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突发性耳聋病人的综合护理干预及实行效果评定

吴海燕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 综合护理, 干预效果
摘要: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之内(一般在12h左右),患者听力下降至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大于20 Db.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室内常见疾病,该疾病发病急,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比较大,此次我院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研究,效果理想,现根据研究有以下报道.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量肝素钙致严重肝损害1例

    目的 引起临床医师及药师的重视,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 报告1例低分子量肝素钙致严重肝损害,分析基本情况并对此进行讨论.结果 低分子量肝素钙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可能导致肝损害.结论 应继续加强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

    作者:杨洪伟;赵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监护室工作压力分析

    护理工作是有压力的职业.随着我国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深入,病人与社会的要求不断提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神经内科护士承担的护理任务多,危重病人病情多变,护士要承受很大的压力,而神经内科监护室(以下简称NICU)高标准的工作要求、高强度的工作量、特有的工作环境等,使其面临的工作紧张压力比普通病房护士明显增高[1].高强度的职业压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NICU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其所提供的护理服务质量.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减缓工作压力,增加适应能力[2].现将NICU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因素及其应对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田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辩证治疗骨伤骨病40例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并分析中药辩证治疗骨伤骨病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中药辩证治疗骨伤骨病的中医分型当中,分为脾脏肾虚组和兼挟外邪组,对这些两组采取益阳活血汤的治疗,针对脾脏肾虚组,加上川芎和黄芪的治疗.针对兼挟外邪组,加入丹参和白芍的治疗.效果:终进行分析,对于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5.0%和90.0%.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中药辩证治疗骨伤骨病,具有很好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广和普及.

    作者:宋满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目的 对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收的阑尾手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30例为无切口感染患者,实验组30例为切口感染患者,分析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类型、年龄、性别、病程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病程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切口长度、逆行切除、手术时间、化脓坏疽穿孔高于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阑尾手术患者中病理类型、切除方法、手术时间以及病程、年龄等均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及时进行预防,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胡明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随机分组治疗,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研究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降压效果以及心绞痛改善情况,并详细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降压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62%);研究组中有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水肿1例,1例关节疼痛,1例头晕,0例面色潮红,2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2%;对照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水肿2例,4例关节疼痛,3例头晕,2例面色潮红,2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87%;研究组患者在用药后的6周,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0.62%,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群;刘建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49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24例)及实验组(25例),针对对照组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实验组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对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乳腺癌术后患者各项指标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具有改善作用,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维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研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状况

    目的:分析将经外周安置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用于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搜集在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肿瘤病人共有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病人护理干预措施的差异分为两个组,即常规组与PICC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经外周安置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比较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状况与满意度状况.结果:PICC组病人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比常规组显著增加(P<0.05),PICC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常规组都显著减少(P<0.05),其中在常规组中共有12例出现静脉炎,9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静脉血栓;在PICC组中共有2例出现静脉炎,2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过敏性皮炎,没有一例静脉血栓患者.结论: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用于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优异,安全性与病人的满意度较高可靠.

    作者:张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研究目的:研究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反应特征及具体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从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症重症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抗凝联合溶栓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抗凝方法治疗,然后就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并且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对于急诊重症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抗凝联合溶栓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使用,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BMI及Hcy水平检测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BMI和Hcy水平,为预防心血管病提供帮助.方法 测定1320名40岁以上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液中Hcy水平,分析调查对象超重、肥胖及Hcy升高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1320名高级知识分子超重率59.09%,肥胖率36.36%,Hcy均值为23.1±8.6,总异常检出率51.51%;轻度升高29.54%;中度升高18.33%,重度升高3.64%;男性超重、肥胖率及Hcy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均<0.01).结论 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BMI及Hcy水平较高,尤其是男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大,应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柴胡舒胆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探究

    目的 观察柴胡舒胆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按单盲法随机分为柴胡舒胆颗粒治疗组和消炎利胆片对照组,各6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炎症影像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餐后胆囊面积、收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胆囊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舒胆颗粒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作者:金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脉隆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脉隆联合比索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88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4例.对照组应用比索洛尔口服进行治疗,试验组应用心脉隆+比索洛尔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水平均低于试验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水平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中应用心脉隆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增强心功能.

    作者:冯南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安全用药护理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积极探讨老年人用药安全,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神经内科患者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且多数患者病情危重,蔓延迅速,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神经内科工作经历,对影响老年人临床安全用药的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对策,以期提高老年人用药安全.

    作者:陈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护理干预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诊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6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76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血脂水平和血脂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别为为(4.46士0.68)mmol/L、(5.76士0.58)mmol/L,和对照组相比,显著要低,其血脂水平也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但能够提升患者的血糖情况大大改善,血脂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品管圈小组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小组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30例高危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3.08%,较对照组的21.54%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小组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了有效的压疮防治标准及护理流程,提升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压疮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肌炎患者20例以随机数字分配理念分作不同的组别.其中对照组10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10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心肌炎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较为有利,值得推广.

    作者:杜修文;郝正燕;代君;李志红;高彩;姜红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防治与护理,为今后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并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方法:总结我医院住院的24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中药熏洗和中药外敷四方面.结果: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观察及良好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全面的足部观察、完善的足部护理、充分的心理辅导,配合临床医生的治疗,能大大减少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缩短胃癌根治术后肠麻痹时间的效果观察

    通过观察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肠麻痹时间的影响,探讨有效缩短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肠麻痹时间的方法,方法:选择80例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把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胃癌根治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胃癌根治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根据疼痛评估遵医嘱止痛治疗,早期渐进式下床活动,指定个体化的活动计划,术后早期遵医嘱给予肠内营养,嚼口香糖,按摩足三里穴位等,评估其术后肠麻痹时间,考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肠麻痹的缩短时间,结果:经过护理结果数据统计,观察组术后肠麻痹的时间平均为3.9天,对照组术后肠麻痹的时间平均5.5天,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麻痹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缩短胃癌根治术后肠麻痹时间效果显著,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减少患者住院花费,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床位周转率,节约医疗资源和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临床观察和对策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动力障碍出现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共出现37例胃动力障碍问题,主要的并发症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这也是引发胃动力障碍的重要因素.针对胃动力障碍患者加入针对性治疗对策,共有30例被纠正.结论:影响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各种并发症状,如低钾血症等,需要加强临床观察,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陈典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随机尿蛋白与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08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和100名对照人群随机尿液中蛋白质、肌酐含量,计算其比值,然后测定观察对象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分析尿蛋白/肌酐与24尿蛋白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参考值范围,根据随机尿/肌酐比值测定结果计算24小时尿蛋白含量,用于判断肾脏疾病患者的蛋白质排泄情况,对肾脏疾病的疗效监测提供指标.结果 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r=0.895,p<0.05),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作为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蛋白质的排泄情况,效果良好.结论 随机尿蛋白/肌酐比值能够反映肾脏疾病患者蛋白质的排泄情况,可以替代24小时尿蛋白测定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研究分析EB病毒感染患儿不同临床疾病类型与其免疫功能的关系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方法 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5年4月到2017年2月就诊的受到EB病毒感染的儿童共有100例,根据儿童的病症种类的差异将其分成四个组,包含普通IM组、严重IM组、CAEBV组以及EBV-HLH组,第一组的患儿属于普通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9例),第二组的患儿属于严重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第三组的患儿属于慢性活动的EB病毒感染(9例);第四组的患儿属于淋巴细胞增多症(20例).然后选取在该阶段参与体检的健康儿童共有50例,将其设置为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的免疫蛋白、T淋巴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含量的状况.结果 EBV-HLH组与CAEBV组患儿的C4以及C3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IgE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增加(P<0.05),EBV-HLH组患儿的IgG以及IgA两者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EBV-HLH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比其他各组患儿明显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B淋巴细胞比普通性与严重性IM两组以及健康组患儿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而该类病毒导致的多个脏器功能破坏同免疫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对于不同病症的病情程度相关.

    作者:金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