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陈少娟

关键词:妇产科, 安全隐患, 原因, 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本院妇产科护理的具体情况将医院的规章制度、环境因素和医患的沟通意识列入调查问卷,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本院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制定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妇产科的卫生安全,能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服务沟通意识能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院的和谐建设.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ABVS(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技术)在乳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微钙化检出率不断升高.与常规超声相比,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可进行自动容积扫查,建立全容积数据库,有利于临床随时分析研究患者临床状况,有极大的临床意义.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甘肃省武威市肿瘤医院对收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分别给予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诊断,通过两种诊断方法的对比,评价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诊断乳腺恶性肿瘤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张亚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病区、门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依据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丹芪益肾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h尿蛋白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Cr和24h尿蛋白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尿蛋白水平得到控制,减轻肾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霞;刘宁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试论全面推进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文化路径

    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势在必行.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既是医院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又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全面推进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必须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组织氛围和行动氛围,本文试从培植医院文化自觉、开展医院主题活动和优化医院组织文化等措施,实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部门联动,以强有力的文化抓手来推进医院内控建设.

    作者:耿天元;侯昕;李香;李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交叉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目的:以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分析其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类型、分布特点及原因,并从护理角度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在医院接受手术麻醉1000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麻醉后恢复室护理期间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感染特点、类型及原因等进行总结分析,对诱发麻醉恢复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结果:数字双盲法抽取PACU患者10000例医院感染率4.1‰,其中以呼吸道感染和泌尿感染多,分别31.7%和24.4%;年龄越低和年龄越高,PACU患者医院感染率越高,对比差异显著;PACU停留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率越高;护理人员执行PACU无菌操作不到位、PACU消毒隔离不严格是诱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分别到34.2%和29.3%.结论:麻醉恢复室由于其特殊性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与消毒措施不到位、无菌操作不规范等有关.强化医院感染的认知,规范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是解决麻醉恢复室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为PACU针对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借鉴.

    作者:李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的快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施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8名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实验组分别为2.7±0.7天、3.5±0.6天、9.5±1.3天,对照组分别为3.0±0.5天、3.9±0.9天、11.3±1.5天,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有着积极作用,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吕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4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临床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相比治疗前均有显著的改善,患者治疗后无松动患者相比治疗前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能迅速控制炎症,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旭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10月所收治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急救护理、观察护理、心理护理、管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并发症护理,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过有效、积极的护理后,其中良好患者37例,占71.2%,中残患者8例,占15.4%,植物人3例,占5.8%,死亡4例,占7.7%.本组患者没有出现肺感染、压疮、消化道大出血以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减少诱发因素,避免并发症,防止死亡,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娇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胸管拔除后切口封闭方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胸管拔除后切口封闭方法 .方法分析13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预置线组66例,凡士林组66例,进行比较.结果 凡士林组比预置线组操作时间短;预置线组拔管后62例敷料干燥,凡士林组把关后49例敷料干燥;预置线组拔管后均愈合良好,无发生气胸等并发症;凡士林组拔管后62例愈合良好,未发生气胸,4例发生漏气.结论 两者方法比较,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式预留预置线,拔管时利用预置线打结封闭切口,操作难度小,操作时间长于凡士林纱布覆盖,但拔管后局部渗液少,对患者影响小,拔管后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中较为实用.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张毅奎;姜长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大肠癌患者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不同的应对方式、心理状况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措施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两所医院近年来确诊住院的248例大肠癌患者应用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价及简单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评价.结果: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均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男性、居住于城市及经商的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女性、居住于农村及其他职业的患者;无配偶只在躯体维度评分低于有配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积极应对方式的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是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极应对方式、焦虑、抑郁与QOL-LC总分呈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QOL-LC总分呈正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按照常规小儿肺炎护理流程护理患儿,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停止咳嗽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X线示肺炎病灶吸收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朱妞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升陷汤临床运用之浅析

    升陷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具有益气升陷之功效,用于治疗大气下陷之证.在临床运用升陷汤时,应祥审其病因病机,其不仅可用于大气下陷之证,还可广泛用于多种气虚之证.

    作者:吴旦;葛来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本研究对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心电检查的诊断结果以及阳检出性率.结果:常规心电图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动态心电图,但无显著性差异,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要高于常规心电检查,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诊断上,动态心电图具有快速、便捷、无创等特点,并且对于冠心病心率失常患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邱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康复评定及治疗

    本文阐述糖尿病的病理改变及慢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总结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的早期康复评定方法及康复治疗的措施,强调应重视血糖的控制及其他并发症的进行性病变,加强健康教育以及识别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的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明晨;郝世杰;解江伟;刘瑞青;王均梅;管庆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患者28例.结果 本组28例患者病理回报,全部诊断为甲亢合并甲状腺癌,且全部为单侧癌.其中21例通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证实,7例通过术后病理证实.结论 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术前确诊较困难,对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内结节行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术中对可疑结节行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首选方法,有助于术式的选择,可避免二次手术.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诊抢救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救治的100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有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呼吸频率、心率、二氧化碳分压指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指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急诊抢救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身体异常指标及动脉血气状况,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晓英;索鹏;王晓璐;毕淑珍;陈锦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患有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经过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80例患有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为研究样本,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实验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中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手术的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手术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手术情况良好,预后恢复好,且创口小,值得推广.

    作者:刘胜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

    目的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一段时期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的原理将其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明显差异的参照组和观察组.在进行手术期间,可让给参照组采用较传统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运用舒适护理方式.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护理后所得到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参照护理后所显示的结果,在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程度时可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加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还要对住院时间和焦虑的状态进行对比,表明参照组患者护理效果相对较差,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方式,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还可以减低医患纠纷,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相丽;王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病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高血压病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6例高血压病患者,结合患者治疗方式纳入治疗组与参照组(n=43).参照组应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治疗,比较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药物应用后,血压与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显著,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肾功能指标,肾脏保护效果比较突出.

    作者: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外科实施SBAr沟通模式期间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外科未实施SBAr沟通模式期间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几率3.7%、患者投诉率为0、护理满意度96.3%、沟通效率评分(47.69±1.41)、沟通内容完整性评分(46.78±0.96),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应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到外科护理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性.

    作者:郭全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本文展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研究,其主要目的 在于了解当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显著的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医疗卫生发展中,临床医疗、药品管理以及静脉输液等,对患者的健康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静脉药物的配置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具体发展情况,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医嘱处理和药液使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加以分析,同时重点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