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旋
目的 探讨双向转诊及联合管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入选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诊断为冠心病拟通过双向转诊模式转上级医院行冠脉造影及PCI术的患者22例,均在我科完成术前相关准备,然后由我院转送至上级医院导管室行CAG检查后再与当日转回我院,选择同一时期在上级医院常规行冠脉造影及PCI检查的22名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总费用及转归.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且住院期间均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两组的单纯冠脉造影患者在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转诊组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转诊组前后转运时间分别为45min,42min.对转诊病人进行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平均满意度评分为97.2分(满分100),较病区常规住院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双向转诊模式在冠心病患者的诊疗中是安全可靠的,而且能为患者提供实惠及便利,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娴;闻加升;刘庆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另进行经济性比较,为临床用药提供相应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200例冠心病患者,数字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00例,波立维组单用波立维(进口)治疗,泰嘉组单用泰嘉(国产)施治,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随访1年期间,波立维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6%(6/100),泰嘉组为5%(5/1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疗效比较差异也不明显(P>0.05).但泰嘉组治疗费用为(4948.2±1199.3)元,波立维组为(7986.2±980.3)元,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另外,两组均出现上腹部不适及皮疹症状,均为4例和2例.结论 波立维与泰嘉治疗冠心病,有着基本相同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用泰嘉治疗的费用低于波立维,因此,可用泰嘉代替波立维来治疗.
作者:王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收取例数为80例(收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氯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每组患者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治疗后Scr(70.22±1.33)μmol/L;UAER(0.54±0.02)μg/min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BG水平均下降,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研究.
作者:邱岚岚;丘毅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乙组,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35例健康人群作为甲组,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血脂检验,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TC、HDL-C、LDL-C、ApoAL、TG、ApoB等系数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HDL-C明显低于甲组,TC、LDL-C、ApoAL、TG、ApoB等数值明显高于乙组.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血脂检验,其预测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登锐;卢飞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硝酸甘油与地尔硫卓在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N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对照组,n=50)和地尔硫卓组(试验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地尔硫卓组缓解缺血性胸痛及改善缺血性ST-T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地尔硫卓组心率、脑钠肽(NT-proBNP)、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NSTEMI患者,地尔硫卓能显著缓解缺血性胸痛、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代替硝酸甘油作为早期抗缺血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少锋;曾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2月-2017年2月120例重症皮肤病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重症皮肤病治疗总有效率;皮肤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重症皮肤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肤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有2例面部潮红,2例轻微头痛;治疗组有2例腹痛,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皮肤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高,可缩短疗程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嘉虹;徐达维;胡羽添;李诚;程子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受的64例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小时、12小时血管再通率、血管未通率以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小时、12个小时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以及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对降低个体患者死亡率、不良症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沈云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放射平片诊断方式在脊柱骨折诊断方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CT检查,观察组患者予以放射平片检查,以所有患者术后诊断结果为参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和诊断花费.结果 经比较可知,两组研究对象在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和骨折片突入椎管等方面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脊柱曲度改变方面的诊断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种诊断方式在中度和重度骨折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射平片诊断在轻度骨折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诊断花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放射平片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准确的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并且价格便宜,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廖德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势在必行,它归根结底是对病人的服务,目前护理质量管理缺乏系统化理念、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奖惩制度缺乏激励作用、护理人员短缺现象严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应该从引入现代管理思想理念到护理质量管理、积极引导,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改革护理制度,建立合理分工模式、建立和有效奖惩制度,发挥引导作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伟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电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两组心电变化.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94.0%、78.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室性早搏数、短阵室速数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早搏数、短阵室速数明显低于对照组、QTc间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更好地降低室性早搏及短阵室速数,改善患者心功能,且用药安全性可靠.
作者:方鑫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就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收激光美容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岩基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别各有35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护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跟踪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评估,观察组的SA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经护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更佳;经统计,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中分别有1例患者发生水疱、色素沉着,发生率为5.71%(2/35);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水疱,4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同时有1例患者发出现了色素减退,发生率为20.00%(7/3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皮肤激光美容治疗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可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满意,为此在皮肤治疗结束后应当及时开展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丽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和研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100例.B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基于B组,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B组为85.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为(12.91±0.15)次,B组为(12.88±0.29)次,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为(3.51±0.19)次,B组为(7.14±0.53)次,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且能减少病痛的发作频次,利于该病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克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纳入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计64例,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40mg/d,在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的血脂、血压进行检查,并检查颈动脉斑块进行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动脉斑块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颈动脉斑块分级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显著降血压、降血脂作用,且可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分级.
作者:黄忠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急诊科在2016年1至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施抢救,观察组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实施抢救.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诊达到时间、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以上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2h后,其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及心肌酶谱回落率,均明显比照组患者高,以上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就诊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使患者更快恢复.
作者:刘丽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对改善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比较患者手术后1个月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手术1个月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68.00%)相比较,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内的感染发生率(24.00%)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与对照组(32.00%)相比较,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满意度(64.00%)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外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有效地进行改善,优化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何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妊娠引起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分析妊娠影响心电图P-R间期变化可能产生的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 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对我院382例20-40岁健康未孕妇女和536例20-40岁妊娠妇女产前产后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其中382例20-40岁健康未孕妇女的心电图作为对照组,536例20-40岁妊娠妇女产前和产后半年的心电图作为两个不同的研究组,统计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结果 382例20-40岁健康未孕妇女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0.52%,536例20-40岁孕妇产前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为6.52%,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6例20-40岁孕妇产后半年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1.87%,和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妊娠妇女产前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这种现象多数是一种良性的电生理改变,可能与妊娠妇女体内的循环系统、激素水平、自主神经调节、需氧量以及基础代谢率的变化等有关,大部分会在产后自行消失,不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王颖;梁坚坚;陈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从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即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螺内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且联合组患者左室舒张、收缩内径以及射血分数水平改善效果更具优势,组间各项数据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心功能水平改善效果较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邻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146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记为疾病组和健康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Lp-PLA2水平,并对疾病组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冠状动脉进行Gensini积分.对比疾病组和健康组血浆Lp-PLA2水平,并对比Gensini积分≤19分、20-39分和≥40分3个亚组血浆Lp-PLA2水平.结果 疾病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Gensini积分≤19分、20-39分和≥40分3个亚组血浆Lp-PLA2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Gensini积分≥40分者血浆Lp-PLA2水平均远高于Gensini积分≤19分、20-39分者(P<0.05),且Gensini积分20-39分者血浆LP-PLA2水平远高于Gensini积分≤19分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冠状动脉狭窄越严重,该因子水平越高,可用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周瑞红;谭秋波;张胜高;倪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实施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免疫检验前质量控制,控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标本采集质量控制、标本保存质量控制和仪器选择质量控制.结果 控制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检验指标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免疫检验样本的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的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加强其标本采集、标本保存及仪器选择等各个分析前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同时显著降低检验标本的变异指数.
作者:许兴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50例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和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邓肃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