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痢特灵联合维生素B6和康复新液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效果

苗建香;韩静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 痢特灵, 维生素B6, 康复新液, 效果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痢特灵联合维生素B6和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病,分析该三联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选取怀安县左卫中心卫生院和蔚县中医院就诊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以常规三联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治疗组给以痢特灵0.1克每日三次口服+维生素B6片20毫克每日三次口服+康复新液10毫升每日三次口服,对比两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可以达到91.11%,而对照组仅仅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2,P=0.006.结论 痢特灵联合维生素B6和康复断液对控制幽门螺旋杆菌有明确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预后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在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治疗工作期间,观察分别选择奥美拉唑药物以及替普瑞酮药物施治后表现出的疗效差异以及预后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7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6例):临床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替普瑞酮药物展开;观察组(35例):临床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药物展开;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统计表示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终就两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病症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调查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58.33%)对比,观察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4.29%)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调查结果(27.78%)比较,观察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71%)降低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施治,在用药疗效方面明显优于替普瑞酮疗效,显著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终成功优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史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注意在药品发放时对用法用量的指导说明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在药品发放过程中实施用法用量的指导说明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56例口服药物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即为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各28例,将实行常规医嘱用药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药品用法用量指导说明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口服药物患者的用药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限制依从性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且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无分析对比意义;实验组患者用药时间依从性、服用方法依从性对比参照组数据显著更高,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显示对比分析意义.结论:在临床发放药品过程中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同时进行全程关怀,可显著提升临床用药依从性,充分发挥药效,值得借鉴.

    作者:赵瑞云;李耀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龄患者手术时应用骨科牵引手术床的体位安置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手术时应用骨科牵引手术床的体位及安置方法及护理措施研究.方法:根据本医院高龄患者手术牵引床的体位应用骨科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本医院2016年所收治高龄手术患者60例,这些都被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各组占30例,对照组所应用的牵引床C臂是通过牵引装置达到较好的复位,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操作时要保持好良好的复位效果.结果:结束护理疗效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对照组临床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显示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骨科牵引手术床的体位安置方法应用到高龄患者手术中去,并在手术中一些不良发生率尽量降低,这值得本院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郑越;贺大菊;王春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多种常见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多种常见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复方电解质溶液进行配伍提供依据;方法 取适量的上述药物,分别用复方电解质溶液将其进行溶解,按照临床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如果使用的药物存在高使用溶度,一般使用高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药物配置完毕后立即观察上述药物的变化,分别于0、2、4、6h后对配伍药物的外观进行观察,对其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500ml,将甲醇、乙腈作为色谱纯,其他药物试剂为分析纯,上述各种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溶液配伍后在0、2、4、6小时后均未出现沉淀、浑浊的现象,除了硫锌酸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均未无色澄清状,无明显变化.除了维生素C以外,其他配伍溶液的PH值都相对稳定,且上述溶液的PH值在相对稳定的PH值范围之内,上述溶液6小时之内药物含量的变化<5%,上述药物物质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除了前列底尔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在6小时之内变化均小于5%,有关物质的量变化不大.结论复方电解质溶液在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6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含量、有关物质及PH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无明显的配伍禁忌,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未婚女性人工流产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未婚女性避孕知识知晓情况、采取的避孕措施等情况,指导正确使用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从而减少非意愿妊娠.方法 选择了2014年在本院计划生育科就诊的未婚意外妊娠200例为研究对象,对避孕知识知晓情况、采取的避孕措施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文化程度越低未采取措施率越高,避孕套的使用率高,宫内节育器的使用率低.避孕套,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为知晓率高的三种避孕方法.结论 婚前性行为越来越普遍避孕意识和避孕知识缺乏是导致非意愿妊娠的主要原因,而直接因素则是未采取避孕措施或避孕失败.

    作者:徐仲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静脉用药安全风险分析与护理配套措施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医师经常采用的治疗方式.患儿因自身体质以及发病原因,病情变化较快,若服用口服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静脉输液则成为治疗患儿的好手段.目的 分析探小儿静脉用药安全存在的隐患以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受静脉用药儿重患者进行总结观察,分析其用药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本组患儿静脉用药安全发生率为13.07%,安全隐患发生主要集中在用药剂量、用药速度以及配药流程等方面.结论小儿静脉用药安全中,用药剂量、用药速度以及配药流程等都为可控制因素,可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规范控制以及操作,有效降低患儿静脉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花胜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0例,选取时间在2015年12月23日-2017年5月22日,通过动态化颜色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2组,给予普通护理、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21±0.55天、住院时间=5.51±1.11天、患者家属护理满意评分=92.06±5.51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具有较佳效果.

    作者:高明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胸部结节病的研究

    目的:对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胸部结节病的医学影像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共3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CT扫描进行诊断,并对其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的30例患者中,均出现了胸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其中对称性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肿大共18例患者.单侧和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共10例,纵膈淋巴结肿大患者共2例.结论:通过CT扫描方式来对胸部结节并患者进行诊断,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信息,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旭;朱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思考

    本文主要就关于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思考,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对此项课题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要的了解,而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做好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后提出了做好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的改善措施,具体如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的教育;家长做好对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引导,终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给予相关的专家学者,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作者:邓善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工泪液与临时性泪道塞用于干眼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与临时性泪道塞用于干眼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五官科收治的30例(60只眼)干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临时性泪道塞进行治疗,对照组则运用人工泪液(眼药水点眼)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chirmer试验Ⅰ、BUT(泪膜破裂时间)、主观症状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BUT及Schirmer试验Ⅰ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的主观症状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情况,对照组在接受治疗前后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人工泪液与临时性泪道塞两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均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两者在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试验Ⅰ结果上的差异不大,但运用临时性泪道塞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在主观症状及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两个方面上的治疗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洁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方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4例自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期间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4例手术时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室患者在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对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期间所开展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在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也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韦丽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0例动静脉瘘患者纳入本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与常规对照组,均为40例,常规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一般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内瘘阻塞、静脉内瘘失功发生情况,评估两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感染、内瘘阻塞、静脉内瘘失功发生例数为1、1、1,常规对照组为6、4、7,优质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相关知识掌握评分上,前者为(88.9±5.4),高于对照组的(72.0±4.8),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发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因素多样,采用优质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延长内瘘寿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西帕依固龈液对单纯性牙龈炎的治疗价值评估与分析

    目的 针对临床上单纯性牙龈炎运用西帕依固龈液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之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性牙龈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76例患者开展对照试验,并且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患者观察组患者两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吡氯铵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含漱治疗,并且在治疗的2h之前不能进食,在治疗时间经过1周后,对两组的患者分别进行牙龈沟出血的指数等数据的具体分析,包括SBI、菌斑指数(PLI)以及口臭值(OS),通过对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的分析确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其SBI、PLI、OS等数据值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治疗的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牙龈炎使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对策.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50例进行研究,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则开展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好转出院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迟发性脑病发生概率和住院天数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将院前与院内急救及护理对策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当中,可以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缓解,促进患者机体康复.

    作者:季妍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目的:分析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提高当中,品管圈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280名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分析,将其按照均匀分组的方式分成常规组与科学组,常规组的医务人员在手卫生方面未接受任何干预,科学组的医务人员则需要接受品管圈管理,对两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科学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医务人员的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提高方式选择而言,应用品管圈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医院当中推广.

    作者:高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研究系统评价方法

    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的方法,证明了运用中医药疗法对老年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行治疗,结合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摆正心态和改善生活方式,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并以此次研究的结果作为基础,对肝炎临床研究系统做出评价.

    作者:李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护理配合及体会

    目的:评价无痛胃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重要性和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9月应用丙泊酚对30例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麻醉后硬化剂治疗,共48例次,术中观察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术后记录患者的各种不适,并随访6个月了解食道静脉曲张治疗后减轻、消失情况;结果:30例患者共硬化剂治疗48例次,其中术中8例次出现恶心、轻微躁动,2例次出现心率、血氧饱和度下降,经相关处理后恢复不影响继续治疗;术后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骨后疼痛,2-3天可缓解.随访6个月内再发出血2例,经再次硬化治疗未再出血.所有患者经硬化剂治疗后均可显著减轻,部分患者达到基本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穿孔,食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无痛胃镜下行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安全性好,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炜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卫生院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在医学行业,护理质量影响着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健康.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一些基层卫生院的经济以及技术等方面比较落后,使得出现一系列护理质量管理问题,需要及时改进,并逐渐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本文将从基层卫生院为出发点,深入分析其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并探讨其解决对策.

    作者:华正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试论肝癌临床护理教学方法

    目的:对肝癌临床护理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临床教学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护理教学活动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肝病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共计15名.对这15名护理实习生加强了肝癌临床护理带教的方法,改进了肝癌临床护理教学的措施.结果:15名护理实习生考核测评,优秀12名,良好3名,不及格0名;考核评测的优秀率80%,优良率达100%,明显高于往期的肝癌临床护理实习生(优秀率63.45%,优良率87.34%).该期实习生对肝癌患者的护理临床效果也优于往期.结论:在肝癌临床护理教学中,通过改进护理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教学的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吕天凤;黄雪霞;李琼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骨科老年人的护理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人的护理特殊性,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针对老年人特殊的人群特点,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01-10月份收住院老年人骨科病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 268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除2例死于原发病例外,其余26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掌握老年骨科病人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老年骨科病人康复的基本要素.

    作者:韦芳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