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力
目的:探讨研究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与价值.方法:以2015年08月至2016年08月内搜集到的200份尿液标本为研究材料,分别对之进行尿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分析仪法和联合法,对比分析三种检测模式下的白细胞检测结果、红细胞检测结果.结果:在白细胞检测方面,尿沉渣分析仪法的阳性检测率(48.5%)明显高于尿干化学分析法的阳性检测率(19.0%),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检测方面,尿沉渣分析仪法的阳性检测率(20.0%)明显低于尿干化学分析法的阳性检测率(47.0%),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法的白细胞阳性检测率和红细胞阳性检测率(53.0%、54.0%)明显高于尿干化学分析法(19.0%、47.0%)和尿沉渣分析仪法(48.5%、2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尿液分析时,以尿干化学分析法联合尿沉渣分析仪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尿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保证临床检验数据的精准度,因而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汪黎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干预应用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药学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未给予药物干预,试验组给予药物干预.结果:患者经过临床干预后,试验组的平均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正确用药知晓率等情况明显的好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就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来说,药物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还可以有效的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余朝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在本地区急性腹泻的病原菌种类状况,同时探讨大便病原菌培养检测属于细菌性痢疾的症状表现与白细胞计数指标状况.方法:抽取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在我中心接受大便培养的急性腹泻患者共有200例,取全部患者的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病原菌的种类,同时搜集大便病原菌培养检测属于细菌性痢疾患者的症状表现,并检测其白细胞指标.结果:感染志贺菌属的共有9例(4.50%),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共有10例(5.00%),感染沙门菌属的共有15例(7.50%),感染副溶血弧菌的共有12例(6.00%).1例患者感染副溶血弧菌与志贺菌属两类病原菌.感染上述四种病原菌的比例为22.50%(45例);Ⅰ组患者的体温≥38.5℃以及存在里急后重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Ⅱ组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超标的比例明显高于Ⅰ组和Ⅲ组.结论本地区感染志贺菌属的细菌性痢疾患者主要症状为体温≥38.5℃与里急后重,在临床中可依据症状辅助诊断.
作者:任艳梅;杜飞;明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用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总计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奥扎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进行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浩;马历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思维导图在肺结核患者标准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健康管理的肺结核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7例,分别接受应用思维导图的标准化健康教育和常规标准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肺结核知识掌握程度、遵医嘱行为评分、HAMA、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评分84.2±2.6分,遵医嘱行为评分18.5±1.3分,HAMA评分17.2±1.6分,HAMD评分15.3±0.6分;对照组患者肺结核知识掌握情况评分73.2±2.4分,遵医嘱行为评分16.5±1.5分,HAMA评分18.3±1.8分,HAMD评分17.2±0.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在肺结核患者标准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结核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遵医嘱行为,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晋学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单、双侧钢板内固定在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实施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双侧钢板内固定)及对照组(单侧钢板内固定),各3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1年后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能取得理想效果,然而单侧钢板内固定术手术用时短,可取得更好的成本效益.
作者:张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临床用药对检验科生化指标结果的影响,并进行对策分析.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接受生化检验患者17654例,其中被认定为临床用药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患者有110例,以这11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回顾性分析,探讨受影响的检验值以及影响的具体药物,并针对性提出处理对策.结果 抗风湿药、肾上腺素、抗凝剂以及多巴胺类药物均对检验科生化值的结果存在不同的影响.结论 临床用药会对生化检验值的结果产生影响,医护人员应熟悉患者临床用药,避免因药物而造成的检验结果,提高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选择患有牙髓炎的前牙、前磨牙和磨牙500例,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250~300r/min,采用冠向下法预备根管后,牙胶尖加碧兰糊剂充填根管完成根管治疗.记录根管治疗完成后,1天,7天,2周1月,4月6月患者的反应情况.500例中术后1d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为4%,7d中重度疼痛发生率2.4%,14d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0.4月后轻度症状发生率1%,6月后中度疼痛根尖骨质轻度吸收发生率0.2%.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对牙髓炎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李西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方法 随机选取在医院自2015年4月到2017年2月就诊的受到EB病毒感染的儿童共有100例,根据儿童的病症种类的差异将其分成四个组,包含普通IM组、严重IM组、CAEBV组以及EBV-HLH组,第一组的患儿属于普通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9例),第二组的患儿属于严重性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第三组的患儿属于慢性活动的EB病毒感染(9例);第四组的患儿属于淋巴细胞增多症(20例).然后选取在该阶段参与体检的健康儿童共有50例,将其设置为健康组.分别测定各组儿童的免疫蛋白、T淋巴细胞以及B淋巴细胞含量的状况.结果 EBV-HLH组与CAEBV组患儿的C4以及C3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IgE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增加(P<0.05),EBV-HLH组患儿的IgG以及IgA两者的含量比其他各组患儿显著减少(P<0.05).EBV-HLH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比其他各组患儿明显减少(P<0.05),CAEBV组患儿的B淋巴细胞比普通性与严重性IM两组以及健康组患儿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在临床中由于EB病毒感染导致的小儿不同病症的免疫状况存在一定差异,而该类病毒导致的多个脏器功能破坏同免疫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而患儿的体液免疫水平对于不同病症的病情程度相关.
作者:金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肛肠术后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行肛肠术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观察组(舒适护理)各40例,对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影响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留置尿管时间、残余尿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肛肠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效果,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袁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探讨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予以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比对照组高(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尿道狭窄合并尿道结石患者施以输尿管镜钬激光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春波;汤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在阑尾炎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和舒适护理,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和身体机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阑尾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身体机能恢复时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负性情绪改善总效率为97.06%,对照组负性情绪改善总效率为88.24%,且观察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和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促进患者身体机能快速恢复.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探讨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86例老年患者,分析其常见的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86例患者护理前并发症发生率为37.2%(32/86),给予护理措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2/86),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老年患者的并发症较多,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控制留置针的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蔡诗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患儿进行分组观察,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急救护理,观察组运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平均发作时间和不良后果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的患儿惊厥停止发作时间为68.7±0.2s,观察组为39.1±7.4s,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为45%(18/40),观察组为7.5%(3/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经过对比观察,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中采用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方法,大大降低了不良后果的发生率,同时缩短了惊厥停止发生时间,提高了护理效果,提高了患儿的生命保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邹书会;石亚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患肺炎的新生儿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病肺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肺炎新生儿患者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由医护人员对干预组新生儿患者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并记录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00例肺炎新生儿患者,干预组患儿治愈率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总有效率率为96%,对照组为72%,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为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肺炎的100例新生儿患者的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情况表明,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准确、及时地对新生儿患者采取治疗,提高新生儿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其死亡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作者:胡依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普及和应用,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在医院门诊收费管理工作中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对整个医院的资金管理、人才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深刻的改革,提升了医院门诊的收费效率,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了患者的权益,更新了医院财务管理的理念.
作者:谷跃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意义.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中抽取62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研究组(n=31)采取疼痛护理方案,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缓解疼痛感,可借鉴.
作者:方希;苏长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艾箱灸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于2014年9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9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52例与47例.A组给予艾箱灸护理,B组给予一般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4.23%,B组为74.47%,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箱灸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使其尽快恢复,是一种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护理管理的手段与相关经验.方法:选择5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加强循环系统监测、呼吸道管理及心包纵膈引流管护理等.结果:所有患儿中3例发生上呼吸道感染,2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发生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所有患儿术前4?7d入院,均在7?9d之间出院.结论: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监测,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术后并发症的减少,为保证患儿康复和手术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小组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30例高危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品管圈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3.08%,较对照组的21.54%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品管圈小组护理在压疮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建立了有效的压疮防治标准及护理流程,提升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压疮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