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越
下颌骨由于存在多处薄弱环节且有两组强大的咀嚼肌附着,外伤后多出现严重移位,且常伴致命性的并发症,需对伤员进行紧急的抢救,从而致使颌骨骨折不能及时处置而形成陈旧性骨折[1].如伴发颅脑或胸腹部的严重损伤,常需通过建立人工气道解除急性上呼吸道梗阻.人工气道进行长时间机械通气,在此过程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气管壁的损伤,造成气管后壁与食道前壁之间的异常窦道,即气管食管瘘.一旦发生则容易引起吸人性肺炎,且严重影响机械通气,两者均可危及患者生命.[2]我科今年发生一例下颌骨骨折术后行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的病例.
作者:付梦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7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9例,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6h、24h、12h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术后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钙磷代谢紊乱目前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肾性骨病的主要原因[1].血液透析代替肾脏的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毒素,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透析的频率与毒素的清除息息相关,影响着MHD患者的钙磷代谢[2].本研究通过分析1年间本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的临床指标,旨在探讨不同透析频率对MH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作者:徐起;顾菁;张秀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后,观察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受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4月收治的12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传统模式完成;观察组(61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健康教育模式完成;终就两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创建针对性方案完成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依据肺结核患者的具体表现完成针对性宣传,从而使得病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促进肺结核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李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原因及其防治.方法:给予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伊班膦酸钠注射液、鲑降钙素注射液、雷洛昔芬联合治疗7d,观察其骨密度、骨痛缓解情况.结果:骨痛缓解156例,6个月后骨密度有效158例,治疗前后骨密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多,需综合防治.
作者:左昌俊;朱凌;王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42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后血压、心率均高于麻醉前,但对照组波动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张加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综合护理用于小儿烫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2例烫伤患儿,依据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实验组的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较比不同模式下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快于参照组,家长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烫伤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促使创面快速愈合,还可使家长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可在儿科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媛媛;甄庆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急诊抢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急诊抢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显效34例、有效14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00%(显效28例、有效1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常规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PH值以及PaO2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常规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PH值以及PaO2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应用于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潘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医学研究中奇偶数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性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患者总满意度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性护理应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郭婷;欧阳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在患者治疗中分别行以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针对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治疗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可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袁小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正常剂量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治,但却出现有害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药物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功能处于退化阶段,因此是不良药物反应的高发人群.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特点,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100例老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总结药物不良反应年龄特征、给药途径、给药种类和临床主要症状等.结果统计结果表明,70-79岁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占到42.0%;57例(57.0%)患者通过静脉给药产生不良反应;使用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居多,分别为41.0%和29.0%.结论老年患者是药物不良反应高发人群,应正视其用药流程和规范.并采取积极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程度莫定基础.
作者:尚凡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基层卫生院中老年人急腹症的临床诊治特点与方法.方法 对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中老年急腹症患者作回顾性总结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中治愈68例,好转17例,死亡1例,诊治效果显著.结论 基层卫生院中老年人急腹症诊治需仔细严谨,腹腔穿刺和剖腹探查作为个别必要性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与治疗效果.
作者:钟群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狼疮肾病患者采用延伸护理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42例狼疮肾病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延伸护理组(n=21)与常规对照组(n=21),分别采用延伸护理法与常规护理法,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结果:延伸护理组21例患者中,19例恢复良好,对照组21例患者中,13例恢复良好,前者疗效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狼疮肾病患者,采用延伸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病情,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茂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纳入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用基础治疗,观察组用基础治疗+睑板腺按摩;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为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患者行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以睑板腺按摩,可充分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长期的、不能自愈的、几乎不能被治愈的疾病,有着相当的不可逆性.疾病的产生主要受到职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活和行为方式也会引起相应疾病病发.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肿瘤、心脏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等,一般无传染性,治疗周期长,需要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本文首先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概述,分析其特点和种类,进而就其社区护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应社区医疗服务工作者提供有效参考.
作者:潘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中B型超声在肝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肝胆手术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所有患者均予以术中超声检查以及术前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参照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分析两者的特异度、敏感度以及确诊率.结果:术中超声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确诊率为91.49%、93.94%、95.00%,术前常规腹部超声的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确诊率为76.60%、75.76%、86.25%,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术前常规腹部超声而言,术中B超确诊率以及对恶性病变的特异度、敏感度更高,能够为肝胆手术操作提供指导,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徐彦哲;胡季明;曲波;陈国学;董峰;曾翔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率、3年内复发率以及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曰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0例,选取时间在2015年12月23日-2017年5月22日,通过动态化颜色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2组,给予普通护理、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21±0.55天、住院时间=5.51±1.11天、患者家属护理满意评分=92.06±5.51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具有较佳效果.
作者:高明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20名颈椎病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0名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10名患者,其中观察组在院治疗期间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采用中医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采取中医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我院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观察组结论:颈椎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配合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在院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事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研究对象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7年我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肌酶谱、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测,并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6.0%(3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2.0%(6/50),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室颤、休克、心衰、右束支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8/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8.0%(24/5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3/50);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的室颤、休克、心衰、右束支阻滞发生率,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