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嘉虹;徐达维;胡羽添;李诚;程子豪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急诊科在2016年1至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施抢救,观察组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实施抢救.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诊达到时间、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以上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2h后,其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及心肌酶谱回落率,均明显比照组患者高,以上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就诊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使患者更快恢复.
作者:刘丽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双侧颈动脉IMT结合直径对缺血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超声测量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757例)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直径.取颈动脉直径中位数,按照IMT≥或<1.0mm和直径≥或<中位数来进行分类.结果(1)观察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6例(26/757,3.4%);对照组无缺血性脑病发生.(2)脑卒中组IMT及直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的IMT和直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当双侧颈动脉IMT及直径均增大时,脑卒中发生率高(7.1%);其次是单侧颈动脉IMT及直径均增大时,其脑卒中发生率也较高(6.1%),它们的脑卒中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双侧颈动脉IMT和直径增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应用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IMT结合直径来开展脑卒中筛查,有助于识别高风险及低风险缺血性脑病患者.对高危人群的预防及干预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研究对象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我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A组(n=58)和B组(n=58).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 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6.55%和94.83%,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前的TC、TG、HDL-C、LDL-C及hs-CR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后的TC、hs-CR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后的TG、HDL-C及LDL-C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改善程度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便秘、 腹胀、 腹痛及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达为15.52%和27.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均能改发挥相当的治疗疗效,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作用也相当,但是相较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更少,因此临床可将其作为首选药物进行考虑应用.
作者:曾国彬;杨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70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是否给予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分两组,每组35例,单纯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实验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以及β-MG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少,实验组减少程度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效果很好,并且不会损伤患者的肾脏功能,有利于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赵东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收取例数为80例(收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日至2017年1月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氯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每组患者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治疗后Scr(70.22±1.33)μmol/L;UAER(0.54±0.02)μg/min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BG水平均下降,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研究.
作者:邱岚岚;丘毅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70例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血气指标改善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中心全科门诊2015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其中150例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研究组,另150例患者采取尼群地平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两组患者各阶段的血压情况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阶段血压水平均比对照组水平低(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比对照组发生率17.33%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2月-2017年2月120例重症皮肤病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差异分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重症皮肤病治疗总有效率;皮肤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重症皮肤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皮肤黏膜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质量SF-36量表中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照组有2例面部潮红,2例轻微头痛;治疗组有2例腹痛,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皮肤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生存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高,可缩短疗程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嘉虹;徐达维;胡羽添;李诚;程子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研究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总共48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检查.观察并且记录患者在检查前期、中期、后期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记录患者在检查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调查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变化不大,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检查后的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变化较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胃镜能够减少患者受到的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丽波;赵芸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硝酸甘油与地尔硫卓在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N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硝酸甘油组(对照组,n=50)和地尔硫卓组(试验组,n=5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地尔硫卓组缓解缺血性胸痛及改善缺血性ST-T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地尔硫卓组心率、脑钠肽(NT-proBNP)、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NSTEMI患者,地尔硫卓能显著缓解缺血性胸痛、改善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代替硝酸甘油作为早期抗缺血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少锋;曾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实施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免疫检验前质量控制,控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标本采集质量控制、标本保存质量控制和仪器选择质量控制.结果 控制组患者的各项免疫检验指标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免疫检验样本的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的变异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加强其标本采集、标本保存及仪器选择等各个分析前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同时显著降低检验标本的变异指数.
作者:许兴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全面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本次研究观察,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时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并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晓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受的64例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等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小时、12小时血管再通率、血管未通率以及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6个小时、12个小时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以及不良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对降低个体患者死亡率、不良症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沈云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纳入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合计64例,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40mg/d,在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的血脂、血压进行检查,并检查颈动脉斑块进行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脂、血压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动脉斑块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颈动脉斑块分级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显著降血压、降血脂作用,且可有效降低颈动脉斑块的分级.
作者:黄忠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常规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乙组,选择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35例健康人群作为甲组,对两组患者采用常规血脂检验,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TC、HDL-C、LDL-C、ApoAL、TG、ApoB等系数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HDL-C明显低于甲组,TC、LDL-C、ApoAL、TG、ApoB等数值明显高于乙组.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血脂检验,其预测价值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登锐;卢飞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50例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和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邓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在病房封闭式管理下,精神障碍患者出走行为及其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预防患者出走.方法 对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住封闭式管理病房的320例精神障碍患者其中发生出走行为的24例患者其出走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于患者病情因素而出走的患者占到58.3%,而其它出走原因则包括社会偏见、医疗费用、环境因素和担心家庭这几种.结论 通过归纳、总结精神障碍患者在封闭式管理病房出走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举措,对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120例拟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ABPM).结果 血压正常者18例,勺型高血压组42例,非勺型高血压组26例,反勺型高血压16例,超勺型高血压18例.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可帮助准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了解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降压药.
作者:刘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146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记为疾病组和健康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Lp-PLA2水平,并对疾病组患者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冠状动脉进行Gensini积分.对比疾病组和健康组血浆Lp-PLA2水平,并对比Gensini积分≤19分、20-39分和≥40分3个亚组血浆Lp-PLA2水平.结果 疾病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Gensini积分≤19分、20-39分和≥40分3个亚组血浆Lp-PLA2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Gensini积分≥40分者血浆Lp-PLA2水平均远高于Gensini积分≤19分、20-39分者(P<0.05),且Gensini积分20-39分者血浆LP-PLA2水平远高于Gensini积分≤19分者(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冠状动脉狭窄越严重,该因子水平越高,可用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作者:周瑞红;谭秋波;张胜高;倪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手术室实施心脏直视手术护理干预及有效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 对219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进行压疮护理干预及有效防护.结果 219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无一例发生压疮.结论 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和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保证围术期压疮的预防,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李燕旋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