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运用的有效性

陈梅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 消化道出血, 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名消化道出血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16名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8名患者,其中观察组在院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在院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机率以及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患者对住院治疗期间我院提供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观察组,且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机率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结论: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并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事故的发生,长期以往,有益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纳入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用基础治疗,观察组用基础治疗+睑板腺按摩;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详细整理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为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患者行基础治疗的同时予以睑板腺按摩,可充分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总结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260例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6年7月-2017年7月开始实施安全护理,同样选取260例行静脉输液的患儿,定为观察组.结果: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护理差错(沟通少,查对不足)、基本操作失误(固定不妥、液体外渗)以及药物配伍禁忌.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基本操作失误发生率、药物配伍差错发生率以及投诉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门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解析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干预

    目的:掌握ICU患者家属发生焦虑的原因和焦虑状况,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的改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ICU病房住院的患者家属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各65人,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家属进行焦虑程度SAS比较,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患者家属焦虑发生原因主要为经济负担(40.0%)、对病情缺乏了解(44.6%)、患者病严重(51.5%).两组患者家经过护理干预后焦虑状况均显著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作者:张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银屑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SAS、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可显著改善银屑病患者治疗中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晓夏;吴月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护士发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剖

    近些年来,我国的临床医疗服务及相关护理工作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医院服务质量普遍提高,但是,护士发药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多问题,威胁着医疗安全.基于此,如何建立科学的护士发药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是目前医院工作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工作环节.[1]本文主要探讨了医院护士发药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次仁彭多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多种常见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多种常见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复方电解质溶液进行配伍提供依据;方法 取适量的上述药物,分别用复方电解质溶液将其进行溶解,按照临床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如果使用的药物存在高使用溶度,一般使用高药物浓度进行配比、摇匀,药物配置完毕后立即观察上述药物的变化,分别于0、2、4、6h后对配伍药物的外观进行观察,对其PH值、含量及有关物质进行检测;结果 采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500ml,将甲醇、乙腈作为色谱纯,其他药物试剂为分析纯,上述各种药物与复方电解质溶液配伍后在0、2、4、6小时后均未出现沉淀、浑浊的现象,除了硫锌酸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均未无色澄清状,无明显变化.除了维生素C以外,其他配伍溶液的PH值都相对稳定,且上述溶液的PH值在相对稳定的PH值范围之内,上述溶液6小时之内药物含量的变化<5%,上述药物物质变化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未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除了前列底尔注射液外,其他溶液在6小时之内变化均小于5%,有关物质的量变化不大.结论复方电解质溶液在与多种药物配伍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复方电解质溶液与常用药物的配伍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6小时后配伍液的外观、含量、有关物质及PH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无明显的配伍禁忌,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庞晓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灯盏细辛合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灯盏细辛合剂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灯盏细辛合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P100波潜伏期、视野缺损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75%)高;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在P100波潜伏期、视野缺损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灯盏细辛合剂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有效改善P100波潜伏期、视野缺损状况.

    作者:李小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拉坦前列腺素与溴莫尼定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拉坦前列腺素与溴莫尼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4-2017.4期间,选择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02例(124眼)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划分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61眼)、实验组51例(63眼),其中对照组进行溴莫尼定治疗,实验组进行拉坦前列腺素治疗,对患者不良反应、眼压和视力等进行观察.结果:在治疗疗程结束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几率为25.4%,较高于实验组患者3.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眼压对比时,其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视力为0.31±0.12,对照组患者视力为0.37±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坦前列腺素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当前视力情况,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值得临床对其推广.

    作者:杜安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部队官兵心理亚健康与对策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基层部队不断加强正规化建设,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给基层部队官兵带来了更加繁重的训练任务.而官兵的心理健康对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有着直接影响.为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解决基层官兵心理亚健康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将介绍部队官兵出现心理亚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毛树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70例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85,进行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85,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比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掌握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规范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冀旭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52例,采用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地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要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分别有6、5例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分别为11.11%、9.62%,两组数据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骨折的类型及个体差异,以促进骨折较快愈合.

    作者:李凌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治疗脑梗死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宋燕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锁骨骨折患者应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锁骨骨折患者应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1、对照组2以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1采用臂丛阻滞麻醉,对照组2采用颈浅丛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麻醉.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6.67%(29/30),与对照组1的70.0%(21/30)、对照组2的73.33%(22/30)相比均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骨骨折患者应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十分显著,且能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还能确保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因而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及效果

    目的:研究孕妇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2017年度,收治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的50例患者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护理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实验组患者,盆底肌力明显得到改善,且患者的满意度大幅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延续护理模式,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产妇的盆底肌力明显提高,可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彭湘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服药依从率、3年内复发率以及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心血管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曰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病科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脑病科患者中应用的具体方法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2例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脑病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2例脑病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1名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11名脑病科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7.73%,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91%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周晓芸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11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前者给予阿莫西林和奥美拉唑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HP转阴率、空腹胃液PH值改善情况、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上,研究组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进行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三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丁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整体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整体组和传统组,各42例.传统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整体组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41例(97.62%)显著高于传统组41例(97.62%),研究组的复发率2例(4.76%)显著低于传统组11例(26.19%),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极大程度满足了患者的护理需求.

    作者:郭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肠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于本次研究,其在我院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其全部符合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均分,第一组患者为观察组,第二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二观察组患者则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临床护理内容.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对于肛肠手术患者,其在恢复期间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患者的恢复时间大大缩短,且患者在护理期间的满意度要冥想高于传统护理模式.

    作者:常绪田;张文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形肾结石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肾窦内肾盂切开术加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形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复杂形肾结石患者48例,均采用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方法治疗,先切开患者肾窦内肾盂并取石,使用取石钳取出肾盂和肾盏结石,然后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3例患者有小结石残留,术后自行排出.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7.9±23.4)分钟,平均出血量为(85.7±12.4)毫升,平均住院时间为(6.9±1.3)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4/48).结论: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方法,在复杂形肾结石的治疗当中应用,能够取得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的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