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红;尚庆粉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3例接受乳腺纤维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护理差异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干预,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组和乙组的满意人数25例和33例,满意率为69.4%和89.2%,乙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其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能提升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超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剖析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病患共68例,利用双盲、对照法,分组所选病例:A、B两组各34例.A组予以常规护理,B组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满意率.结果: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06%,B组为82.35%.A组明显高于B甲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率为100.0%,B组为79.41%.A组明显比B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吞咽障碍的老年痴呆病患施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3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对照组为80.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为77.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干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将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危重病情患儿74例分为对照组(n=37例)和观察组(n=37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后者根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实施护理前,给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根据其护理意见,再为患儿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
作者:于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为新生儿换血护理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5例行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患儿(观察组),换血前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随机选取15例同期住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仅在出现紧急情况下遵医嘱处理,对比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同时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换血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因安抚及时未使用镇静药物,对照组有4例(26.7%)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根据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保证换血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本文主要是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心胸外科2013年10月至201 5年10月收治术后肺栓塞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特点,j进而分析如何提高胸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作者:邓伟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中2013年—2015年收治的经临床检测均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由于病人缺乏正常的认知能力,采取其家属意见,选择50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家属同意下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标准内科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均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护理.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7个月的术后随访,对两组患者的NHISS、ADL评分、死亡率、致残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过术后7个月的随访明显发现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两组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闹梗死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并能够有效增加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提升,但本次试验无法证明患者能够在术后较对照组有更好的生存质量.
作者:段芳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院是基层县级公立慈善医院贫困病人特殊病人精神心理不正常病人以及老年体弱病人较多,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的同时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病区的护理安全质量与老年患者特殊患者跌倒压疮安全管理相结合,护理部护理安全管理以及其他小组护理团队,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病区安全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护理部定期召开会议对各病区老年患者体弱以及特殊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安全管理措施情况追踪以及成效评价并提出老年患者特殊跌倒坠床压疮安全督导改进的具体措施,对病区特殊患者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预防监管追综措施到位,使各病区老年特殊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安全护理措施落实并有持续改进措施,各病区护士长对特殊患者老年体弱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各病区护士对老年病人以及特殊患者跌倒坠床压疮评估责任到人,护士预防跌倒坠床压疮措施宣教到位,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使优质护理服务深入病人心里落实到实处,有效预防特殊患者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的发生.各病区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逐年减少,减少病区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发生率,各病区安全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病区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
作者:王新花;刘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老年人自发性软组织内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6年8月经手术或穿刺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肌肉血肿18例患者的超声资料,分析肌肉血肿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时期血肿声像图及部分病人的多次随诊声像图表现,发现血肿出现早期为皮下组织增厚、僵硬、探头加压压缩性差、皮下组织张力高,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等回声及低回声发布,随着出血出现时间的延长、血肿液化,血肿声像图无回声成分逐渐增多,急性出血期均显示为边界欠清晰或模糊,形态欠规则的团状高回声间杂有低-无回声分布.CDFI显示:内无明确血流信号回声.结论:高频彩超可对老年自发性软组织血肿准确诊断,并且此种检查在老年病人中不受体位及地点的影响,可急诊床旁检查,并且无辐射、无痛苦、费用低廉;应用更具有优势.
作者:黄亚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TNF-α、磷脂酶A2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80例重型颅脑损患者(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及同期5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重型颅脑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实施TNF-α、磷脂酶A2水平(PLA2)、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检测,研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 重型颅脑损组TNF-α、PLA2、cTnT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NF-c、PLA2和cTnT及CK-MB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 TNF-α、磷脂酶A2水平和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为减轻心肌损伤,有必要对TNF-α、磷脂酶A2水平进行相关干预.
作者:张剑;刘君;宋闰宇;王敬娜;万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主动脉夹层瘤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循环血液渗入动脉并分开其中层,在主动脉内压力长期持续发作下逐渐向外膨胀形成血肿.主动脉夹层瘤为一种少见的致命性疾病,起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非常高.现就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例主动脉夹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青;程永佳;张盼盼;李闽;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骨科手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产生的效果,证明护理应用的显著价值.方法:将85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讨论:对高龄骨科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要优于常规护理效果,原因在于个性化护理方法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而常规护理则没有这一优势.
作者:蒋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调查临安地区2型糖尿病(T2DM)的流行病学现状.方法:随机抽取1000例糖尿病患者,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对T2DM的发病有影响;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结论:60-69岁年龄段糖尿病患病率高,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对50岁以上人群生活方式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急救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组)各30人,针对两组研究对象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焦虑评分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相比于对照组(83.3%)更具优势(P<0.05);在患者和家属焦虑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和家属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过综合急救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和家属焦虑评分明显降低,临床中应推广应用.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100例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方法以制定好的护理路径表和传统口头宣讲相结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相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度达标率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的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效果较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次仁央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至今563例胸外伤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35 ~ 118min,平均54.7min.术中出血量60 ~ 58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量50 ~ 45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2~ 5d,平均3.69d.住院3 ~ 17d,平均5.72d.56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周期短并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是胸外伤快速、安全、有效、微创的诊断、治疗技术,在胸外伤的急诊救治中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张正旭;侯延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生的22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体温变化幅度、睡眠时间、出箱时间、疼痛评分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2.39%,对照组为32.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新生儿生长,为其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且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国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5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亲情护理.针对患者焦虑评分变化、护理满意度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焦虑情况均趋向良性发展,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96.0%)的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84.0%);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焦虑水平的降低均有赖于亲情护理的实施,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孙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应用CPAP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54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分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采用CPAP治疗,对两组疗效及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62.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采用CPAP治疗,配合细致、精心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9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之前ADL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