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磊;张梦琳
目的:研究SSR对DPN的早期诊断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50位,其中,患了DPN症状的有75位、没有DPN症状的有75位,常规对照组50位,都展开四肢感觉、NCS检验与SSR检验.结果:糖尿患者感到神经不良比例大于运行神经,下体神经受损的程度大于上体(P<0.05);四肢运动神经传导稳定的42位糖尿患者中,皮肤交感反应不良率超过了67.4%.结论:糖尿患者在没有症状早期就具有不同大小的周围神经病变,感知神经、运行神经、自主神经都能够受累,同时以小纤维神经受损为重点,随症状产生周围神经受损不断严重.运动神经传导是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内容,将之同皮肤交感反应结合展开测试,可以大大提升临床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的早期检测率.
作者:贾玉凤;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外部环境迅速变化而心身反应缺乏有效调节,患者也就很容易出现疾病问题,导致健康受到巨大威胁.针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科普以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才能以护理科普教育方式让患者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及时有效排除心理压力以抵御心身疾病.本文首先对心身疾病的发病机理进行简述,进而指出护理科普在预防心身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护理科普工作有效开展的路径以供参考.
作者:夏婕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胎儿新生儿消化系统疾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122例新生儿,均具有消化系统疾病,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24日-2016年6月24日,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分别为95.08%与81.97%,P<0.05,且实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采取综合护理管理措施便于将满意度提高,将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缩短,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贺延璐;贺楠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综合护理用于小儿烫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82例烫伤患儿,依据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1例,实验组的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较比不同模式下的创面愈合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快于参照组,家长满意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烫伤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促使创面快速愈合,还可使家长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可在儿科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媛媛;甄庆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90例慢性肾炎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分别采用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1例感染、1例血肿,对照组中2例血肿、2例褥疮、2例感染,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护理满意度上来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5±6.1)分,高于对照组的(80.9±7.0)分,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肾炎患者,采用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满意度,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夏文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等指标对比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专业、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几率.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1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50例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麻醉方式,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异丙酚麻醉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差异不大,组间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术中的麻醉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谢红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慢阻肺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改善的优劣.结果:实验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常规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用于慢阻肺患者中对改善肺功能有积极作用,值得更深入应用.
作者:倪芳;黄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中药调剂作为中药房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只有确保调剂质量的提升,才能为提高中药房的质量控制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针对目前中药房中药调剂管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中药调剂管理在中药房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途径,期望以此来提高中药调剂的综合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5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了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得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0%,对照组为76.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给予老年抑郁症的患者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况,进一步融合护患关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雪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影响效果分析.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2015年7月-2017年8月)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每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情况比较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提高当中,品管圈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280名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分析,将其按照均匀分组的方式分成常规组与科学组,常规组的医务人员在手卫生方面未接受任何干预,科学组的医务人员则需要接受品管圈管理,对两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科学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医务人员的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提高方式选择而言,应用品管圈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医院当中推广.
作者:高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下颌骨由于存在多处薄弱环节且有两组强大的咀嚼肌附着,外伤后多出现严重移位,且常伴致命性的并发症,需对伤员进行紧急的抢救,从而致使颌骨骨折不能及时处置而形成陈旧性骨折[1].如伴发颅脑或胸腹部的严重损伤,常需通过建立人工气道解除急性上呼吸道梗阻.人工气道进行长时间机械通气,在此过程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气管壁的损伤,造成气管后壁与食道前壁之间的异常窦道,即气管食管瘘.一旦发生则容易引起吸人性肺炎,且严重影响机械通气,两者均可危及患者生命.[2]我科今年发生一例下颌骨骨折术后行气管切开并发气管食管瘘的病例.
作者:付梦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洛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132例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6)、研究组(n=66).参照组患者应用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洛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8%,与参照组患者的72.7%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方面,两组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分别为50.0%、37.9%,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的78.8%、68.2%(P<0.05).结论:在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洛铂联合依托泊苷的效果与顺铂联合依托泊苷的效果相当,但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赵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对围手术期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2组患者护理前、术后2周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5);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卫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名消化道出血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16名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8名患者,其中观察组在院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机率以及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我院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观察组,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结论: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事故的发生,长期以往,有益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作者:陈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焦虑障碍是临床为常见的精神障碍类型,是指持续性的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采用干预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状态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不大(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随着干预时间增长差异愈发明显(P<0.01),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焦虑状态,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全面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常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及两组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5.35%远高于对照组81.40%,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疾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融洽,有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任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组占40例,其中常规组在围术期辅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5%,常规组护理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肌痉挛血管减压术治疗过程中,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帮助患者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栩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急诊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2015年6月-2017年6月)患有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的急诊护理),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情况和患者护理综合考核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临床抢救情况和患者护理综合考核评分情况比较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急诊护理对患有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时间,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成功率.
作者:朱燕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