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教育再培训对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王芳

关键词:教育再培训, 腹膜透析, 治疗依从性, 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教育再培训对腹膜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行腹膜透析术患者72例纳入本组研究,分为教育再培训组(n=36)与常规干预组(n=36),分别采用教育再培训法与常规干预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教育再培训组腹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在发生腹膜炎平均透析龄方面,教育再培训组时间晚于常规干预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教育再培训转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了院内教育与院外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电话、网络等医疗咨询方式,构建出了畅通的护理渠道,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准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的显著影响

    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病人24小时尿蛋白标本准确测定的影响.将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科治疗的4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采用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标本准确留取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意义.健康教育对准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有显著影响,为准确判定患者的病情提供准确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智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经肛门手术治疗的6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治愈率、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经比较,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经肛门手术治疗后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进行护理,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对于术后并发症几率和住院时间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娟;刘伟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焦虑障碍是临床为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型,是指持续性的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随着干预时间增长差异愈发明显(P<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焦虑状态,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与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预后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在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疾病治疗工作期间,观察分别选择奥美拉唑药物以及替普瑞酮药物施治后表现出的疗效差异以及预后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71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6例):临床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替普瑞酮药物展开;观察组(35例):临床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药物展开;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统计表示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终就两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病症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调查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病症治疗总有效率(58.33%)对比,观察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4.29%)提高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调查结果(27.78%)比较,观察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71%)降低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工作期间,应用奥美拉唑施治,在用药疗效方面明显优于替普瑞酮疗效,显著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终成功优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史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特点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将其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子痫、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子痫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产后出血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肾去交感神经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 评估肾去交感神经术(RDN)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对RDN有反应者临床特征.方法 共有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衰患者参与该临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评估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等参数.结果 所有患者并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1年发现RDN可提高LVEF,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但对pro-BNP无影响.对RDN有反应组心衰患者具有更短的心衰病程.结论 RDN可安全有效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量.同时,对于心衰患者早期行RDN术或许效果更好.

    作者:耿洁;陈椿;周秀娟;钱卫冲;戴振华;单其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饮食控制方法在妊娠糖尿病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疾病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积极的饮食控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未出现母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羊水过多现象,观察组无此现象,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餐前30min血糖达标率、餐后2h血糖达标率、零点血糖达标率分别为96.23%、92.59%、92.59%,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9.62%、51.85%、37.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母婴近远期并发症,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付艳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及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哮喘对比分析

    目的 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及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哮喘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的哮喘患者90例,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45例,采用吸入氟替卡松气雾剂+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舒利迭气雾剂进行吸入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结果 采用吸入氟替卡松气雾剂+孟鲁司特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治疗后的FEV1与PE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氟替卡松气雾剂+孟鲁司特治疗哮喘效果明显优于舒利迭气雾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李存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颈肩腰腿疼痛中医针灸治疗的短期效果分析

    在现代社会发展当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疾病治疗的彻底性和健康性,虽然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当中西医以其见效快的特点已经赢得了多方的亲睐,但是由于许多药物本身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而如果剂量使用不当或者是对某种药物频繁使用,既有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还有可能会使人体本身产生抗体,这样就使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种类需要不断增加才能够达到治病的目的.而中医一向以气理和阴阳调和作为治病的原则,因而通过针灸的方式来治疗颈肩腰腿痛不仅能够调整患者气血和肺腑的功能,同时由于其方便学习和使用,在现代医疗当中使用越来越广.因而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作者:安海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析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而为提升腰椎间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序开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前来接受治疗的60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30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研究2组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身体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血压、心率等各项体征均优于研究1组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差异性显著,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可以缓解患者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此种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毒供应室对全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集中式供应的效果

    目的:分析在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清洁处理中,消毒供应室集中供应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内的2000件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作为参照组,对其实施常规处理,选择我院2016年内相同数量的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为集中组对象,对其实施消毒供应室集中供应处理,对比两组器械中的不合格情况.结果:集中组器械出现不合格的数量明显少于参照组,两组器械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医院可以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当中,消毒供应室集中供应的效果较好,该处理方法值得在医院中推广.

    作者:魏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7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85,进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85,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比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冀旭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心胸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心胸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4例患者选择自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胸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等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95.15%,与对照组的80.77%相比明显较高,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显著提升心胸外科临床护理质量,促使患者获得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敬喻;吴明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随机将60名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30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手段,对研究2组的患者采用社区护理手段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两个组别不同护理手段的分析比对发现,研究2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血红蛋白指数明显下降,两组患者的分析对比差异性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运用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度,因此,社区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钱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12例尿毒症患者纳入本组研究中,分为系统护理组(n=56)与常规护理组(n=56),分别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法,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结果:在护理干预前,两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经过护理之后,系统护理组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与治疗依从性,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邱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形肾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肾窦内肾盂切开术加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复杂形肾结石患者48例,均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方法治疗,先切开患者肾窦内肾盂并取石,使用取石钳取出肾盂和肾盏结石,然后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3例患者有小结石残留,术后自行排出.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7.9±23.4)分钟,平均出血量为(85.7±12.4)毫升,平均住院时间为(6.9±1.3)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4/48).结论: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方法,在复杂形肾结石的治疗当中应用,能够取得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肺结核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后,观察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受到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4月收治的123例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肺结核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2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传统模式完成;观察组(61例):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利用健康教育模式完成;终就两组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改善程度显著(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肺结核护理工作期间,合理创建针对性方案完成健康教育工作,能够依据肺结核患者的具体表现完成针对性宣传,从而使得病情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促进肺结核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李睿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拉坦前列腺素与溴莫尼定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拉坦前列腺素与溴莫尼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4-2017.4期间,选择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02例(124眼)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划分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61眼)、实验组51例(63眼),其中对照组进行溴莫尼定治疗,实验组进行拉坦前列腺素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眼压和视力等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疗程结束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为25.4%,较高于实验组患者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眼压对比时,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视力为0.31±0.12,对照组患者视力为0.37±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坦前列腺素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当前视力情况,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值得临床对其推广.

    作者:杜安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谈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呼吸内科当中为常见普遍的是慢性咳嗽疾病.对于引发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病因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本文章将主要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从而为今后医院关于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由于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中为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病痛,因此在日后对于慢性咳嗽的诊治之前,需要加强对临床症状的诊断以及总结,提高治愈率.

    作者:章立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