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钟燕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CT影像, 预后相关性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3月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对其术前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总结.结果:手术结果证实,本组患者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通过术前CT诊断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本组患者出血位置集中在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48.0%、36.0%;出血量15-30mL15例,30-50mL18例,>50mL17例,死亡率分别为2.0%、8.0%、14.0%,出血量15-30mL与>50mL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检出率较高,可快速明确患者病情.通过CT对出血量进行确定,出血量越高,患者预后效果越差.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甲基强的松龙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1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院前常规的急救治疗,观察组给予院前甲基强的松龙急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既可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还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评估方式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并发症中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早期有感觉异常及痛苦感,后期出现肌肉无力及萎缩,严重可致糖尿病足,更甚者而被截肢.不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故需及早诊断评估DPN.评估DPN的方式有多种,且各有优劣,需灵活选用,本文旨从症状方面论述DPN评估方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吕璐;陆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护理方式与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临床的护理方式,及护理干预对这类患者疾病控制与转归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亢伴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60例,综合分析该病的主要护理方式,总结归纳.结果:按照该病专业的临床护理路径,采取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患者患者均能好转出院.结论:本病患者因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自身免疫异常而出现的全身症状反应,所以要对患者采取以整体为主的全面护理方式,对控制疾病发展,缓解症状,提高转归效率等均有较大价值.

    作者:孟祥红;罗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滤膜对前列地尔有关物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考察不同滤膜对前列地尔有关物质采用欧洲药典8.0方法[1]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有关物质检查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在流动相制备过程中不能使用滤膜进行过滤,否则在该检测方法下会不出峰.结论:采用欧洲药典8.0方法检测前列地尔有关物质时不用滤膜对流动相进行过滤.

    作者:王阳辉;李慧萍;李红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roTaper机用镍钛锉根管治疗术后反应观察

    选择患有牙髓炎的前牙、前磨牙和磨牙500例,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250~300r/min,采用冠向下法预备根管后,牙胶尖加碧兰糊剂充填根管完成根管治疗.记录根管治疗完成后,1天,7天,2周1月,4月6月患者的反应情况.500例中术后1d中重度疼痛的发生率为4%,7d中重度疼痛发生率2.4%,14d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0.4月后轻度症状发生率1%,6月后中度疼痛根尖骨质轻度吸收发生率0.2%.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对牙髓炎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李西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研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状况

    目的:分析将经外周安置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用于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搜集在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肿瘤病人共有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病人护理干预措施的差异分为两个组,即常规组与PICC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经外周安置中心静脉导管技术,比较两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状况与满意度状况.结果:PICC组病人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比常规组显著增加(P<0.05),PICC组病人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常规组都显著减少(P<0.05),其中在常规组中共有12例出现静脉炎,9例出现感染,2例出现静脉血栓;在PICC组中共有2例出现静脉炎,2例出现感染,1例出现过敏性皮炎,没有一例静脉血栓患者.结论:将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用于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优异,安全性与病人的满意度较高可靠.

    作者:张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根部坏疽性阑尾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坏疽性或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根部穿孔的疗效及术中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实施的腹腔镜治疗坏疽性或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根部穿孔的病例22例.分析临床疗效及术中处理方法.结果 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结论 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对于腹腔镜治疗坏疽性或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根部穿孔的病例也可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下安全地实施,并突出腹腔镜治疗的优点.

    作者:候延君;张正旭;宋传健;李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不同朝代的医家使用含海洋中药方剂的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历代含有海洋中药方剂的古代文献,分析不同朝代的医家使用海洋中药方剂治疗疾病的情况.方法:从相关文献中筛选出含有海洋中药的方剂,将其方剂来源年代一一记录,构建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从汉代开始就有关于使用海洋中药方剂来治疗疾病的记载,明代使用海洋中药方剂多,使用频率高达36.05%.结论:不同朝代的医家对海洋中药有着不同的见解,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对海洋中药方剂的认识和经验,对后世的临床的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凯晶;周文静;邱淑炜;戚媛媛;殷晓雪;李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加强口咽部护理在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加强围术期口咽部护理在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预防作用.方法 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A组),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加强口咽部的护理(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前三日的体温、白细胞计数以及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第三日体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二、三日白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 加强围术期口咽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心脏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崔红赏;尹德云;李建立;宁晓辉;尹香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LT、AST、ALP、Ca2+用于高血压诊断的作用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ALT、AST、ALP、2+Ca对诊断高血压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之2016年10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90例作为甲组,另取同时期接诊的90例健康体检者为乙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甲组ALT(34.98±12.04)U/L、AST(45.77±14.54)U/L、ALP(184.38±51.46)U/L水平显著高于乙组(23.35±9.17)U/L、(23.28±10.02)U/L、(134.23±35.87)U/L,2+Ca(1.89±0.27)mmol/L显著低于乙组(2.27±0.22)mmol/L(P<0.05).结论: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诊断高血压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借鉴.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阑尾周围脓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5.35±30.16)min,平均住院(8.13±3.25)d.术后2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切口延迟愈合: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是安全、可行的,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适的术式.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姜长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目前的护理加倍重视的是人的整体性和社会性,也就是更加注重人的感受,这不光要求高职护生有着丰厚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加重要的是护生的良好品质和较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

    作者:何芹;何媛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方法:以2015年10月到2016年12月社区门诊收治的1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进行结合健康教育的综合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生存质量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和生存质量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效率,帮助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药物依从性,总体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存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2例军队成人麻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军队成人麻疹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军队成人麻疹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给予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5天,平均8天.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麻疹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玲;汪文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 安全性和近期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对食管癌患者给予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中30例采用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微创组,将40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传统组,记录两组手术效果.随访2年,记录复发、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并发症、2年内复发率均比传统组低,且2年内生存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食管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机体生理功能干扰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降低了复发率,近期疗效明显,值得在食管癌患者中推广.

    作者:蒋先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临床观察和对策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6例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动力障碍出现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86例患者共出现37例胃动力障碍问题,主要的并发症有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这也是引发胃动力障碍的重要因素.针对胃动力障碍患者加入针对性治疗对策,共有30例被纠正.结论:影响神经内科危重症肠内营养支持期间胃动力障碍的因素主要有各种并发症状,如低钾血症等,需要加强临床观察,采取针对性治疗方式,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陈典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对临床19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19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准确、有效地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执行急救护理,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工作的效果

    目的:探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应用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我院于2015年6月在门诊药房开始采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比较采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前后门诊药房工作上报差错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未采用该模式前,上报差错率、患者工作满意度评分分别为0.91%、(71.5±3.5)分,与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后上报差错率、工作满意度0.20%、(89.5±2.4)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中,采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可降低工作差错率、提高患者对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岳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聚氨酯多孔材料配方及其吸声性能分析

    近年来引起的职业病噪声聋人数日益增多,其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噪声控制,减少噪声污染是当前各国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本文中对聚氨酯多孔材料的配方以及其吸声性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作者:罗容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选择病情观察、合理用药和不良反应记录等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56例),与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家庭关怀护理方式的观察组(5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出错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评分(98.06±1.23)分、出错率3.57%,满意度96.43%,均优于对照组的患儿护理效果评分(89.45±2.14)分、出错率25%,护理满意度85.71%,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庭关怀在儿科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出错率,并为患儿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周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