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熊小强

关键词:来氟米特, 泼尼松, 狼疮性肾炎, 临床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研究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50例,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2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25例实验组患者选择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肌酐(Cr)、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 U-TP)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全肺切除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全肺切除治疗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3日-2016年3月21日收治的110例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方式进行治疗,对实验组采取全肺切除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55%与81.82%,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6.36%与83.64%,P<0.05.结论 对低肺功能肺结核毁损肺患者采取全肺切除方案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柏景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目的 分析研究患有糖尿病肾病人群接受血液透析精细化护理治疗后临床检测项目,比较研究常规护理计划以及血液透析护理计划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调查研究主要选取对比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随机选取自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患有糖尿病肾病人群作为研究的对象,把选取样本根据治疗手段划分成对照组和分析组,分析组的病患全都进行了血液透析精细化的护理治疗,对照组的病患全都进行常规护理计划治疗,比较观察2组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数据能够得出,对照组和分析组的病患在接受治疗后,其病情都取得显著好转,同时分析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较常规的护理计划临床疗效,血液透析的细节护理治疗计划疗效较好,它合理减少了糖尿病肾病治疗的风险,所以值得把血液透析的细节护理治疗计划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许华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护理干预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诊治的152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6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76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血脂水平和血脂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分别为为(4.46士0.68)mmol/L、(5.76士0.58)mmol/L,和对照组相比,显著要低,其血脂水平也显著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但能够提升患者的血糖情况大大改善,血脂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心肌炎患者20例以随机数字分配理念分作不同的组别.其中对照组10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10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心肌炎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对于改善患者的病情较为有利,值得推广.

    作者:杜修文;郝正燕;代君;李志红;高彩;姜红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穿透性胸部损伤剖胸手术切口的选择

    目的 选择穿透性胸部损伤剖胸手术切口.方法 回顾分析138例穿透性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情况、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等.结果 治愈136例.结论 胸部穿透伤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能快捷明确诊断;剖胸手术切口选择应以方便处理胸内严重、致命伤为原则.

    作者:张正旭;侯延君;姜长滨;宋传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肩周炎疼痛治疗及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对肩周炎患者疼痛治疗及心理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神经阻滞疗法收治的150例肩周炎患者,对其疼痛治疗以及心理护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肩周炎患者疼痛治疗中的配合以及心理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在肩周炎疼痛治疗中,患者的配合情况以及心理护理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范高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与对照组35例,给与对照组患者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焦虑、抑郁等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7.14%、80.00%,两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臧俊杰;杜立平;谢斐;张健;陈富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是将知识点融入教学模块中,适应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首先确定项目是核心问题,第二要制定方案和计划,第三实施项目;第四总结项目评价,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作者:苏继华;王新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耳鼻喉手术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邓兆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辩证治疗骨伤骨病40例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并分析中药辩证治疗骨伤骨病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中药辩证治疗骨伤骨病的中医分型当中,分为脾脏肾虚组和兼挟外邪组,对这些两组采取益阳活血汤的治疗,针对脾脏肾虚组,加上川芎和黄芪的治疗.针对兼挟外邪组,加入丹参和白芍的治疗.效果:终进行分析,对于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95.0%和90.0%.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中药辩证治疗骨伤骨病,具有很好的效果,在临床应用中,应该得到大力的推广和普及.

    作者:宋满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知信行教育模式用于新生儿疼痛评估和干预教育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知信行教育运用在新生儿疼痛护理中,探讨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旨在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本市二级医院160例新生儿护士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分别给予常规教育模式、知信行教育模式.结果:研究组对新生儿疼痛了解情况与疼痛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知信行教育模式可全面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改善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评估以及干预水平,该教育模式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作者:李玲;邓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防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心得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75例LC术所致的胆道损伤.结果:本组275例术中无胆道损伤发生.结论:LC中致胆道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通过预防和及时处理,可以减轻和减少其发生.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开胸手术中对患者采用氟比洛芬酯结合地佐辛麻醉减轻其术后烦躁情绪的作用

    目的 分析探讨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对减轻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烦躁的作用.方法 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的开胸手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括35例,给与观察组患者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麻醉,对照组患者则给予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5min、10min、30min、60min后的Ramsay评分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联合使用能缓有效缓解开胸手术患者的术后烦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卜少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药物治疗和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

    目的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与PCI治疗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药物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PCI组在药物保守组基础上加用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以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的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药物保守组,差异显著(P<0.05);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药物保守组,数据对比,再发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育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理念,有效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加强护理风险监控,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住院患者满意度上升到95.6%以上,护理差错和护理投诉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和护士自身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椎板切除和半椎板切除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对照分析

    目的:对比在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时实施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的患者210例,以每组105例分成全切除组和半切除组,全切除组患者实施全椎板切除术,半切除组患者实施半椎板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全切除组优良率为91.43%,半切除组优良率为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疾病,全椎板切除术和半椎板切除术都能够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录金;孙伟;王新月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试论脑梗死临床护理干预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普遍增大,导致现代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日益增多,其中脑梗死即中医中的中风尤为严重.本文将从脑梗死的成因、临床表现和临床护理干预三方面入手,重点介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桂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管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两个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命名一社区为观察组,另一社区为对照组,调查两个社区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以及用药管理情况,再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用药管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护理干预,半年后考察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空置率为70.0%,对照组为35.0%,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情况、用药管理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用药管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于疾病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滕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手术室规范化护理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70例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展开临床试验,利用随机平衡序贯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的规范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手术室的规范化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并缩短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时间以及出血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具有理想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杜海葵;覃柳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CT影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3月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对其术前CT诊断资料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总结.结果:手术结果证实,本组患者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通过术前CT诊断检出46例,诊断符合率达到92.0%;本组患者出血位置集中在基底节区及小脑区域,所占比例分别为48.0%、36.0%;出血量15-30mL15例,30-50mL18例,>50mL17例,死亡率分别为2.0%、8.0%、14.0%,出血量15-30mL与>50mL所占比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诊断高血压性脑出血检出率较高,可快速明确患者病情.通过CT对出血量进行确定,出血量越高,患者预后效果越差.

    作者:钟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