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影响效果分析.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2015年7月-2017年8月)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比较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手术时应用骨科牵引手术床的体位及安置方法及护理措施研究.方法:根据本医院高龄患者手术牵引床的体位应用骨科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本医院2016年所收治高龄手术患者60例,这些都被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各组占30例,对照组所应用的牵引床C臂是通过牵引装置达到较好的复位,并且在手术过程中操作时要保持好良好的复位效果.结果:结束护理疗效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对照组临床护理不良情况发生率显示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骨科牵引手术床的体位安置方法应用到高龄患者手术中去,并在手术中一些不良发生率尽量降低,这值得本院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郑越;贺大菊;王春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敷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110例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心理疗法,并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运动,中医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改良敷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比较两组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治疗总有效率;排便的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质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排便间隔、中医证候积分、腹胀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医治疗组下肢骨折腹胀便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治疗组排便的频率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质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两组排便间隔、中医证候积分、腹胀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中医治疗组排便间隔短于常规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常规组,腹胀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无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改良敷脐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可改善下肢骨折腹胀便秘症状,促使排便间隔和性状恢复正常,缩短症状恢复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可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患者63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西格列汀治疗,试验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对照组低于试验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对照组与试验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普及.
作者:句卫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措施.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82例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分为控制论组(n=41)与常规对照组(n=41),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控制论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控制论方案,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总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控制论组焦虑与抑郁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常规对照组,控制论组5例出现并发症,低血压3例,感染2例,对照组9例出现并发症,控制论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工作中融入控制论的理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治疗,该种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何光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牙髓炎采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5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髓炎患者,将6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3例/组.一组患者实施根管治疗术(对照组),另一组加用干髓术(观察组).将两组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97%)、不良反应发生率(3.03%)均同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和干髓术联合治疗牙髓炎安全有效.
作者:孙学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心胸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4例患者选择自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科室收治的心胸外科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胸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等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95.15%,与对照组的80.77%相比明显较高,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胸外科临床护理中引入品管圈活动能够实现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显著提升心胸外科临床护理质量,促使患者获得优质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敬喻;吴明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100例普通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将糖尿病肾损伤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早期肾损伤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尿糖值为(3.12±1.2)mmol/L,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39.21±7.42)mg/L;对照组中患者尿糖量为(1.13±0.49)mmol/L,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6.85±2.47);两组患者患者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损伤患者进行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检验出患者的糖尿病肾损伤症状,使医师能够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冯亮;孙爽;秦蕾;张亚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了解饮食控制方法在妊娠糖尿病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例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疾病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积极的饮食控制,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均未出现母婴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对照组8例患者出现羊水过多现象,观察组无此现象,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餐前30min血糖达标率、餐后2h血糖达标率、零点血糖达标率分别为96.23%、92.59%、92.59%,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9.62%、51.85%、37.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患者进行严格的饮食控制,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母婴近远期并发症,对保证母婴安全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付艳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索案例教学法在《病原微生物》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5级本科护理1-2班126名学生为实验教学班,采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3-4班117名学生为对照教学班,采用传统讲授法.采用期末理论、病例分析成绩与综合测试成绩对比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进行评价.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理论、病例分析和综合测试成绩比较行t检验.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t理论=2.46,P理论=0.015);实验组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t病例=11.551,P病例<0.001);实验组的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t综合=5.345,P综合<0.001);问卷调查显示,86%(107/124)以上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各项效果表示赞同.结论: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整体的掌握程度,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作者:张晶晶;孙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膝关节是人体下肢大重要的关节之一,它的正常活动,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亦称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慢性无菌性炎症[1].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多在上下楼梯、下蹲起立时出现疼痛或疼痛加重[2].病理变化为骨端静脉充血,骨内压升高以及由于软骨退变、软骨下隐蔽抗原暴露引发的免疫反应和骨赘刺激导致的滑膜炎症等[3].
作者:郭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于腹腔镜下实施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评估焦虑抑郁状况,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护理患者,实验组则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依从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治疗依从率(86.9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阑尾炎手术患者普遍均在不同程度焦虑、抑郁状况,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众所周知,在目前的呼吸内科当中为常见普遍的是慢性咳嗽疾病.对于引发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病因会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本文章将主要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从而为今后医院关于对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由于慢性咳嗽是呼吸内科中为常见的疾病,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病痛,因此在日后对于慢性咳嗽的诊治之前,需要加强对临床症状的诊断以及总结,提高治愈率.
作者:章立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等指标对比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专业、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几率.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而为提升腰椎间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序开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前来接受治疗的60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并将其随机分为两个不同的组别,即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30人,对研究1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手段进行护理,对研究2组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身体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对后发现,研究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以及血压、心率等各项体征均优于研究1组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差异性显著,因此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可以缓解患者情绪,提升治疗效果,因此此种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徐小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8月我院接诊的7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9例,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6h、24h、12h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术后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基层卫生院中老年人急腹症的临床诊治特点与方法.方法 对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86例中老年急腹症患者作回顾性总结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中治愈68例,好转17例,死亡1例,诊治效果显著.结论 基层卫生院中老年人急腹症诊治需仔细严谨,腹腔穿刺和剖腹探查作为个别必要性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与治疗效果.
作者:钟群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解析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护理.方法:对于213例自愿接受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雷莫司琼进行静脉麻醉的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病人予以术前仔细评估筛选,关注心理护理,做好准备治疗抢救设备和肠道准备;术中医护人员注意监护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予以治疗;术后给予健康指导.结果:213例老年病患中没有出现麻醉意外或内镜并发症,除了5例由于肿块堵塞而不能达回盲瓣外,剩下的全部顺利完成检查.术后病患对不记得检查过程,感觉比较舒适.结论:严格根据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能够保证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术安全性.
作者:郑钰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人文关怀对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17日至2017年4月17日我院收治的伴发心血管病的老年手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各3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手术室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针对手术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予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分别为(53.29±3.41)、(54.28±4.46),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P<0.05.结论 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予以人文关怀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促使护患和谐,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缪凤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针对临床上单纯性牙龈炎运用西帕依固龈液实际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之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单纯性牙龈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76例患者开展对照试验,并且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患者观察组患者两组各38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吡氯铵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口腔含漱治疗,并且在治疗的2h之前不能进食,在治疗时间经过1周后,对两组的患者分别进行牙龈沟出血的指数等数据的具体分析,包括SBI、菌斑指数(PLI)以及口臭值(OS),通过对两组具体治疗情况的分析确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相比治疗前其SBI、PLI、OS等数据值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治疗的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纯性牙龈炎使用西帕依固龈液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越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