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英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132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临床所用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协同护理.结果 对于血液透析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的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以上各项评分,都与对照组相当;干预后的以上各项评分,都比对照组更高,且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对于精神状况、躯体恢复、社会能力、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以上各项评分,都与对照组相当;干预后的以上各项评分,都比对照组更高,且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结论 将协同护理干预应用到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周春莲;胡秀生;林彬彬;张吉能;曾艺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以2014年12月18日至2016年12月18日我院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4例患者分为常规组(32例,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32例,应用常规治疗+参麦注射液治疗).均随访一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相比常规组(75.0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LVEF[(48.29±3.62)%]、LVEDd[(57.35±2.23)mm]、LVEDV[(62.15±4.13)ml/m2]、LVESV[(31.24±3.44)ml/m2]相比常规组[(42.38±3.57)%、(62.28±2.35)mm、(69.24±4.25)ml/m2、(38.12±3.46)ml/m2]明显更优,P<0.05;实验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6.25%)相比常规组(25.00%)明显更低,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参麦注射液治疗十分可行,对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国新;李四新;张文武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药黄芪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市某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120例心血管疾病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黄芪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黄芪组则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中药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中药黄芪治疗后,黄芪组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5%,差异经比较,P=0.023.结论 对心血管疾病采用中药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辅助治疗,其药理作用十分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夏小婧;尚朝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60例患者均行肺癌手术进行治疗,在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术前评估、术前血压干预、强化术后护理和预防高血压引发切口出血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达到了100%,共2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6.7%,其中12例肺不张、8例手术创口延迟愈合、4例低血压、4例切口感染.但患者均对症处理后,各项并发症均得到了改善,并痊愈出院.结论 对高血压合并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科学化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控制好围手术期的血压水平,从而显著降低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戴伙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采取舒适性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为实验组给予舒适性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在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HAMD评分没有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及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②对照组患者严重心率失常及猝死发生率分别为28.0%及16.0%,实验组患者严重心率失常及猝死发生率分别为4.0%及0.0%,组间差异显著(P<0.05).③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2.0%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低(P<0.05).结论 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采取舒适性护理后有效的缓解了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姚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hs-cTnT阳性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电图特征及与超敏肌钙蛋白水平的关系,为心肾损害疾病研究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对78例hs-cTnT阳性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谱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hs-cTnT阳性慢性肾功不全患者中,72例出现异常心电图改变,异常率为92.30%,显著高于hs-cTnT阴性对照组(P<0.05),主要表现为ST-T改变、T波改变及心律失常等,急性心肌梗死仅占6.41%.与hs-cTnT阳性正常心电图组相比,在ST-T组、T波组及心律失常组中hs-cTnT分别升高3.38倍、2.94倍、1.91倍(P<0.05);在心肌梗死组中hs-cTnT则升高约28.5倍(P<0.05).结论 心电图变化与超敏肌钙蛋白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hs-cTnT水平的高低对判断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但hs-cTnT阳性患者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结合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谱变化才能作出正确分析.
作者:李倩玲;冯春;谭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方式,给予研究组患者对照组患者基础之上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窦性心率不齐等症状.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之后,在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之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之后维持率为65.31%,在治疗3个月81.63%,在治疗5个月之后的维持率为55.1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0.82%,57.14%,32.6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以及心输出量,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时应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药物治疗效果,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珊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受试者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和对照组(42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不良事件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30.95%),差异对比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于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门冬氨酸钾镁与美托洛尔联合给药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有效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维尼拉·肖凯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患者行胃镜检查时实施个性化全程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8例参与本组研究,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按照奇偶分组法将其均分两组,各34例.对参照组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胃镜护理,对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全程护理.分析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检查时间、ST段压低和室性早搏发生率.结果 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其中实验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但氧饱和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检查时间相比于参照组较短,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发生ST段压低和室性早搏几率与参照组比较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行胃镜检查时实施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使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提高胃镜检查的安全性.
作者:姚瑞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分析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6分钟步行试验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10月期间收治的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病情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研究组40例均在综合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将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本研究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6MWT试验,在试验过程中以及试验结束后均未出现特殊不适.研究组NYHA心功能分级和6MWT结果相符比例高达90.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 在综合护理干预条件下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6分钟步行试验,有助于更好地评估患者心功能,对于后期实施针对性治疗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讨论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发生低体温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180例患者均是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一组为研究组(90例,采取低体温预防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13.3%,研究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2.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术后感染及术后发热发生率分别为5.6%、7.8%及15.6%,研究组患者术后出血、术后感染及术后发热发生率分别为0.0%、1.1%及4.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5.2%,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6.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术室患者采取低体温预防的针对性护理之后有效的降低了低体温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患者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焕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急性高热惊厥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104例急性高热惊厥患儿,根据临床所用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92%,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0.05.观察组患儿的惊厥、高热临床症状转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均<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80.77%,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P值<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提高小儿急性高热惊厥患儿的整体疗效,并可促使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得以转归,利于患儿的康复,也利于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珍珍;上官清珍;谢娜雯;林丽萍;苏远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0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影响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药学干预,对照组患者仍沿用常规的用药指导.结果 影响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居住地、高血压病程、门诊随访等.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性为91.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67%,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存在无法严格遵医嘱用药的情况,而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高血压病程、门诊随访等.在掌握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因素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治疗依从性.
作者:丁家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前急诊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院前急诊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试验组则采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护理的有效率为94.05%,对照组护理的有效率为67.86%,试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中,采用个性化护理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郑玉叶;郑汝梅;白美龙;易娜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抽取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96例,根据随机数字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在急诊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患者在急诊内科常规治疗时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及美托洛尔用药,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6%,死亡率2.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死亡率12.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LVEF较对照组增加明显、BNP含量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病人时,应及时对患者采取利尿、强心等常规治疗,并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及美托洛尔给药,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吴信杰;王盛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调查分析潼南区城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现状,以便制定防控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我院门诊就诊的1100例可随访高血压患者,收集其基本情况、高血压知识、高血压行为因素、临床表现等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统计我区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控制率、治疗达标率、生活状况及不同时段血压变化.结果 潼南区男性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为31.12%,女性为27.57%,平均为29.27%;男性高血压控制率为6.45%,女性为7.33%,平均为6.91%;男性高血压治疗达标率为25.05%,女性为25.83%,平均为25.45%;高盐、吸烟、过量饮酒、不经常运动是潼南区城区居民患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0时高血压患者SBP、DBP高于8:00、12:00、16: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潼南区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易出现升高,且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治疗达标率低,并存在多种不良生活习惯.
作者:夏洪东;米菊英;夏明嫔;王蕴懋;何倩;廖维红;龙静;陈容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析心律失常给予复脉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的伴心律失常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予以对照组胺碘酮治疗,予以研究组复脉汤加减治疗.比较观察经不同药物治疗取得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Holter心律失常疗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复脉汤加减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对临床症状改善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且加快患者机体恢复,症候评分有所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理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皮肤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作为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观察组勒伤率2.33%、烫伤率2.33%、护理满意度97.67%;对照组勒伤率6.98%、压疮率2.33%、烫伤率2.33%、针刺伤率2.33%、护理满意度86.05%.结论 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预防皮肤损伤,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患者预后的改善较为有利,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邓秀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在我院治疗的7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实施研究.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观察组应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治疗前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当,P>0.05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降低,P<0.05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的分娩结局,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的用药治疗方案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不仅利于患者进行血压控制,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对于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龚细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探讨集束化护理理念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本院2016年3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其内容主要是建立大的无菌屏障、成立互助患者互助小组、建立患者每日的计划表和目标表等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管阻塞、感染率动脉瘤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低,两组患者差异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通路再循环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管通路再循环率,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加强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风险.该护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应有和推广.
作者:胡秀生;林彬彬;张吉能;曾艺清;周春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