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杜海葵;覃柳姬

关键词:手术室规范化护理,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0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展开临床试验,利用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的规范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手术室的规范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并缩短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时间以及出血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家庭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处于正常范围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脑卒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临床推广意义显著.

    作者:林贤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药物治疗和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

    目的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与PCI治疗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药物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PCI组在药物保守组基础上加用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以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的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药物保守组,差异显著(P<0.05);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药物保守组,数据对比,再发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育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的探讨与分析

    总结了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缺陷环节,并提出管理对策,包括完善入院评估;加强患者和家属共同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护士教育和专科理论、技能培训;护理管理者重视细节管理;落实护理安全制度及各种应急预案等.认为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护理安全应受到重视.

    作者:刘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目的 分析研究患有糖尿病肾病人群接受血液透析精细化护理治疗后临床检测项目,比较研究常规护理计划以及血液透析护理计划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调查研究主要选取对比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人群作为研究的对象,把选取样本根据治疗手段划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分析组的病患全都进行了血液透析精细化的护理治疗,对照组的病患全都进行常规护理计划治疗,比较观察2组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数据能够得出,对照组和分析组的病患在接受治疗后,其病情都取得显著好转,同时分析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较常规的护理计划临床疗效,血液透析的细节护理治疗计划疗效较好,它合理减少了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风险,所以值得把血液透析的细节护理治疗计划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许华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评价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显性指标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04月-2017年04月收治的40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神内科病房管理接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患者生活能力评分(BI)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花费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组织化卒中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临床病死率,但是并未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也未增加住院费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纪裕伟;杨晓飞;张舒;左莉;韩志刚;于春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疝气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疝气修补术)和观察组(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情况和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腹股沟疝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9.36±0.84)ml、手术时间是(39.12±11.52)min、住院时间是(2.93±1.41)d、下床活动时间是(13.49±4.17)h,并发症概率为4.44%,相比对照组优势较大,P<0.05.结论: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借鉴.

    作者:刘志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于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以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炎症指标和RA疾病活动指标(DAS-28评分)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的ESR、CRP和DAS-28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炎症指标和疾病活动指标,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夏阳;邬学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HT1a受体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

    目的:对5HT1a受体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到2016年3月我院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精神病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5HT1a受体(丁螺环酮)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BPR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PR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5HT1a受体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地作用,能够明显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邱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予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血清应激反应指标及成骨-破骨细胞标志物含量.结果 观察组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肾素(R)、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血骨钙素(BGP)含量高于对照组,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含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改善应激反应,提高成骨细胞活性.

    作者:张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较好,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米艳会;郭亚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复方黄柏液臀部湿敷在新生儿臀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估日龄≤28d的臀炎患儿在复方黄柏液与维生素AD治疗中选择不同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臀炎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复方黄柏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维生素AD),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护理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组皮损面积评分为(5.36±s0.31)分,护理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臀炎患儿复方黄柏液治疗以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其皮损面积评分,也能够改善其皮损严重程度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邓茜;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整体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两组的护理满意人数分别是28例和36例,护理满意率为71.7%和92.3%,乙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甲组和乙组的症状评分分析,实践证明,乙组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形式,其优势明显,能让患者尽快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孔云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颈椎牵引与关节松动手法配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2例效果观察

    目的:对颈椎牵引与关节松动手法配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观察.方法:选取202例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抽签法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关节松动手法配合牵引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按摩手法配合牵引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8.01%vs 82.18%、99.01%vs 84.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松动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推荐使用.

    作者:王新涛;孔繁荣;唐智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55%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且并无神经损伤、低血压、脊髓损伤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采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护理的效果,降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应用意义和价值.

    作者:方文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慢阻肺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与黄芪注射液治疗效果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运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当中,从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治疗总有效率.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前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无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运用盐酸氨溴索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云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对近几年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初步整理,提出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等方面的观点和建议.

    作者:王夺;徐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知信行教育模式用于新生儿疼痛评估和干预教育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知信行教育运用在新生儿疼痛护理中,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旨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本市二级医院160例新生儿护士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给予常规教育模式、知信行教育模式.结果:研究组对新生儿疼痛了解情况与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知信行教育模式可全面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改善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评估以及干预水平,该教育模式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玲;邓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优质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本次医学研究活动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份直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00例,根据患者的年龄、患病时长以及自身血糖控制状况(HbA1c)、血脂(LDL-C)水平、肥胖(BMI≥28kg/m2)这5项指标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优质护理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药物护理、局部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综合性优质护理手段.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过周期性护理,优质护理组:50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有效率86%;对照组:50例,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有效率72%;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复发率和提高临床效率,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建议推广与应用.

    作者:蒋钦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已成为广大伤病员静脉用药的途经,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以老年患者静脉炎为常见.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周围循环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加上慢性疾病长期静脉用药的特点,静脉炎是该类病人留置针使用后常见的并发症.常常因为静脉炎的发生而加重老年患者血管硬化,终导致输液困难,甚至导致病人在需要急救时建立静脉通道非常困难而致急救措施不能落实,致医疗纠纷的发生,严重影响护理人员在病人中的形象.近年我们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对老年患者静脉炎的预防、护理进行临床实践,体会如下.

    作者:王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5-2017.3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手术配合中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则在手术配合中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室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护理配合中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促进手术安全顺利完成.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