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讨论

徐婷

关键词:感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感染,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监护室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调查205年1月至6月期间N-ICU 6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3%,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占53%,泌尿道感染37%,胃肠道感染占11%,其它占2%.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M R S A,M R S E,真菌所致感染呈现_L升趋势.结论N-ICU是一个重病监护科室,也是出现医源性感染较多的科室,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尽量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无偿献血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程度与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市进行无偿献血的200例志愿者,根据行为自评量表与健康评定量表评估其心理健康以及生理健康程度与行为.结果 第一次献血者共110例(55.00%),其中教育等级为大专与其之上的共有90例(81.82%),献血次数超过1次的志愿者中教育等级为大专与其之上的共有83例(92.22%),献血量为400毫升与200毫升两组研究对象的行为量表的总评分与分项目评分都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别(P>0.05),第一次献血者的健康量表总评分与生理健康分量表评分同献血次数超过1次的志愿者没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别(P>0.05),而献血次数超过1次的志愿者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分量表评分比第一次献血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 本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大部分属于教育等级为大专与以上的,而且献血次数越多的人群其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健康越优异,在今后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中,需要提高对于基层教育等级较低人群的宣传.

    作者:杨主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高血压病的预防与保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疾病.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大,让我们很容易在忙碌奔波中忽视了对身体的关爱,忽略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知不觉,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颈椎病等就找到了我们.这里我要谈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来预防常见的高血压病.

    作者:张淑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180例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和评价我院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便使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得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7月?12月骨科手术患者180例,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用药情况调查表,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对患者住院时长、手术名称、手术时长、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给药时机、用药疗程及给药途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0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平均年龄44.0岁,平均住院时间为18.1d;疾病分布以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常见,占23.3%,其次就是术后取内固定物32例,占17.8%,手术持续时间平均为106min;围手术期抗菌药物总的使用率为98.9%,平均用药时间5.12d;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使用病例的95.5%,主要涉及药物有5类14种,分别为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使用频率高的为头孢替安、五水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头孢硫脒;94%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给药时机在30min?2h内且以单用药物为主,占99.44%;药途径多为静脉滴注,少数为口服或外用,抗菌药物给药平均时间为5.12d.结论 骨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存在用药时间长、剂量大、选药档次高,亟须加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对术后抗感染至关重要.

    作者:刘慧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加强失禁性皮炎护理干预

    目的:对失禁性皮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对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份至2016年11月份期间,在本院就诊治疗的长期卧床患有失禁性皮炎的患者共计36例,将患者根据性别、年龄和病症程度的不同,随机分为两个护理小组,分别为,优质护理组:1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清洗护理、皮肤保护剂保护膜护理、辅助失禁装置、药物护理、教育指导等护理干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阶段性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18例,康复14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4%;康复所需平均时间6.23±2.55日,护理满意率100%(18/18);对照组:18例,康复10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3.33%;康复所需平均时间10.52±4.16日,护理满意率77.78%(14/1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工作是失禁性皮炎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临床康复效果,减少康复所需的时间,并且降低了护患纠纷.

    作者:梁雁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计算机网络化的医院门诊收费管理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普及和应用,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在医院门诊收费管理工作中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对整个医院的资金管理、人才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深刻的改革,提升了医院门诊的收费效率,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保障了患者的权益,更新了医院财务管理的理念.

    作者:谷跃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2例军队成人麻疹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军队成人麻疹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军队成人麻疹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给予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5天,平均8天.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麻疹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玲;汪文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探讨药物治疗和PCI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

    目的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药物治疗与PCI治疗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择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药物保守组给予药物治疗,PCI组在药物保守组基础上加用PCI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以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的中位生存时间均高于药物保守组,差异显著(P<0.05);PCI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与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药物保守组,数据对比,再发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PCI治疗,可使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延长,降低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育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10日-2015年12月25日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400例,采取数字奇偶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比较2组在急救时间、致残率、致死率及对急诊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急诊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致残率、致死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急诊的满意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有效缩短急诊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急诊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罗清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根部坏疽性阑尾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坏疽性或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根部穿孔的疗效及术中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实施的腹腔镜治疗坏疽性或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根部穿孔的病例22例.分析临床疗效及术中处理方法.结果 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结论 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对于腹腔镜治疗坏疽性或化脓性阑尾炎合并阑尾根部穿孔的病例也可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下安全地实施,并突出腹腔镜治疗的优点.

    作者:候延君;张正旭;宋传健;李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和分析

    目的:评价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入我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32例,采用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为16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行早期情志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以及康复依从性比率.结果:加用早期情志护理的实验组临床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且实验组的康复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过程中,应用早期情志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陆芳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乡镇卫生院普外手术中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乡镇卫生院普外手术中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普外科使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7年3月期间),总结时间、方式不同对术后感染预防起到的价值.结果:切口感染7例,占5.7%.术前用药感染4例(3.3%),术中使用感染2例(1.6%),术后使用感染1例(0.8%),对比术中以及术后用药,术前用药感染率相对较高.一联用药无感染情况,二联用药感染2例(1.6%),三联用药感染5例(4.1%),对比二、三联用药,一联用药感染率相对较低.结论:普外科进行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时,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并注意使用的时间,降低感染问题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于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精细化管理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门诊药房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前后的药房上报差错率及患者对管理的满意评分.结果:对照组门诊上报差错率为0.91%,观察组门诊上报差错率为0.1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上报差错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药房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72.5±6.4)分,观察组患者对药房管理的满意度评分为(88.4±6.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推行门诊药房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显著降低药房上报的差错率,提高药房患者对药房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县级医院传统药房借鉴和推广.

    作者:马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结合舒适护理对阑尾炎手术病人负性情绪及身体机能的影响

    目的:在阑尾炎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和舒适护理,分析其对患者负性情绪和身体机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治的阑尾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和身体机能恢复时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负性情绪改善总效率为97.06%,对照组负性情绪改善总效率为88.24%,且观察组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阑尾炎手术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和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率,促进患者身体机能快速恢复.

    作者:吴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社区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3月?2016年的5月接受我我社区管理的2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本组患者积极的社区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社区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接受护理前后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颇为显著,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大程度避免风险因素,是保障预后的重要手段.

    作者:银国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妇分娩中应用低浓度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产妇分娩中应用低密度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的镇痛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科进行顺产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括60例,其中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不给于任何镇痛措施,观察组产妇则给予低密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及产后2h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产妇的第二、三产程时间对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的疼痛评分与与产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指标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时应用低密度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的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静;苏志刚;孙静;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对降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自然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均采用常规陪护方法,实验组产妇则实施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产后出血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2h产后出血发生率(11.6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产后24h内产后出血发生情况比较,组间数据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实施产房助产士全程陪护明显降低了2h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迎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7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6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42.11%,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化疗的临床效果更好,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应用与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青少年对毒品认知和防范意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青少年对毒品的认知、鉴别和防范意识强弱进行调查,对增强青少年禁毒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提升青少年身心强健提供基础,对开展学校教育、社区健康干预、社会宣传、家庭教育、国家法制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参照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青少年匿名填写,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教育支持不充分,青少年对毒品认知不透彻明白并且自身保护意识不高.结论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不完善且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从而,通过此次青少年对毒品认知和防范意识的调查分析,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减少青少年误入歧途和违法犯罪,维护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实力.

    作者:杨梦洋;付灵鸽;焦路豪;钟杰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试论脑梗死临床护理干预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普遍增大,导致现代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日益增多,其中脑梗死即中医中的中风尤为严重.本文将从脑梗死的成因、临床表现和临床护理干预三方面入手,重点介绍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桂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辅酶Q10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LVEDD、LVESD及LVEF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应加以推广.

    作者:李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