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化护理预防慢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效果分析

姬润调;霍世宏

关键词:细节化护理, 预防, 慢性阑尾炎, 术后感染, 效果
摘要:目的:对细节化护理预防慢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之间1376例我院慢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8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细节化护理,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预防慢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78.92%,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术后感染,有助于患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9例在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和护理,患者整体满意率比较高,能大程度缓解临床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和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目的:通过案例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对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是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患者为例,分别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方法上分别采取了贝那普利治疗和倍他乐克治疗,结合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反应,来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状况明显比对照组更好,治疗效率更高,且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合相关的患者治疗效果,可以明显的发现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病症治疗中同时使用那普利和倍他乐克效果更好,在今后的临床医学中也具有更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吴志杰;张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72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实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的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欣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初次剖宫产不同切口对产妇术后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相关影响

    目的:讨论初次剖宫产不同切口对产妇术后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相关影响.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2017年5月期间收录的再次剖宫产孕妇中抽取150例设为讨论对象,按照初次剖宫产不同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讨论组.对照组90例,初次剖宫产方式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讨论组60例,初次剖宫产方式为新式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腹壁和腹腔粘连情况,并统计其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结果:讨论组孕妇术后腹壁和腹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组孕妇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可有效改善产妇腹壁和腹腔粘连情况,同时可减少再次剖宫产的风险系数.

    作者:姚翠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穿透性胸部损伤剖胸手术切口的选择

    目的 选择穿透性胸部损伤剖胸手术切口.方法 回顾分析138例穿透性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情况、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等.结果 治愈136例.结论 胸部穿透伤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快捷明确诊断;剖胸手术切口选择应以方便处理胸内严重、致命伤为原则.

    作者: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宋传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呼吸内科应用抗菌药物干预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抗菌药物干预应用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药学干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有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未给予药物干预,试验组给予药物干预.结果:患者经过临床干预后,试验组的平均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正确用药知晓率等情况明显的好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就呼吸内科疾病患者来说,药物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还可以有效的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余朝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东莞市麻涌镇造船行业作业人员眼睛危害现况调查

    目的:分析研究造船作业人员眼睛危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收集麻涌镇造船业在岗从业人员的眼部职业健康检查资料,给予眼部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岗从业人员年龄主要在20-30岁,工龄大部分在5年以下.眼疾组和正常组的在岗从业人员的工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疾组的眼部主观症状发生频率要比正常高(P<0.05).结论:造船业在岗从业人员眼部症状严重程度和眼部疾患以及职业接触史存在相关性.因此,应该增强这种类型人群眼部防护专业卫生知识培训和改变个人生活方式.

    作者:王刚;周丽文;黄子牛;陈肖熊;萧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探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之间收治的66例患者,按照提供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患者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焦虑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为63.1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症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令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颈椎牵引与关节松动手法配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2例效果观察

    目的:对颈椎牵引与关节松动手法配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选取202例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抽签法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松动手法配合牵引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按摩手法配合牵引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8.01%vs 82.18%、99.01%vs 84.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推荐使用.

    作者:王新涛;孔繁荣;唐智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心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75例LC术所致的胆道损伤.结果:本组275例术中无胆道损伤发生.结论:LC中致胆道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通过预防和及时处理,可以减轻和减少其发生.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予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及成骨-破骨细胞标志物含量.结果 观察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R)、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血骨钙素(BGP)含量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改善应激反应,提高成骨细胞活性.

    作者:张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方式与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临床的护理方式,及护理干预对这类患者疾病控制与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综合分析该病的主要护理方式,总结归纳.结果:按照该病专业的临床护理路径,采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患者患者均能好转出院.结论:本病患者因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自身免疫异常而出现的全身症状反应,所以要对患者采取以整体为主的全面护理方式,对控制疾病发展,缓解症状,提高转归效率等均有较大价值.

    作者:孟祥红;罗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试论脑梗死临床护理干预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普遍增大,导致现代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日益增多,其中脑梗死即中医中的中风尤为严重.本文将从脑梗死的成因、临床表现和临床护理干预三方面入手,重点介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桂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BMI及Hcy水平检测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BMI和Hcy水平,为预防心血管病提供帮助.方法 测定1320名40岁以上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的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液中Hcy水平,分析调查对象超重、肥胖及Hcy升高情况,并比较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 1320名高级知识分子超重率59.09%,肥胖率36.36%,Hcy均值为23.1±8.6,总异常检出率51.51%;轻度升高29.54%;中度升高18.33%,重度升高3.64%;男性超重、肥胖率及Hcy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均<0.01).结论 中老年高级知识分子BMI及Hcy水平较高,尤其是男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大,应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89例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实施开腹手术,实验组45例实施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阑尾炎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切口感染率、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阑尾炎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阑尾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利于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李玮;聂银山;马晓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诊输液中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与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是患者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因其起效快、利用率高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通过建立静脉通路,可以迅速发挥药物的作用.但是,与其他给药方式相比,静脉输液通过血液直接进入人体循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控制静脉输液中的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包茜;瞿恒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2例军队成人麻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军队成人麻疹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军队成人麻疹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给予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5天,平均8天.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麻疹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玲;汪文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析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14.0%低于对照组36.0%,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孔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手术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光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分析外科护理安全事件效果评价

    ;医院病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是保证病人安全的保障重要手段,外科病区护士长组织病区护士运用品管圈管理手段分析外科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强化护士对护理安全风险的自我防范意识,学会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可能引发的护理安全风险的诸多方面隐患进行分析,提高病区护士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能力,主动查找外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积极运用品管圈护理团队查找原因认识自己的问题,外科病区护士用品管圈鱼骨图冰山图分析原因查找造成护理安全的因素,外科病区护士长针对主要因素原因制定实施护理安全质量管理考核标准解决以及预防护患纠纷护理安全事件措施.不断改进外科护理工作方法提升护理质量纠正护士对在护理工作中安全的认知,外科病区护士每个人都知道了解发生的护患安全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外科病区类似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不断推动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外科病区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乔艳;刘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儿科收治的7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对照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雾化治疗,联合组给予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治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迅速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帮助患儿尽早康复,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疗效突出.

    作者:潘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