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罗贤光;鲍洪辉

关键词:胫骨中下段骨折, 中药汤剂,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法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胫骨中下段骨折治疗的6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为对照组采取微创锁定钢板治疗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也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微创锁定钢板治疗法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不同的中药汤剂,能够使患者骨折更快的愈合,获得更好地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疏肝散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大鼠抗抑郁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将雄性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组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每组12只,置于单独的鼠笼里,建立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大鼠模型后,进行柴胡疏肝散的药物干预,柴胡疏肝散组每日给药一次,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蒸馏水,各组均按0.2ml/10g的剂量灌胃,连续给药28天,末次给药后进行强迫游泳实验、糖水偏好实验和旷场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组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增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显著缩短,抑郁样行为得到改善.结论柴胡疏肝散可明显改善抑郁症大鼠的行为学,具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欧阳江;牟劲松;赵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作用研究

    目的:探究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应用于糖尿病肾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100例普通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将糖尿病肾损伤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早期肾损伤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尿糖值为(3.12±1.2)mmol/L,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39.21±7.42)mg/L;对照组中患者尿糖量为(1.13±0.49)mmol/L,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6.85±2.47);两组患者患者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损伤患者进行联合检验,能够有效检验出患者的糖尿病肾损伤症状,使医师能够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冯亮;孙爽;秦蕾;张亚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使用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治疗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全面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6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护理方式不同分两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常规基础上进行更全面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及两组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达95.35%远高于对照组81.40%,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疾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融洽,有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任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研究对象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7年我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肌酶谱、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测,并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6.0%(3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2.0%(6/50),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室颤、休克、心衰、右束支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8/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8.0%(24/5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3/50);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的室颤、休克、心衰、右束支阻滞发生率,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基层部队官兵心理亚健康与对策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基层部队不断加强正规化建设,在提高战斗力的同时,给基层部队官兵带来了更加繁重的训练任务.而官兵的心理健康对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有着直接影响.为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解决基层官兵心理亚健康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将介绍部队官兵出现心理亚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毛树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产道血肿的护理

    总结了4例产道血肿护理经验,分析归纳出并发产道血肿的几个重要原因:初产妇、分娩异常、技术不精湛、血液凝固功能障碍等.总结了预防护理产道血肿的措施,提高助产技术,认真仔细进行阴道缝合,加强产后观察,做好围产期的预防保健工作等.

    作者:郭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目的:寻找减轻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病痛并促进其病情康复的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20例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查阅以往病例的方法逐例登记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住院时间、精神症状、精神药物使用等情况,然后根据临床表现判定患者精神紊乱情况,观察影响患者精神障碍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治愈14例,好转6例.结论对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采取防治结合,对症护理及改善环境,给予益智活动及情感支持等,可减轻患者病痛并促进其康复.

    作者:黄爱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黛力新对高血压病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黛力新对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6例高血压伴焦虑抑郁患者,在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3例.入院后,常规组患者接受降压基础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用黛力新予以进一步治疗.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在常规降压的基础之上,联合黛力新治疗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疗效十分显著,可推广.

    作者:蔡晶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准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标本的显著影响

    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对妊娠高血压病人24小时尿蛋白标本准确测定的影响.将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我科治疗的4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分析.采用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标本准确留取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意义.健康教育对准确留取24小时尿蛋白有显著影响,为准确判定患者的病情提供准确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智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肺结核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0)、试验组(n=40).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健康宣教,试验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95.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0.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后,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陈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80例,选取时间在2015年12月23日-2017年5月22日,通过动态化颜色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2组,给予普通护理、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比2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3.21±0.55天、住院时间=5.51±1.11天、患者家属护理满意评分=92.06±5.51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具有较佳效果.

    作者:高明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86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与效果分析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心血管病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占第1位,占老年人住院人数的20%以上.目的 分析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的心理变化,探讨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86例80岁以下的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心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86例患者患病前大多生活不规律,性情暴躁,情绪紧张;患病后多数患者心理不平衡,忧郁、出现满不在乎、悲观失望、焦虑急躁、自卑、猜疑等心理反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后,各项心理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心血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作者:杨倩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灯盏细辛合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灯盏细辛合剂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治疗方法为灯盏细辛合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针对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P100波潜伏期、视野缺损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比对照组(75%)高;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25%);在P100波潜伏期、视野缺损方面,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灯盏细辛合剂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有效改善P100波潜伏期、视野缺损状况.

    作者:李小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分析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2例慢性肾炎合并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分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患者人数均为51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抑郁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结束后,综合护理组焦虑状态的改善更加显著.在护理满意度上,综合护理组评分为(86.9±7.4)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1.6±6.1)分,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肾炎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质量,改善患者的抑郁心理,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赵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关于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为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于笔者医院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这些患者分入两个小组,即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以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并观察其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喘憋症状、体温以及肺啰音的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加快其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梁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老年性白内障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适合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方案,为手术治疗打好基础.方法:以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多种护理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措施,分别在入院时和手术前统计患者的SAS和SDS量表评分,并统计患者手术效果,以此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入院时,患者SAS及SDS量表评分分别为55.14±8.01和52.19±9.05,手术前分数下降至40.15±7.71和41.52±8.31;所有患者手术按时进行,预后效果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出现,平均修养(5.1±0.3)d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对于提升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综合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的配合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例自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XX院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而对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对介入治疗期间我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在介入治疗期间开展综合护理,对于介入治疗疗效和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张小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急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随时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所以食物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大家重视.食物中毒就属于食物安全问题的范畴之中.尤其是到了夏天,气温较高,细菌的繁殖能力较强,所以隔夜的食物如果不经过冷藏处理则会变质.若误食了这变质的食物,那就有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当,严重时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作者:张心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浅析肝动脉瘤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

    肝动脉瘤(HAAs)是肝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壁局部异常扩张形成的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疾病.James Wilson在1809年首次报道该病,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4%,在内脏动脉瘤中居第二位,约占20%,仅次于脾动脉瘤(60%-80%).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非常重视本病的研究取得一些进展.现将其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赵孟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干预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应用于脊髓损伤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未进行系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4.00%,观察组为6.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应用于脊髓损伤后恢复中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可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严双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