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

成芳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 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改善非计划性拔管(UEX)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8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18例行气管插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比较两组UEX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UEX总发生率为3.40%与对照组的13.60%相比,明显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为94.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10%(P<0.05).结论 ICU气管插管患者UEX的发生与多方面原因有关,临床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UEX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心外科术后ICU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心外科术后ICU综合征的产生因素,对护理举措展开总结.方法:本研究对象为90例实施心外科手术后出现ICU综合征患者,分析其产生的病因,并对采取积极的针对性护理方案.结果:心外科术后产生ICU综合征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手术因素等,通过实施科学的、全面的、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推动痊愈.结论:引发患者于心外科术后产生ICU综合征的因素较多,通过进行严密的分析,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案,可以做到降低或者预防其发生率.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肝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有效了改善了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苏建琴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病案首页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应用PDCA循环理论实施质量控制的病案首页资料100份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未应用PDCA循环理论实施质量控制的病案首页资料100份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的病案首页质量控制未应用PDCA循环理论,观察组的病案首页质量控制应用PDCA循环理论,主要分为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四个环节.结果:观察组病案首页书写不规范率、书写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病案首页资料完整率、手术编码准确率及疾病编码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病案首页手术或操作漏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能够显著降低病案首页书写不规范率和书写差错率,从而显著提高病案首页资料质量,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作者:池远观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偏头痛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应用意义评估

    目的:分析对于偏头痛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偏头痛者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病患接受针对性护理,分析相关结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焦虑/抑郁分数、头痛发作时间以及次数较低,P<0.05.结论:对于偏头痛患者,在其接受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针对性护理.可取得满意成效,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安全性强,可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术后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对术后康复护理在膝关节镜术后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治疗的膝关节镜手术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之上加之术后专业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所了解的护理知识明显多与对照组,实验组的膝关节屈伸情况明显好于实验组患者膝关节屈伸情况,两者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后专业的康复护理要优于常规护理,有利于膝关节的屈伸和日常生活,值得被广泛推广.

    作者:肖念;肖莉;洪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希望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3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根据患者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接受了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行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患者43例行火针结合拔罐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对比两组数据,数据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的毫火针结合拔罐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的提升人体机能的免疫力,并在治疗的过程之中减少疼痛,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单同林;马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红芪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 研究探讨红芪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方法 综合性分析目前我国中医药学对中药红芪黄酮的药理作用的研究,探讨红芪黄酮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结果 红芪黄酮具有抗肺纤维化、保护脐静脉内皮细胞、防止高强度运动后氧化应激所导致的骨骼肌损伤、诱导HL-60细胞分化成熟的作用.结论 全面综述了红芪黄酮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红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春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肺部感染的控制效果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肺部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 以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胡砚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物理治疗浅析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专家共识提出以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必要时推荐手术治疗.关于髋关节的物理治疗研究不多,本文浅析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物理治疗方法,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保守治疗提供思路.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6年4月16日~2017年4月17日住院部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给予关节镜下手术和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药物和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6.11±1.25天)、住院费用(4521.22±625.11元)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应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改善其临床症状,运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其负面情绪,并且对生活质量具有提高作用,从而促进预后恢复,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徐岩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脑血管介入诊疗所致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本文探讨脑血管介入诊疗术中所导致的造影剂肾病的有效预防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06月至2015年06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予以患者预防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组间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中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预防护理,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有明显医学意义.

    作者:秦艳;施蓉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东莞市麻涌镇造船行业作业人员眼睛危害现况调查

    根据我镇医疗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结合造船业的职业危害特点及防护措施,从眼部健康状况可以反映现行采取防护措施的现况和效果.本项目在研究和文献复习的基础上,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问卷调查和健康监护,采用检查表法、定量分级和定性分析法对造船业对从业人员眼睛危害进行危害现状评价分析,发现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为造船工业职业危害控制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作者:王刚;周丽文;黄子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无缝隙护理在肝胆外科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肝胆外科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应用连续静脉输液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做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9例,实验组在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采用无缝隙护理,对照组则在连续静脉输液管理中应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红灯呼叫率(17.2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红灯呼叫率(55.1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5.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外科连续静脉输液管理过程中,加强无缝隙护理措施,有助于缩短患者输注液体更换时间,减少患者红灯呼叫次数,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摆青青;吕秀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单纯性肝囊肿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评价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近6年为79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囊肿42例,2枚及以上37例(97枚囊肿),共计139枚囊肿.肝后部(Ⅳa、Ⅵ、Ⅶ、Ⅷ)囊肿25枚,余114枚位于肝前部.24例囊肿大直径<5cm,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等手术的附属手术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结果:7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37.6±10.8)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ml(5~150ml),术后平均住院(3.5±0.9)d.随访观察12个月,囊肿复发6例(其中3例复发囊肿位于肝后部),直径<5cm,且无临床症状.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已成为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首选方法.囊肿较小但合并胆囊结石等的患者,可适当扩大手术适应证.

    作者:张正旭;候延君;宋传健;张毅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孕期教育在减少二胎孕产并发症的探讨

    目的:探讨孕期教育对减少二胎妊娠期并发症的效果.方法:跟踪88例孕早期建卡并完成正规孕期教育(参加至少5次孕妇学校的,进行至少8次正规产前检查)的人作为观察组和79例未进行正规孕期教育(未参加孕妇学校,产检小于5次)的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巨大儿的发生率,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的平均为50.38%,巨大儿发生率为4.55%,剖宫产率为11.36%,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平均为5.11%;对照组整个孕期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内的平均为26.58%,巨大儿发生率为15.19%,剖宫产率41.18%,妊娠合并症发生率平均为15.83%.结论:孕期教育(参加至少5次孕妇学校,进行至少8次正规产前检查)对减少二胎孕产并发症上具有指导意义,可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陈琳;高晨琳;胡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95.0%、治疗配合度100.0%及护理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80.0%、82.5%及82.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增加了患者知识知晓率及治疗配合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梅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在降低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PDCA在降低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法,对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主要诱因进行分析、总结.并落实相应干预措施.比较实施PDCA前后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结果 通过管理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普遍增强,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40%.结论 PDCA可以降低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

    作者:成瑞琼;何惠霞;李丽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5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该组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风险管理,该组为观察组,后针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风险认知率、护理质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使风险事件发生率得到降低,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红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高原地区脊柱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高原地区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原地区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明显增强健康教育知识的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韵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意义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在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接受胃镜活检,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进行对照.结果:在64例上皮内瘤变患者当中,经胃镜检查后,病灶位于胃窦部46例(71.88%)、胃体9例(14.06%)、胃角9例(14.06%);经手术病理诊断,在64例上皮内瘤变患者当中,早期胃癌31例,进展期胃癌33例(Ⅰ型15例、Ⅱ型9例、Ⅲ型8例以及Ⅳ型2例);经胃镜活检检查,早期胃癌30例,进展期胃癌34例(Ⅰ型14例、Ⅱ型9例、Ⅲ型9例以及Ⅳ型1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诊断当中,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准确性高,能够为胃癌的早期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马俊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