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体会

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张毅奎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避免中转开腹的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为72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2例患者中4例中转开腹,余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出院.结论:术中严格按原则进行精细操作,尽量减少出血、胆囊破裂,以免影响视野,腔镜下熟练的基本操作是避免中转开腹的重要手段.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

    产后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产褥期综合征,它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健康、婚姻与家庭,而且对婴儿也会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对产妇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预防和减轻产后负性情绪.因此,本文主要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刘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行择期手术的200例患者,对照组运用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运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基于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对我院治疗的200例外科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不仅有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还大大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是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具体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浩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进一步增强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亮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管理方式对手术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管理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应室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多人兼任工作时作为对照组,2014年11月-2016年10月专人定岗工作时作为观察组,统计各组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专人定岗工作方式的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较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应室中有较高的工作质量.

    作者:周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来我院就医的6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15年12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68例患者进行分组.小剂量组34例患者应用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大剂量组34例患者应用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大剂量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15±2.20)分,相比小剂量组[(16.24±3.18)分]明显更低,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采取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20mg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陆延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本研究对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检查的诊断结果以及阳检出性率.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动态心电图,但无显著性差异,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要高于常规心电检查,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上,动态心电图具有快速、便捷、无创等特点,并且对于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邱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索IgA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2日至2017年5月2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IgA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96.72±2.63)分、躯体功能(97.84±1.03)分、物质生活(96.81±2.55)分、社会功能(95.38±2.46)分、疾病知识掌握(1.65±1.02)分、核心管理能力(2.41±0.42)分、自我监测评分(1.54±0.84)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IgA肾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马丽;张子众;杨瑞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进而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护.方法:对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进行调查,严格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来采集、检测并且评价水样品.结果:自备水源供水为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的主要供水类型,地下水为主要饮水水源;92%的学校水源没有得到卫生防护,仅有8%得到卫生防护;34%的学校从来没有对储水池进行清洗,60%2-3年进行一次清洗,4%的学校每年进行1次清洗;锰、铁、pH、锌、肉眼可见物、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等为超标指标.结论:全州县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对其饮水情况加强监测,并且进行有效防护.

    作者:唐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松茸人参片抗肿瘤作用探究

    本文对比了目前临床三大传统治癌手段,指出了中药治疗的优势和必要性;概述了松茸人参片的主要成分功效;通过成果研究,明确了松茸人参片各成分的抗肿瘤活性以及抗肿瘤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发现松茸人参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症、抗疲劳、以及延缓衰老等特性,是肿瘤患者、癌因性疲劳和亚健康人群的理想药物.

    作者:宋飞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发展及构想

    现代科技日渐发达,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逐步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从始至终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人们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为了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的检测,国家专门设置了与之相对应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生活质量的追求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其发展速度是我国教学历史上快的专业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培育的专业人才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但不可避兔地存在一些问题,伴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是当务之急.通过专业调查资料,分析全中国及中国华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状,指出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专业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思路.

    作者:吴迎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施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3月收治的8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凭借数字奇偶法对所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组;对照组:结核性胸膜炎疾病治疗期间选择常规胸腔穿刺针引流术;观察组:结核性胸膜炎疾病治疗期间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抽液总量等指标差异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抽液总量等指标同对照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比较,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观察组出现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4.88%)同对照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6.83%)比较,获得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施治期间,临床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完成辅助治疗,对于抽液总量等指标的改善可以加以促进,从而优化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赵永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80例院内安全转运的危重患者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对在安全转运中的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并对其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解.结果:78例患者完成安全转运,1例患者手术室死亡,另外1例患者转运中途复苏.结论:急症危重患者行院内转运,转运前做准确评估,使用恰当保护措施,是对安全运转进行保证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大肠癌患者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不同的应对方式、心理状况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两所医院近年来确诊住院的248例大肠癌患者应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价及简单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均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男性、居住于城市及经商的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女性、居住于农村及其他职业的患者;无配偶只在躯体维度评分低于有配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是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方式、焦虑、抑郁与QOL-LC总分呈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QOL-LC总分呈正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本院妇产科护理的具体情况将医院的规章制度、环境因素和医患的沟通意识列入调查问卷,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本院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制定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妇产科的卫生安全,能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服务沟通意识能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院的和谐建设.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防治和护理.方法:在2016.6-2017.6月期间,随机选择其中130例重症监视新生儿予以研究,通过相关操作和检测,对患儿感染概率进行判断,同时统计患儿感染部位和病种等数据,采取相关抽样检测,以实现感染防治和有效护理的目的 .结果:在90例患儿中,8例患儿发生感染情况,感染几率为6.1%,对男女患儿的院内感染几率进行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儿出现院内感染时,上呼吸道感染几率为37.5%,下呼吸道感染与胃肠道感染几率分别为25%、12.5%;针对不同患儿的院内感染情况,其中败血症患儿的感染率为50%、活力不足患儿为2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临床护理中,需要护理人员对其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的护理中,同时认真做好相关消毒工作,确保院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曹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三种维护方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三种维护方式的维护效果.方法:选取本院PICC带管出院患者93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自护组、返院组、社区组三个组别,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维护导管.结果:自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180.04±0.13)d、维护费用(26.35±0.17)元、并发症发生几率6.45%,与社区组与返院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加强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水平,以家庭自我护理,代替返院护理或社区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作者:刘苏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试论全面推进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文化路径

    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势在必行.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既是医院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全面推进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必须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组织氛围和行动氛围,本文试从培植医院文化自觉、开展医院主题活动和优化医院组织文化等措施,实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部门联动,以强有力的文化抓手来推进医院内控建设.

    作者:耿天元;侯昕;李香;李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18日至2016年5月18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6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13.46±2.81)分、抑郁评分(12.89±2.01)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3.14±2.69)d、不良事件发生率(1.67%)、满意率(10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王笑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卫生服务中糖尿病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探究分析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乡镇卫生院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52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12例为男性,311例为女性,年龄为40-83岁,平均年龄为(55±3.2)岁,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实施管理模式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施管理模式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开展管理模式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根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糖尿病乡镇卫生院服务管理模式后,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将乡镇卫生院服务放在重要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别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终的阳性检测结果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阳性检测结果.结果:微生物培养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67.0%,较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的44.3%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检验得出4~7岁的患儿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更高,可作为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手段,同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周文俊;张桂云;杜忠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