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血管介入术后的护理体会

孙园园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介入手术,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受介入术治疗的30例心血管病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心理、饮食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输欧术后有两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是气胸和血肿症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比较高.结论 对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药品检验中微生物数据偏差的实验调查分析

    药品检验中微生物数据偏差现象时有发生,针对其特殊性,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实验调查工作,按照检验流程进行落实.在检验过程中受到多中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数据偏差现象,要做好实验调查工作,对各类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在本次研究中对微生物数据偏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做好处理工作.

    作者:温畅;张赫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母婴床旁护理的观察

    目的:分析及观察母婴床旁护理的护理实施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3月期间分娩的单胎初产妇12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重新排列后按照单双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3例.观察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封闭式母婴同室护理模式.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产妇满意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新生儿知识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不仅利于护理模式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也利于产妇满意度及对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率的提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郭跃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探析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诊断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和准度

    目的 探究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诊断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50例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50例患者均实施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镜检),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研究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的检测结果.结果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对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5.85%、88.89%、70.00%,将该检查的准确度和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诊断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异度较高,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查方式之一,但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必要对患者实施临床诊断.

    作者:刘书娟;卢瑞琦;张利萍;陈斌;段彬彬;李亚;李炳华;宋金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射治疗晚期直肠癌的效果体会

    目的:对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射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份至2016年5月份期间晚期直肠癌患者50例进行本次探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化疗)患者24例,治疗组(放疗与化疗)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治疗组则进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并同步放射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出院后的2a、3a生存率进行比较,治疗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3a局部发生率与远处转移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陶祥波;郭翠芝;祝云;周广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伤病人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伤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重型颅脑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以国际字母排序法分组:对照组29例行常规综合治疗;研究组29例行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指标,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

    作者:周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处于围术期予以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处于围术期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4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之上予以心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临床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将焦虑、抑郁的评分显著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伏满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治疗中腹腔镜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52例穿孔时间低于24h急诊行腹腔镜剖腹探查术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分析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情况、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传统剖腹探查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痛苦小 、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低的优点.结论:腹腔镜在上消化道穿孔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点及优势,同时具有明确诊断及治疗的意义,较大程度地减少病人的创伤和痛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但需要术者具有丰富的腔镜技术,在此基础上本治疗方式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侯延君;张正旭;姜长滨;宋传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给予两组基础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精力、睡眠及情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例食管癌放疗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放疗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放疗后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43%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6.78% (x2=9.31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4.28% (x2=5.920,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欢静;肖双燕;章欣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应用

    目的:探索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阐明其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护理方法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重点对该护理模式的内容和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其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作用.结果: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程度高,该种护理模式是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重要的环节.结论: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明显改变及满意程度的显著提高均得益于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实施,此种护理模式对于加快患者疾病恢复速度、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张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恶肺癌放疗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放疗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放疗后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4%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1.42%(P<0.05).观察组SF-36量表的躯体疾病、生理机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17.65% (P<0.05).结论:肺癌患者放疗期间应用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盛爱娟;金敏;谷串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中放射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为保乳组和根治组.保乳组15例,在进行保乳手术之后全部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范围根据患者自身肿块所处的部位、肿块大小及腋部淋巴结是否受牵累而定,进行放射治疗时,胸壁切线的剂量予8MV-X线5000cGy,对于肿瘤瘤床再附加电子线1500cGy.根治组35例,采用改良根治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完成后,两组发生局部复发现象的患者各一人;保乳组有一人发生区域淋巴结复发现象,根治组无人发生区域淋巴结复发现象;两组各有一人死亡.保乳组的五年生存率为96.95%,根治组的五年生存率为98.83%.保乳组患者在治疗之后两侧乳房的外形基本一致,并且柔软、附有弹性.结论:对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加放射性治疗的效果与传统的改良根治手术的效果基本一致,并且前者还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作者:林展;梁雷锋;甘媚;侯国松;严浩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32家医院、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3月-2015年3月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现状,总结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措施.方法:对2014年3月我中心辖区内呼吸道传染病诱发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具体诱因于2015年3月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中贯彻实施相应防治策略,将2014年3月与2015年3月辖区内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作以比较.结果:防治策略实施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为34.7%显著高于防治策略实施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4.5%(P<0.05).结论:积极分析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诱因,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是降低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阿依木古力·麦麦提进;帕提古丽·卡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侧肺大疱经电视胸腔镜同期手术切除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行双侧肺大疱同期切除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收集2000年以来电视胸腔镜对52例双侧肺大疱行同期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等情况.结果 52例均痊愈.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 经电视胸腔镜行双侧肺大疱同期手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出血少、并发症少、康复期短、并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

    作者:张正旭;侯延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宫腔粘连患者应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患者应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5月接收的宫腔粘连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宫腔镜辅助下实施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有效率95.56%及妊娠率64.44%均高于对照组73.33%、44.44%(P<0.05);两组患者月经量恢复情况相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继发性闭经恢复率明显87.50%高于对照组52.38% (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26.67%低于对照组4.44%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借助宫腔镜实施宫腔粘连分离术效果较好,术后复发率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冀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DNA甲基化与膀胱癌发生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第二常见的肿瘤,也是引起泌尿系统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肿瘤.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是基因调控重要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二者之间单独或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膀胱癌中已经发现一系列表观遗传学改变影响诸多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如DNA高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的改变.尽管膀胱癌中表观遗传学改变的基因发现的越来越多,一些可能候选基因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的肿瘤标志物的的筛选已经有了一些令人期待的结果.然而异常表观遗传学改变的基因中具有膀胱癌敏感性和特异性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拟就膀胱癌甲基化目前研究状况及其在膀胱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前景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高宇;徐志刚;陈秋媛;姜笑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产科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效果

    目的:讨论分析优质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优质护理后,在分娩方式、分娩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和新生儿窒息等方面,均明显由于对照组,且在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产科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产妇临床护理满意率,促进产妇后期恢复.

    作者:刘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呼吸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对呼吸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呼吸内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内科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1.49%、其康复率为93.62%、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输液室的1 36例患者简单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添加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根据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2.65%、1.47%、2.94%,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59±8.62)分,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高.

    作者:肖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梗死患者应用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的效果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臭氧大自血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65例我院201 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臭氧大自血疗法,并给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操作准备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65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1例,显效26例,有效13例,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2.31%.呼吸困难和头晕各1例,均未经处理自行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玉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