的严重后果,所以加快研究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是当年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维持性透析的概念的解读,进一步分析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原因,从而深入探究组合型人工肾联合中药外涂对治疗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1].

    作者:张蔚;储润;高倩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透析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钙磷代谢紊乱目前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肾性骨病的主要原因[1].血液透析代替肾脏的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毒素,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透析的频率与毒素的清除息息相关,影响着MHD患者的钙磷代谢[2].本研究通过分析1年间本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的临床指标,旨在探讨不同透析频率对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作者:徐起;顾菁;张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糖尿病足的效果与评价

    目的:结合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5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足部护理及心理干预,观察干预组与对照组同时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足部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明显提高糖尿病足患者对病情的认识,改善并减轻足部症状,有利于糖尿病足的预后发展,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丁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及效果

    目的:研究孕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7年度,收治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的50例患者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明显得到改善,且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产妇的盆底肌力明显提高,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彭湘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肝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

    肝动脉瘤(HAAs)是肝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壁局部异常扩张形成的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疾病.James Wilson在1809年首次报道该病,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4%,在内脏动脉瘤中居第二位,约占20%,仅次于脾动脉瘤(60%-80%).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非常重视本病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现将其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赵孟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手术效率的临床影响评价

    分析精细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手术结果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众多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并根据护理管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传统组和创新组)进行区别性护理管理.予以传统组常规性护理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创新组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而后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差异性护理管理后在观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创新组优于传统组,P<0.05).其中,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0.77%(传统组)和2.56%(创新组).结论同时对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何宇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在医学行业,护理质量影响着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健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一些基层卫生院的经济以及技术等方面比较落后,使得出现一系列护理质量管理问题,需要及时改进,并逐渐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本文将从基层卫生院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其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并探讨其解决对策.

    作者:华正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综合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的配合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例自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XX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对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对介入治疗期间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开展综合护理,对于介入治疗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张小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宋爱莉教授治疗妊娠期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

    妊娠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迁延难愈、容易复发的疾病,由于患者处于妊娠期这一特殊生理阶段故治疗方法受限,治疗有一定的困难.宋爱莉教授针对妊娠期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采用分期辩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显著疗效,是治疗本病较为合理的方法.

    作者:王欢欢;孙子渊;王蕾;时光喜;陈翰翰;宋爱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为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这些患者分入两个小组,即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以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喘憋症状、体温以及肺啰音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加快其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梁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目的:寻找减轻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痛并促进其病情康复的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20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查阅以往病例的方法逐例登记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住院时间、精神症状、精神药物使用等情况,然后根据临床表现判定患者精神紊乱情况,观察影响患者精神障碍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愈14例,好转6例.结论对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取防治结合,对症护理及改善环境,给予益智活动及情感支持等,可减轻患者病痛并促进其康复.

    作者:黄爱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科护理干预在胎膜早破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在为胎膜早破产妇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产科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18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孕妇按照1:1的比例分为两组,运用产科护理干预实施护理服务的93例孕妇作为干预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服务的93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结果 干预组孕妇分娩方式、分娩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孕妇;干预组新生儿各种状况与对照组新生儿具有明显差异.结论 运用产科护理干预为胎膜早破产妇提供护理服务,不仅仅改善了孕妇的分娩方式,减少产妇宫内感染和产后出血情况的出现,同时,也提高了新生儿的质量,具有着理想的效果,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以及运用.

    作者:冯炜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探讨细节管理对静配中心管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实施细节管理对静配中心的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相关细节管理实验,在此期间没用进行系统的细节管理的组别为对照组,接受细节管理培训的组别为观察组,在一年后对两组的工作质量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细节管理对静配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工作质量的终结果明显没有观察组的结果理想,也能提高相关科室对静配中心的满意度,所以细节管理对静配中心的工作有重要意义,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结论在静配中心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管理,通过细节管理可以提高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益.

    作者:苏文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性白内障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方案,为手术治疗打好基础.方法:以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措施,分别在入院时和手术前统计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并统计患者手术效果,以此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患者SAS及SDS量表评分分别为55.14±8.01和52.19±9.05,手术前分数下降至40.15±7.71和41.52±8.31;所有患者手术按时进行,预后效果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平均修养(5.1±0.3)d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对于提升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胸部结节病的研究

    目的:对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胸部结节病的医学影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3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CT扫描进行诊断,并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的30例患者中,均出现了胸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其中对称性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共18例患者.单侧和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共10例,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共2例.结论:通过CT扫描方式来对胸部结节并患者进行诊断,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信息,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旭;朱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实施效果

    目的:观察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4例,按双盲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予以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明显要更好,各项知识回答正确率的比较两者间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贯性的护理健康教育在门诊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实施中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徐康;张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和对策

    本文主要研究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和对策.经过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所有风险的整合,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借助这些有效措施能够避免这些潜在风险的发生,为病患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对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所有小细节都应当做出有效的防御措施,而且这对于避免风险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冀洁;田朝刚;付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于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培养具有临床思维模式的机能实验教学是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对临床医学等专业机能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能够达到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预期目标.

    作者:王建行;王妍;穆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