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
淋巴瘤多为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患者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严重者甚至面临生命威胁.淋巴瘤有着高度异质性,治疗方法有着较大差异.依据患者病情采取对应的治疗护理方案,由护理人员向患者科普淋巴瘤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可有效帮助医护工作的有效进行.本文首先对淋巴瘤相关科普知识进行探析,进而就淋巴瘤的护理工作开展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医学研究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者:汪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随时吃到自己想吃的食物,所以食物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大家重视.食物中毒就属于食物安全问题的范畴之中.尤其是到了夏天,气温较高,细菌的繁殖能力较强,所以隔夜的食物如果不经过冷藏处理则会变质.若误食了这变质的食物,那就有可能会发生食物中毒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当,严重时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作者:张心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本文就临床护理路径应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7例;实验组患者入院后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入院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有利于病情康复,可有效缩短其住院时间,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故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丽;刘荣格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双套血培养对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和鉴别污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送检的疑似血流感染的血液标本2060例,1442例采用双套学血培养法,618例采用单套血培养法,统计血培养阳性结果.结果:双瓶阳性检出率为6.2%(89/1442),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肠杆菌科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单瓶阳性检出率为9.3%(134/1442),检出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总阳性检出率为15.5%(223/1442).单瓶阳性结果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污染率分别明显高于双瓶阳性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套血培养可有效提高血流感染检出率,有利于鉴别分离菌的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旭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患者的治疗也得到了很大进步,在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不仅采用了常规护理干预,还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本次研究随机选取4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将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病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中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从患者在接受护理后不论从心理、生理或者是社会关系上,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叶国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本文主要结合我国名贵传统中药西红花,对其正品、混伪品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进行总结,便于西红花的鉴别,保证西红花的市场监管.
作者: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胫腓骨骨折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将入本院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用随机数表法分配86例患者,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跟骨牵引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方式的效果较理想,应推广采纳.
作者: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血液净化患者纳入到本组研究之中,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35)与心理护理组(n=35),对于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负面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愿意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在护理满意度上,心理护理组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例数分别为24、10、2,常规护理组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例数为12、11、12,心理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血液净化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华坪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牙髓炎采用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1日~2017年1月5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髓炎患者,将6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3例/组.一组患者实施根管治疗术(对照组),另一组加用干髓术(观察组).将两组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牙髓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97%)、不良反应发生率(3.03%)均同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和干髓术联合治疗牙髓炎安全有效.
作者:孙学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观察痢特灵联合维生素B6和康复新液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病,分析该三联药物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选取怀安县左卫中心卫生院和蔚县中医院就诊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以常规三联治疗(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治疗组给以痢特灵0.1克每日三次口服+维生素B6片20毫克每日三次口服+康复新液10毫升每日三次口服,对比两组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可以达到91.11%,而对照组仅仅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42,P=0.006.结论 痢特灵联合维生素B6和康复断液对控制幽门螺旋杆菌有明确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苗建香;韩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采取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联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间本科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常规组(n=60,常规三联疗法)和干预组(n=60,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奥硝唑),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p清除率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慢性胃炎采取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联用治疗的临床效果优良.
作者:孙光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中患者63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西格列汀治疗,试验组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上,对照组低于试验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对照组与试验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普及.
作者:句卫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108例,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程度评分、抑郁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22%,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儿童急性白血病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常用疗法并不修复已经受损的肾脏组织,疾病终可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多种来源的细胞,包括原始肾细胞、肾干细胞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等能抑制组织的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抑制细胞凋亡,分泌多种生长因子促进肾脏组织的修复.本文就近年来细胞移植治疗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翔;桂熙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脏病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管道护理.
作者:林美贤;胡丽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研究对象选择自2009年1月至2017年我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肌酶谱、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测,并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76.0%(3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2.0%(6/50),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室颤、休克、心衰、右束支阻滞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8/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8.0%(24/5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0%(3/50);P<0.05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降低患者的室颤、休克、心衰、右束支阻滞发生率,从而有效控制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张卫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和策略.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和再出血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发生率等指标对比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专业、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几率.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康复治疗对烧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共收治烧伤患者74例,以随机数表将其分为37例对照组及37例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以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需在其基础上增加康复治疗内容.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对.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对照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60分及以下者远高于观察组,评分在61-100分之间者远低于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烧伤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患者康复有莫大好处.
作者:孔维璨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目前的临床护理当中,人力资源是出现了短缺的现象的,准确地对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同时对护理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展合理的配置是落实护理计划,确保护理质量得到保证的一个前提和基础.国内关于ICU工作量的计算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缺乏具有公信力的工具,因此需要有效的推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也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保障.本文主要探究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从而为ICU的护理工作和资源的配置提供参.
作者:申爱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肾去交感神经术(RDN)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探索对RDN有反应者临床特征.方法 共有1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心衰患者参与该临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评估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实验室指标,超声心动图等参数.结果 所有患者并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1年发现RDN可提高LVEF,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但对pro-BNP无影响.对RDN有反应组心衰患者具有更短的心衰病程.结论 RDN可安全有效的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耐量.同时,对于心衰患者早期行RDN术或许效果更好.
作者:耿洁;陈椿;周秀娟;钱卫冲;戴振华;单其俊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