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锦巧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康复护理干预.运用Barthe1指数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加以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能力Barthe1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促进老年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国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术的92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将9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实施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作者:桂羊珍;尹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行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92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消化内科综合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消化内科综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保乳组15例,在进行保乳手术之后全部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范围根据患者自身肿块所处的部位、肿块大小及腋部淋巴结是否受牵累而定,进行放射治疗时,胸壁切线的剂量予8MV-X线5000cGy,对于肿瘤瘤床再附加电子线1500cGy.根治组35例,采用改良根治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完成后,两组发生局部复发现象的患者各一人;保乳组有一人发生区域淋巴结复发现象,根治组无人发生区域淋巴结复发现象;两组各有一人死亡.保乳组的五年生存率为96.95%,根治组的五年生存率为98.83%.保乳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两侧乳房的外形基本一致,并且柔软、附有弹性.结论:对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加放射性治疗的效果与传统的改良根治手术的效果基本一致,并且前者还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作者:林展;梁雷锋;甘媚;侯国松;严浩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低温灭菌技术在消毒供应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记录对比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室应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对需灭菌的120例物品的灭菌效果.结果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的灭菌合格率均达到了100%,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法、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法在消毒供应室均具有超高的灭菌效果,临床应用时应根据灭菌物品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艾璐;邓旭;窦宁;李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62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为依据进行分组,每组81倒,给予B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两组体检人员的体检效率、时间以及可信度、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同时比较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医护配合程度、服务礼仪,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体检时间、可信度及满意度、体检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医护配合程度、服务礼仪方面均优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检人员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体检可信度以及体检效率,体检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探讨产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产科2015年7月~ 2016年2月收治的产妇9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各49例.对照组开展产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分娩疼痛情况、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结果:在进过对比后发现,研究组产妇分娩疼痛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与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不仅能缓解产妇分娩的疼痛,对于产科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100例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方法以制定好的护理路径表和传统口头宣讲相结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相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度达标率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的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效果较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次仁央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时使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观察组则联合使用α-干扰素,将两组治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度和重度患者的治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联合α-干扰素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愈率,且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血透护士在血液净化急诊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急诊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设置专门的血透护士;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的102例急诊患者,未设置专门的血透护士并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急救设备故障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急救设备故障发生率为0.98%,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故障发生率4.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护士在血液净化急诊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急诊工作的质量,降低急救设备故障发生率,有助于急诊患者的及时、有效治疗.
作者:陈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心脏超声用于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前筛查的572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有胎儿进行筛查,重点行心尖四腔心等常规6个基本切面的超声检查并记录诊断结果,新生儿出生1周内再次行超声检查,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以判断诊断符合率.结果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发现有31例胎儿存在心脏异常,占全部受检胎儿的5.42%,而经引产胎儿尸体解剖或者新生儿心脏超声检查,有35例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占所有受检对象的6.12%,对比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结果与解剖或新生儿心脏超声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可以有效提高先心病筛查准确率,降低胎儿畸形与死亡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作者:刘淑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科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根据不安全因素制定有效对策.结果:在参加本次研究的102例产妇中,在护理中有9例产妇出现不安全因素,据统计发现,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四类:护士因素、产妇因素、管理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对所有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办法,没有发生不安全事件.结论:要提升产科护理效果,加强对产科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分析,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全面强化医院管理水平是有效防范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关键.
作者:沙连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从历史沿革、现代文献分析的角度,分析葛根芩连汤在现代中医临床上的应用,使经方回归至实际临床运用.方法 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进行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1960年至2014年,关键词设定为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汤.设计1个汇总分析:176项有关葛根芩连汤临床应用.结果 葛根芩连汤一直在临床上作为治疗腹泻患者的经典方剂,但随着现代医家的临床开发,葛根芩连汤也在其他疾病中应用较广,而且在药理、实验室、临床对照研究、名医经验等方面予以表述.经统计已应用于14类51种病症的治疗.结论 葛根芩连汤应用广泛,尤其在腹泻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有很好的发挥,该方的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应爱飞;张小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单双序号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各39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对比.结果: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自2013-2016年收治的20例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4-70岁,入院前病程1-15d,全部病例均有耳部疱疹、耳痛及面瘫,其中3例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眼震及平衡失调.经过3个月~半年的随访,20例耳部疱疹全部消失,面瘫完全恢复者16例,不全恢复者4例,眩晕、眼震及平衡失调等表现均于15 ~ 40d消失.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Hunt综合征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规范的治疗是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的表达情况.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6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鉴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7的荧光强度(214.36±24.36)、T淋巴细胞CD147的荧光强度(35.91±8.4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鉴定,可提示患者病情发展程度.
作者:张征;孙其桓;白晶;张艳丽;徐顺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病人的康复,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的吞咽困难进行早期评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对之后的治疗、功能训练有重要意义,且大大减少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普济消毒饮冷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口服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经我科诊治5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治疗组予中药普济消毒饮冷喷及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67.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济消毒饮冷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接触性皮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程非洲;叶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科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行小切口手术,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效果,并实施有效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及离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相较于小切口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更优,与护理干预相配合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春红;尚庆粉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