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分析

罗顺荫;赵春

关键词:脑梗塞, 偏瘫, 早期, 综合康复, 锻炼,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CI)的偏瘫患者在早期进行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治疗;研究组增加综合康复锻炼.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FMA得分为69.05±6.92、66.03±5.98,分别较对照组高出8、6分左右,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较为良好,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干预下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6年1月-2017年1月符合尿毒症并进行血液透析患者67例进行对照分析试验,其中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日常护理干预;实验组33例采用细节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病率、生活质量评分和对当前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细节护理干预组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生活质量SF-36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对护理方法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干预对于在尿毒症透析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优质化的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3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抢救程序;3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抢救患者,从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室的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都要短(P<0.01),AM I的复发率要低(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化的护理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代露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行快速血清学检验与微生物培养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0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别行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终的阳性检测结果及不同年龄段患儿的阳性检测结果.结果:微生物培养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67.0%,较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的44.3%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检验得出4~7岁的患儿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更高,可作为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有效手段,同时为其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周文俊;张桂云;杜忠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嚢切除日间手术浅析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11月拟行日间LC 31例,其中胆囊结石17例,胆囊息肉1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2例,胆囊炎1例.结果:31例患者中,3例未通过准入评估,28例患者完成日间手术,27例达到出院标准并于24h内出院.结论:日间LC安全、可行,可降低医疗费用,适合在我国大型医院开展.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李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急诊护理纠纷产生和应对

    目的:提高护士应变能力,培养宽容豁达的胸怀与稳定的情绪,化解护患矛盾;方法:分析急诊科频发纠纷产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论:提高护士风险意识、业务素质,同时强化人文关怀、法律素养.减少了护理纠纷.

    作者:吴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急腹症及腹部外伤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外科急腹症及腹部外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17年2月腹腔镜在249例外科急腹症和腹部外伤应用中的临床资料.结果:212例同时于镜下完成手术,37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李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动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动脉溶栓组给予rtPA1020mg治疗,并在30分钟内动脉注入,静脉组rtPA0.7-0.8mg/kg,大剂量为50mg,在90分钟内静脉注入,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治疗,治疗后用ESS以及BI指数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个溶栓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溶栓组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和动脉治疗均可以取得明显的疗效,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早期的恢复.

    作者:俞惠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11例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对产妇的子宫复旧影响极大,对临床也十分重要.超声不但可以直视切口情况,依据声像图特征进行分类,而且能够指导临床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收集了我院2013-2016年间共11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案例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超声图特征及超声检查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马映霞;卢益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患者治疗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实验组通过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对照组通过双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对比2组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结果 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单切口双钢板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较高的价值.

    作者:刘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低渗口服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7例患儿采用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组47例患儿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观察组的腹泻缓解时间、排便次数及呕吐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腹泻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勤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心肌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92%,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进一步增强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亮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教育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足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采用护理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习惯、自觉症状、疾病知识掌握、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评分.结果:观察组糖尿病足患者护理后的生活习惯、自觉症状、疾病知识掌握、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给予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护理教育干预措施,不仅能提高患者各项评分,还能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作者:赵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服务的价值探析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A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B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生存情况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少于A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存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生存质量均显著改善,但B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服务的价值高,可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赵兰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额底纵裂入路行颅咽管瘤切除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研究经额底纵裂入路行颅咽管瘤切除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接诊的颅咽管瘤病患46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所选病患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23例.A组实施全面护理,B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等护理指标.结果: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比B组的86.96%明显提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明显比B组的26.09%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全面护理方案对经额底纵裂入路行颅咽管瘤切除治疗的病患进行施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效率.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膝关节冲洗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滑膜炎、 关节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冲洗术配合自拟祛湿固膝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对27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进行关节腔冲洗配合中药汤剂口服,膝关节冲洗术一般一次,疗效欠佳者隔一周再次冲洗.配合中药汤剂每日一剂,一周为一疗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获随访时间3至6月,结论:膝关节腔冲洗配合中药口服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淡继红;薛春雷;侯宏伟;张亚飞;薛春丽;薛春茹;胡伟;曹飞龙;刘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元互动式教学法结合微博平台在诊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依照我国的发展状态来看,诊断学是我国医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理念,是通过触碰到基础医学中临床医学的建立,而诊断学实践是诊断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础知识,是在医学过程中能够获得临床技术操作的关键要素.通过多元素互动式教学法进行相应的了解,帮助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行组织操作流程,教师和学生都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而我们可以利用多元互动式教学法和微博平台进行相互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了解到诊断学在实践学中应用到的不足之处和优势,进而就可以提高诊断学在实践教学中的质量以及学生对临床技术的全面发展.

    作者:王琴;戴迟兵;李琪毅;张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140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正常护理方式外,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抢救疗效与患者满意度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的抢救与全程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程护理模式应用在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徐明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尘肺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尘肺病是在长期职业工作中吸入大量的生产性粉尘,并且在肺内形成堵塞,造成患者肺内纤维组织增生的职业性疾病[1-2].尘肺病多高发于煤炭行业、冶炼行业以及会产生粉尘的行业中.煤炭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能源行业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3].我国煤炭工人数量大,煤炭工作涉及范围广,因此煤炭行业安全事故问题也成为我国广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煤炭安全事件发生造成的伤亡数字是巨大的,相比煤炭工作中发生的爆炸、塌方等事件,煤炭职业病造成的伤亡数量不容忽略,这也是社会各界不够重视的区域之一[4-5].尘肺病是煤炭行业中发生率较高的煤炭职业病之一,煤炭工人发病率达到54%,而从事其他粉尘类工作如家具制造、陶瓷、家居装修等人群的尘肺病发病率也高达42%[6-7].因此尘肺病人群发病率高、对患者身体伤害严重,需要根据尘肺病的现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作者:石雅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面部选择性整形患者审美认知及手术前后的体验

    目的 探索并深入了解面部选择性整形患者的审美认知及对手术效果的真实体验.方法 2016年2-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合肥安医大一附院16例行面部整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面部选择性整形患者审美认知及手术前后的真实体验包括2个主题:(1)手术风险认知不足;(2)术后心理幸福感体验不一致.结论 医护人员应关注此类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卢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生脉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增强免疫减少炎症反应的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生脉注射液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增强免疫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常规治疗+生脉注射液)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治疗3天、7天及10天抽血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及降钙素原(PCT),记录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率细胞计数、ESR、CRP、PCT各数值并记录两组患者发热发生人数结果:治疗组在7天及10天CRP、ESR及PC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生脉针对于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增强免疫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

    作者:吴晓新;丁颖颖;阚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