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

代露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优质化急性护理, 抢救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化的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 I)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3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抢救程序;30名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优质化的护理抢救患者,从而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出急诊室的时间以及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都要短(P<0.01),AM I的复发率要低(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化的护理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以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本院妇产科护理的具体情况将医院的规章制度、环境因素和医患的沟通意识列入调查问卷,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调查.结果:本院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制定规范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妇产科的卫生安全,能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服务沟通意识能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院的和谐建设.

    作者:陈少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见的类型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肺心病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较为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本病常年发病,大多数患者为老年人,发病时间多在冬季,由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

    作者:陈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于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思考

    严格的临床检验管理及监督,能提升临床检验数据的真实有效性,更加准确的判断出病人的病因,并为医院研究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利参考依据,临床检验质量不仅要在医疗设备、人员工作能力上控制,还是在利用具体的规章制度进行工作行为及流程上的管理.但目前我国在临床检验质量上的控制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具体有效策略,从而全面提高我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黄德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管理方式对手术器械包装环节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管理方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应室手术器械包装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多人兼任工作时作为对照组,2014年11月-2016年10月专人定岗工作时作为观察组,统计各组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专人定岗工作方式的手术器械包装缺陷发生率较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应室中有较高的工作质量.

    作者:周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针对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顺产的产妇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各3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教育法指导母乳喂养,试验组采取特殊母乳喂养指导路径来进行特殊的健康指导与教育.结果:试验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在产科的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好,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临床上可以被广泛和使用.

    作者:梁间梅;陈燕萍;莫淑仪;周淑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疗养康复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疗养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糖尿病治疗)、观察组(综合疗养康复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血脂、体重等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糖尿病营养软件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疗养康复干预,可有效提高疾病控制效果.

    作者:赵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病区、门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依据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丹芪益肾汤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24h尿蛋白水平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UN、Cr和24h尿蛋白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芪益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尿蛋白水平得到控制,减轻肾损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霞;刘宁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干预效果的临床评价

    目的:讨论延续护理对糖尿病病人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变化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使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相关的指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杏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耳穴压豆治疗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探究耳穴压豆治疗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手术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加用耳穴压豆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疼痛情况.结果:耳穴压豆治疗后半小时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5.1±0.9)、耳穴压豆治疗后1小时评分(3.1±0.8)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43.0±6.1)分、SDS(45.1±6.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3±9.3)分、(60.4±2.4)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治疗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月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细节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尿毒症透析患者干预下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部2016年1月-2017年1月符合尿毒症并进行血液透析患者67例进行对照分析试验,其中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日常护理干预;实验组33例采用细节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病率、生活质量评分和对当前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细节护理干预组的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生活质量SF-36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对护理方法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干预对于在尿毒症透析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塞(CI)的偏瘫患者在早期进行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治疗;研究组增加综合康复锻炼.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FMA得分为69.05±6.92、66.03±5.98,分别较对照组高出8、6分左右,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的综合康复锻炼的疗效较为良好,值得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作者:罗顺荫;赵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鸡蛋黄油治疗乳头皲裂80例

    目的:报道鸡蛋黄油治疗乳头皲裂的效果.方法:取笔者接诊的80例乳头皲裂患者采用自制鸡蛋黄油外涂治疗,并随访.结果:笔者观察的这80例乳头皲裂患者利用鸡蛋黄油治疗治愈率100%.体会:乳头皲裂带给乳母很大痛苦,积极预防和正确治疗非常关键.加强母婴保健知识宣教,正确哺乳.鸡蛋黄油对乳头皲裂愈合有很大作用,缓解了乳母的痛苦,保障了母婴健康,增加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析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

    目的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凭借对临床治疗儿科患者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观察,尝试分析用药存在的误区,并根据实际的临床经验归纳总结对策建议.方法 根据本次研究需要进行相关患者资料的收集,在本院收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近一年时间内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98例,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针对收集到的儿科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临床治疗中存在的用药误区情况,并针对结果 提出科学的临床应对策略.结果通过研究总结能够发现,本院在临床儿科呼吸道患者病症治疗过程中存在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科学的情况,对儿科患者采取的药物试敏不充分,没有清晰的认识药物应用剂量准确性,药物应用不良反应,以及联合用药的不稳定因素等问题.针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采取临床用药应对策略后,临床用药失误几率明显降低,与采取干预措施前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注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内容,重视用药误区问题,采取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有效避免药物使用错误的情况,可以提升儿科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并保证儿科患者能够尽早的恢复身体健康,有助于提升医疗卫生行业的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观察

    目的:探讨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观察.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选择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TNF-α和IL-6水平,分析与心肌功能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有密切关系,临床应加强对TNF-α和IL-6的检测,以降低心肌损伤程度.

    作者:王敬娜;宋闰宇;张剑;刘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莫西林对于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对于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验性胃溃疡造模建立胃溃疡模型,监测胃液游离酸和总酸浓度、溃疡指数以及胃蛋白酶活性,观察阿莫西林、雷尼替丁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空白模型组相比,阿莫西林和雷尼替丁均能够有效地抑制溃疡(P<0.05),阿莫西林与雷尼替丁组相比,在应激性溃疡中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在药物性溃疡中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本文结果发现阿莫西林能够有效地抑制溃疡,同时能够抑制小鼠的胃液分泌,在同等条件下,其也降低了胃蛋白酶排出量和总酸.结论:阿莫西林对于动物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胃液中总酸和游离酸的含量,是治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施珊珍;沈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初探

    本文展开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研究,其主要目的 在于了解当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情况,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显著的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医疗卫生发展中,临床医疗、药品管理以及静脉输液等,对患者的健康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静脉药物的配置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具体发展情况,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医嘱处理和药液使用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加以分析,同时重点研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卫生服务中糖尿病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探究分析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对糖尿病患者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乡镇卫生院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52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212例为男性,311例为女性,年龄为40-83岁,平均年龄为(55±3.2)岁,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实施管理模式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施管理模式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开展管理模式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根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糖尿病乡镇卫生院服务管理模式后,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时,将乡镇卫生院服务放在重要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精细化护理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临床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本研究选取接受预防接种的适龄婴幼儿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幼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幼儿实施精细化护理.对比分析2组婴幼儿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和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婴幼儿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幼儿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容锦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中患白血病的患者15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进行调查,对其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进行统计,记录患者感染的部位、化疗的方式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与住院时间、化疗方法 、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以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关.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多,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结论: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化疗时间较长,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粒细胞缺乏,治疗过程相对困难,住院时间比较长,所以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通过加强营养、保护性隔离、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与宫腔镜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本次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与宫腔镜治疗的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不孕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与宫腔镜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子宫输卵管介入术治疗.结果:实验组再通率为93.33%,对照组再通为60.00%,实验组患者术后怀孕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异位妊娠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对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应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逆行插管与宫腔镜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游建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