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孙子渊;王蕾;时光喜;陈翰翰;宋爱莉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2017年收治的18名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18名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8名患者,其中观察组在院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机率以及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对我院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观察组,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玥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中B型超声在肝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肝胆手术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所有患者均予以术中超声检查以及术前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参照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分析两者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确诊率.结果:术中超声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确诊率为91.49%、93.94%、95.00%,术前常规腹部超声的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确诊率为76.60%、75.76%、86.2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术前常规腹部超声而言,术中B超确诊率以及对恶性病变的特异度、敏感度更高,能够为肝胆手术操作提供指导,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徐彦哲;胡季明;曲波;陈国学;董峰;曾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率、3年内复发率以及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曰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探讨胎儿监护干预对孕妇情绪影响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到我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00例,对其在进行各项检查时进行胎儿监护干预,观察对孕妇的情绪影响.并探讨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结果:孕妇的情绪会根据检查的项目改变发生相应的变化,计数胎动时孕妇通常会表现出愉悦的情绪,而在B超检查时则极容易出现紧张的情绪.应对胎心听诊及产时全程胎心监护时孕妇的情绪较为稳定.结论:对孕妇在产前检查时进行适当的胎儿监护干预干预可以稳定孕妇的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宋慧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后,观察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受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4月收治的12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传统模式完成;观察组(61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健康教育模式完成;终就两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创建针对性方案完成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依据肺结核患者的具体表现完成针对性宣传,从而使得病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促进肺结核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李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三种方法检测潜伏妊娠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7年8月期间行血清检查的围产保健孕妇800例,梅毒反应素选择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检验,梅毒螺体抗体选择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胶体金法(金免疫层析试验)检验.即TPPA检验均呈现阳性指标时,方可确诊为潜伏妊娠梅毒.结果:本次实验800例孕妇中,潜伏妊娠梅毒患者共存在25例,阳性检出率为3.12%.3种检验方法结果对比中,可知ELISA检验符合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种,假阳性检出率高于胶体金法、低于TRUST检验方法;ELISA、TRUST及胶体金法特异性均超于95%,阴性预测值更是在98%以上,且ELISA实验具有高阳性似然和低阴性似然的现象.结论:ELISA检验作为潜伏妊娠梅毒检测常见方法,辅助TRUST检验和胶体金法工作的开展,可提升阳性检出率,为后续母婴传播预防及阻断提供可靠性数据支持.
作者:杨红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多种常见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复方电解质溶液进行配伍提供依据;方法 取适量的上述药物,分别用复方电解质溶液将其进行溶解,按照临床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如果使用的药物存在高使用溶度,一般使用高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药物配置完毕后立即观察上述药物的变化,分别于0、2、4、6h后对配伍药物的外观进行观察,对其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500ml,将甲醇、乙腈作为色谱纯,其他药物试剂为分析纯,上述各种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溶液配伍后在0、2、4、6小时后均未出现沉淀、浑浊的现象,除了硫锌酸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均未无色澄清状,无明显变化.除了维生素C以外,其他配伍溶液的PH值都相对稳定,且上述溶液的PH值在相对稳定的PH值范围之内,上述溶液6小时之内药物含量的变化<5%,上述药物物质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除了前列底尔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在6小时之内变化均小于5%,有关物质的量变化不大.结论复方电解质溶液在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6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含量、有关物质及PH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无明显的配伍禁忌,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脑出血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的HAMD评分与HAMA评分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30例,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75.76%),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情绪,促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作者:杨贞;周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1-2017/1我院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来对照组实施护理,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对实验组实施护理,观察并对照两组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肾结石患者护理中有着显著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使用.
作者:陈霄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证明了运用中医药疗法对老年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行治疗,结合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摆正心态和改善生活方式,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并以此次研究的结果作为基础,对肝炎临床研究系统做出评价.
作者:李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睡眠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规律的改变,出现睡眠质量问题的人群日益增多,年龄也逐渐趋于年轻化,目前这一问题在国内的研究略少,因此愈来愈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改善睡眠的治疗方法.单纯的药物疗法可以起到一定疗效,但是随着安眠药物的应用,其疗效逐渐下降,同时会产生耐受性、心理和身体依赖性以及其他副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究,侧重于研究青少年心理生理性失眠,从青少年的角度去剖析失眠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综合分析并提出一些安全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方案.针对不同的睡眠障碍类型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诊治睡眠障碍提供理论依据,为更好地改善青少年睡眠状况提供合理有效的方法.
作者:姜海峰;何迪;闫浩;裴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痢特灵联合维生素B6和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病,分析该三联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选取怀安县左卫中心卫生院和蔚县中医院就诊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以常规三联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治疗组给以痢特灵0.1克每日三次口服+维生素B6片20毫克每日三次口服+康复新液10毫升每日三次口服,对比两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可以达到91.11%,而对照组仅仅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2,P=0.006.结论 痢特灵联合维生素B6和康复断液对控制幽门螺旋杆菌有明确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苗建香;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肾窦内肾盂切开术加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复杂形肾结石患者48例,均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方法治疗,先切开患者肾窦内肾盂并取石,使用取石钳取出肾盂和肾盏结石,然后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3例患者有小结石残留,术后自行排出.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7.9±23.4)分钟,平均出血量为(85.7±12.4)毫升,平均住院时间为(6.9±1.3)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4/48).结论: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方法,在复杂形肾结石的治疗当中应用,能够取得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肛门手术治疗的6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治愈率、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经比较,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经肛门手术治疗后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对于术后并发症几率和住院时间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娟;刘伟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拉坦前列腺素与溴莫尼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4-2017.4期间,选择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02例(124眼)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划分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61眼)、实验组51例(63眼),其中对照组进行溴莫尼定治疗,实验组进行拉坦前列腺素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眼压和视力等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疗程结束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为25.4%,较高于实验组患者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眼压对比时,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视力为0.31±0.12,对照组患者视力为0.37±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坦前列腺素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当前视力情况,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值得临床对其推广.
作者:杜安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讨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后失效的翻修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中使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并失效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行翻修.结果:经过翻修后,选取的患者均出现骨性愈合,患者愈合的时间为6个月到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8.5±2.7)个月.在手术后实行Harris评分,平均Harris评分为(84.3±8.3)分.有8例达到优,有4例患者达到良,有3例患者达到中.结论:对使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并失效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行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翻修,能够改善固定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宁思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锁骨骨折患者应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对照组2以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1采用臂丛阻滞麻醉,对照组2采用颈浅丛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6.67%(29/30),与对照组1的70.0%(21/30)、对照组2的73.33%(22/30)相比均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骨骨折患者应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十分显著,且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还能确保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因而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于腹腔镜下实施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评估焦虑抑郁状况,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依从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依从率(86.9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普遍均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状况,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肝血管良恶性肿瘤应用放射诊断的鉴别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肝血管肿瘤患者168例,其中良性肿瘤患者146例,恶性肿瘤患者22例.对患者采取放射诊断,进行对比分析和诊断结果的鉴定.结果 通过放射诊断确认其中良性肿瘤患者146例,恶性肿瘤患者为22例.在良性肿瘤患者中其中有4例肝癌为误诊,是肝血管瘤.结论 在肝血管良恶性肿瘤中应用放射诊断鉴别,可以较为准确的发现良性及恶性肿瘤的情况,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教育再培训对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行腹膜透析术患者72例纳入本组研究,分为教育再培训组(n=36)与常规干预组(n=36),分别采用教育再培训法与常规干预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教育再培训组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在发生腹膜炎平均透析龄方面,教育再培训组时间晚于常规干预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教育再培训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了院内教育与院外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电话、网络等医疗咨询方式,构建出了畅通的护理渠道,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