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瘤临床治疗与护理介入观察

王青;程永佳;张盼盼;李闽;王玉玲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瘤, 心血管, 临床表现, 介入治疗, 护理
摘要:主动脉夹层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循环血液渗入动脉并分开其中层,在主动脉内压力长期持续发作下逐渐向外膨胀形成血肿.主动脉夹层瘤为一种少见的致命性疾病,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非常高.现就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输液室的1 36例患者简单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添加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根据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2.65%、1.47%、2.94%,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59±8.62)分,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高.

    作者:肖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CD147的表达情况分析

    目的:探索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的表达情况.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6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鉴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7的荧光强度(214.36±24.36)、T淋巴细胞CD147的荧光强度(35.91±8.4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鉴定,可提示患者病情发展程度.

    作者:张征;孙其桓;白晶;张艳丽;徐顺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

    目的: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生的22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体温变化幅度、睡眠时间、出箱时间、疼痛评分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2.39%,对照组为32.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新生儿生长,为其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且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国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胸外科患者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本文主要是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心胸外科2013年10月至201 5年10月收治术后肺栓塞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特点,j进而分析如何提高胸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作者:邓伟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下微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于月经来潮的第5天口服该药物,10mg/次,1次/d,持续服用3个月.研究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 (48/50),高于对照组的78.0% (39/50)(P<0.05),腹腔镜手术的实施可彻底消除患者病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从两组的疾病复发情况来看,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可预防病症复发,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结论:给予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明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产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2015年7月~ 2016年2月收治的产妇9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各49例.对照组开展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分娩疼痛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结果:在进过对比后发现,研究组产妇分娩疼痛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缓解产妇分娩的疼痛,对于产科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素前列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情况、止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既能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同时还具有方便、高效、快速、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中.

    作者:石国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妊高症所致产后出血的产妇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所导致的产后出血的产妇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其出血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敏靖;刘彦彦;张兴伟;张宝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急救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组)各30人,针对两组研究对象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焦虑评分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相比于对照组(83.3%)更具优势(P<0.05);在患者和家属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和家属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过综合急救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和家属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在不同孕周对围产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在不同孕周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1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按孕周分为三组,A组为< 36周者,B组为36-38周者,C组为>38周者,比较三组患者的围产结局.结果:A组、C组羊水Ⅱ-Ⅲ度、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不同孕周围产儿影响不同,ICP容易发生羊水污染,造成胎儿缺氧,孕周越大越容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而孕周小则胎儿肺发育不成熟,新生儿患病率及窒息率增高,因此对足月者行剖宫产对围产儿结局佳.

    作者:吴春华;尹天奇;马李娜;刘晓芳;高会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无痛人流手术(PAS)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AS的80例患者,按照手术顺序的奇偶数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无痛人流手术患者情绪稳定,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以及广泛的使用.

    作者:郭丹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2例脑肿瘤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与分析

    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目前临床并没有明确脑肿瘤具体的发病机制,近年来脑肿瘤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目的:分析脑肿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42例脑肿瘤患者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表(WHO-Q0L-100)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脑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青;程永佳;王玉玲;唐向飞;赵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磁共振成像这一技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暑期分期中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方法:实验人员从我院2015至2016年的子宫内膜癌病例中随机挑选出80份病例资料进行研究.这些病例资料中的患者均在手术前接受了磁共振成像技术的检查.研究人员在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再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当对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时,研究人员发现,利用MRI技术对患者进行术前分期只有10例与手术结果不相符.可得出结果,利用MRI进行诊断的诊断率较高,为87.5%.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术前分期具有显著优势,拥有其他检查方式难以媲美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是患者后续能接受到科学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该根据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实践和宣传推广.

    作者:金锦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出血治疗8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采用鼻腔填塞及微波治疗鼻出血病人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1月门诊及住院鼻出血病人80例,15例行鼻腔填塞,60例行微波治疗,5例行微波填塞结合治疗.结果:经填塞及微波治疗后鼻腔出血基本一次治愈.结论:经鼻腔填塞止血患者相对微波治疗痛苦.

    作者:白彦飞;刘鹏程;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干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将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危重病情患儿74例分为对照组(n=37例)和观察组(n=37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后者根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实施护理前,给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根据其护理意见,再为患儿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

    作者:于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呼吸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呼吸内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1.49%、其康复率为93.62%、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重度宫颈糜烂意义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时使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观察组则联合使用α-干扰素,将两组治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患者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且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静脉安全管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护理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静脉安全管理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治疗,实验组给予静脉化疗患者PDCA护理管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感染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静脉化疗患者行规范化综合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疾病感染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方聪;王学群;王青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对比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对需灭菌的120例物品的灭菌效果.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的灭菌合格率均达到了100%,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在消毒供应室均具有超高的灭菌效果,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灭菌物品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艾璐;邓旭;窦宁;李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给予两组基础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精力、睡眠及情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