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肾损伤的影响

赵东燊

关键词:氨氯地平, 厄贝沙坦,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 肾损伤,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70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是否给予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分两组,每组35例,单纯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实验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以及β-MG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少,实验组减少程度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效果很好,并且不会损伤患者的肾脏功能,有利于维护患者健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治疗观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70例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血气指标改善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手术部位感染影响的分析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对改善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50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均分,设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比较患者手术后1个月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手术1个月后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68.00%)相比较,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内的感染发生率(24.00%)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与对照组(32.00%)相比较,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护理满意度(64.00%)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外科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对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情况有效地进行改善,优化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何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两种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研究对象选择自2016年1月至2017年我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循随机原则设置A组(n=58)和B组(n=58).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 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6.55%和94.83%,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前的TC、TG、HDL-C、LDL-C及hs-CR均在同一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后的TC、hs-CR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后的TG、HDL-C及LDL-C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改善程度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和B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便秘、 腹胀、 腹痛及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达为15.52%和27.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均能改发挥相当的治疗疗效,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改善作用也相当,但是相较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更少,因此临床可将其作为首选药物进行考虑应用.

    作者:曾国彬;杨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影响分析

    目的 就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收激光美容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岩基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个组别各有35例患者.对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护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干预,跟踪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评估,观察组的SA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经护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更佳;经统计,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71.4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观察组中分别有1例患者发生水疱、色素沉着,发生率为5.71%(2/35);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水疱,4例患者发生色素沉着,同时有1例患者发出现了色素减退,发生率为20.00%(7/3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皮肤激光美容治疗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可获得患者的认可与满意,为此在皮肤治疗结束后应当及时开展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丽贤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肾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肾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70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按照是否给予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分两组,每组35例,单纯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实验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以及β-MG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少,实验组减少程度更加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用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效果很好,并且不会损伤患者的肾脏功能,有利于维护患者健康.

    作者:赵东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对比

    目的 探索研究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总共480例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胃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检查.观察并且记录患者在检查前期、中期、后期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记录患者在检查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调查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查后的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变化不大,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检查后的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与检查前相比变化较大,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痛胃镜能够减少患者受到的痛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丽波;赵芸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法施治本虚标实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予以一般临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使用中医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排血量与左室射血分数有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心力衰竭各项指标改善皆要优于对照组,其中以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和肝肿大改善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 中医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有利于纠正患者机体各种心力衰竭指标.

    作者:陈丽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关于提高护理质量的研究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提高护理质量势在必行,它归根结底是对病人的服务,目前护理质量管理缺乏系统化理念、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有待提高、奖惩制度缺乏激励作用、护理人员短缺现象严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应该从引入现代管理思想理念到护理质量管理、积极引导,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改革护理制度,建立合理分工模式、建立和有效奖惩制度,发挥引导作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黄伟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叶酸与VitB6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目的 讨论叶酸联合维生素B6(VitB6)对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叶酸+VitB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硬化相关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颈动脉IMT值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颈动脉IMT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VitB6能够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Hcy血症患者血浆Hcy水平,改善颈动脉硬化现象,推广价值高.

    作者:陈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和安全性.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50例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指标和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邓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症候特点及中医干预实验研究

    目的 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证候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124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统计,采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对证候分型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发生的症状为眩晕、眼花、头昏、健忘、耳鸣、口干等,出现频数均在50%以上,主要体征为口唇紫绀、目框发暗、手掌暗红等,出现频数均在50%以上;可将患者分为四类,40-50岁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仅为11例,表示年龄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重要关系,51-60岁的患者多为痰浊证,70岁以上患者多为肝肾阴虚证,血瘀证患者数量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且观察组治疗有效人数为61例,占比98.38%,对照组治疗有效人数为55例,占比88.7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中医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妊娠影响心电图P-R间期的观察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引起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分析妊娠影响心电图P-R间期变化可能产生的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 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对我院382例20-40岁健康未孕妇女和536例20-40岁妊娠妇女产前产后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其中382例20-40岁健康未孕妇女的心电图作为对照组,536例20-40岁妊娠妇女产前和产后半年的心电图作为两个不同的研究组,统计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结果 382例20-40岁健康未孕妇女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0.52%,536例20-40岁孕妇产前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为6.52%,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6例20-40岁孕妇产后半年的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1.87%,和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妊娠妇女产前心电图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比正常人群高,这种现象多数是一种良性的电生理改变,可能与妊娠妇女体内的循环系统、激素水平、自主神经调节、需氧量以及基础代谢率的变化等有关,大部分会在产后自行消失,不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王颖;梁坚坚;陈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神障碍患者在封闭式管理病房出走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 对在病房封闭式管理下,精神障碍患者出走行为及其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预防患者出走.方法 对2012年5月到2017年5月住封闭式管理病房的320例精神障碍患者其中发生出走行为的24例患者其出走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由于患者病情因素而出走的患者占到58.3%,而其它出走原因则包括社会偏见、医疗费用、环境因素和担心家庭这几种.结论 通过归纳、总结精神障碍患者在封闭式管理病房出走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举措,对预防和减少患者出走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放射平片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放射平片诊断方式在脊柱骨折诊断方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CT检查,观察组患者予以放射平片检查,以所有患者术后诊断结果为参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和诊断花费.结果 经比较可知,两组研究对象在椎管狭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和骨折片突入椎管等方面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脊柱曲度改变方面的诊断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种诊断方式在中度和重度骨折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射平片诊断在轻度骨折评分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诊断花费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放射平片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符合率较高,能够准确的对脊柱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并且价格便宜,能够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廖德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诊断冠心病缺血心肌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在冠心病缺血心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共179例冠心病缺血心肌患者.对照组82例:对患者进行传统的诊断方法.治疗组97例:对患者用64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进行诊断.结果 治疗组的诊断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优质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取64排螺旋CT心肌灌注扫描对冠心病缺血心肌患进行诊断,诊断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以直接诊断出患者的心肌功能受损情况,为冠心病的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吕庆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和研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100例.B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基于B组,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B组为85.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为(12.91±0.15)次,B组为(12.88±0.29)次,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为(3.51±0.19)次,B组为(7.14±0.53)次,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且能减少病痛的发作频次,利于该病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克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原发性高血压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120例拟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ABPM).结果 血压正常者18例,勺型高血压组42例,非勺型高血压组26例,反勺型高血压16例,超勺型高血压18例.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可帮助准确诊断原发性高血压、了解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降压药.

    作者:刘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对照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我院急诊科在2016年1至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需要以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实施抢救,观察组患者应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实施抢救.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诊达到时间、第一救治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以上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救治2h后,其胸痛缓解率、ST段回落率及心肌酶谱回落率,均明显比照组患者高,以上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的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就诊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使患者更快恢复.

    作者:刘丽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分析在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全面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本次研究观察,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时采取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并促进患儿康复,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晓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非洛地平缓释片用于社区高血压治疗的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研究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中心全科门诊2015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其中150例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研究组,另150例患者采取尼群地平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两组患者各阶段的血压情况可以看出,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阶段血压水平均比对照组水平低(P<0.05);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比对照组发生率17.33%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