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惠钧光
目的:分析医院病案信息系统的管理方法以及开发利用现状.方法:探讨医院病案系统应用现状,总结管理及开发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医院病案信息系统应用广泛,但在管理及功能开发利用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结论:医院病案管理部门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管理机制,并充分开发利用医院病案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整体病案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与用户、患者及相关医疗机构.
作者:黄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科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根据不安全因素制定有效对策.结果:在参加本次研究的102例产妇中,在护理中有9例产妇出现不安全因素,据统计发现,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四类:护士因素、产妇因素、管理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对所有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办法,没有发生不安全事件.结论:要提升产科护理效果,加强对产科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分析,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全面强化医院管理水平是有效防范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关键.
作者:沙连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对异位妊娠的治疗价值评析.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项指标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包块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血府逐瘀胶囊对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加速包块吸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向坤;周鹏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的表达情况.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60例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鉴定.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7的荧光强度(214.36±24.36)、T淋巴细胞CD147的荧光强度(35.91±8.45)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对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外周血单核及T淋巴细胞中CD147鉴定,可提示患者病情发展程度.
作者:张征;孙其桓;白晶;张艳丽;徐顺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受介入术治疗的30例心血管病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心理、饮食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输欧术后有两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是气胸和血肿症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比较高.结论 对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素前列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情况、止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既能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同时还具有方便、高效、快速、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中.
作者:石国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已成为男性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较多,尿道炎、膀胱炎、不良的生活习惯均会导致,增生的前列腺导致后尿道延长,弯曲,变窄,造成排尿阻力加大,长期有残余尿增加,易继发膀胱结石.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92例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治疗组)和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各46例,6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 微创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在临床治愈、疾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微创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安全可靠,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有效治疗途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为0,而对照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能有效提高患儿的康复进程,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安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4例重度红臀新生儿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涂抹治疗,给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取得90.25%理总有效率,对照组取得71.87%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取得93.7%护理满意率,对照组取得65.62%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采用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治疗,可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剑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经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阐述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患者75例,37例为对照组,38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重点护理有效程度、患者满意度等两个方面,对两组进行分析考察.结果:两组患者的均有所恢复,但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恢复程度远远大于对照组;在护理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有效率(86.84%)显著高于对照组(75.68%);在患者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临床症状和情绪状态的明显好转、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均得益于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对于患者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正性意义,能够显著增强治疗效果,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李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是当前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重要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对手术器械、医用物品及其它科室器械进行灭菌与消毒,使医用物品及器械达到无菌目的.耐高温、高湿物品灭菌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效果好,灭菌彻底,安全放心.灭菌技术操作需要进行技术培训,灭菌者除了掌握操作规范外,还要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管理者首先要了解灭菌器的原理,懂得消毒供应室工作流程,设专职人员灭菌理想,实行责任追溯制,有利于灭菌效果监测和灭菌器的保养但是,从当前各个医院的消毒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大多数医院的灭菌流程都存在不规范现象,且操作人员对专业知识也缺乏完善认识,在操作过程中未按照标准流程使用灭菌技术,使得医院物品的消毒工作未做到位,这对医院患者的临床就诊和治疗来说十分不利.
作者:窦宁;邓旭;艾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院是基层县级公立慈善医院贫困病人特殊病人精神心理不正常病人以及老年体弱病人较多,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服务的同时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病区的护理安全质量与老年患者特殊患者跌倒压疮安全管理相结合,护理部护理安全管理以及其他小组护理团队,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病区安全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护理部定期召开会议对各病区老年患者体弱以及特殊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安全管理措施情况追踪以及成效评价并提出老年患者特殊跌倒坠床压疮安全督导改进的具体措施,对病区特殊患者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压疮预防监管追综措施到位,使各病区老年特殊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安全护理措施落实并有持续改进措施,各病区护士长对特殊患者老年体弱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安全管理高度重视,各病区护士对老年病人以及特殊患者跌倒坠床压疮评估责任到人,护士预防跌倒坠床压疮措施宣教到位,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使优质护理服务深入病人心里落实到实处,有效预防特殊患者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压疮的发生.各病区老年患者跌倒坠床逐年减少,减少病区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发生率,各病区安全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病区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
作者:王新花;刘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13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两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及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进行对比,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为(98.16±2.02)%,对照组血氧饱和度为(95.24±2.1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评分方面,对两组新生儿分别进行1min侵入性刺激和3min侵入性刺激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血氧饱和度,降低疼痛感,为新生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尿红细胞数、24h尿蛋白量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薛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剖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双盲、对照法,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06例手术病例随机分成甲、乙两组(n=53).甲组予以舒适护理,乙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术前SDS、SAS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舒适度、患者满意度与乙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于手术室护理中合理引入舒适护理理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纾解术前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保乳组15例,在进行保乳手术之后全部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范围根据患者自身肿块所处的部位、肿块大小及腋部淋巴结是否受牵累而定,进行放射治疗时,胸壁切线的剂量予8MV-X线5000cGy,对于肿瘤瘤床再附加电子线1500cGy.根治组35例,采用改良根治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完成后,两组发生局部复发现象的患者各一人;保乳组有一人发生区域淋巴结复发现象,根治组无人发生区域淋巴结复发现象;两组各有一人死亡.保乳组的五年生存率为96.95%,根治组的五年生存率为98.83%.保乳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两侧乳房的外形基本一致,并且柔软、附有弹性.结论:对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加放射性治疗的效果与传统的改良根治手术的效果基本一致,并且前者还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作者:林展;梁雷锋;甘媚;侯国松;严浩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间11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划分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具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循证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心律失常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患者的满意度和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显著低于实验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其给予循证护理,不仅可以减少心律失常总发病率,而且还能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解亚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TNF-α、磷脂酶A2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80例重型颅脑损患者(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及同期5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重型颅脑损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实施TNF-α、磷脂酶A2水平(PLA2)、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检测,研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 重型颅脑损组TNF-α、PLA2、cTnT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NF-c、PLA2和cTnT及CK-MB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结论 TNF-α、磷脂酶A2水平和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为减轻心肌损伤,有必要对TNF-α、磷脂酶A2水平进行相关干预.
作者:张剑;刘君;宋闰宇;王敬娜;万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阐明其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护理方法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重点对该护理模式的内容和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其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作用.结果: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程度高,该种护理模式是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重要的环节.结论: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明显改变及满意程度的显著提高均得益于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实施,此种护理模式对于加快患者疾病恢复速度、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张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双J导管的并发症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式,从本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泌尿外科接收治疗并留置双J导管的患者中,选择100例展开研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分析其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100例患者置管时间为15d-3个月,除2例发生少量漏尿外,其余98例均无任何漏尿、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产生.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双J导期间,配合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尚庆粉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