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满晓
目的:对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中2013年—2015年收治的经临床检测均为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由于病人缺乏正常的认知能力,采取其家属意见,选择50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在家属同意下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标准内科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均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护理.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7个月的术后随访,对两组患者的NHISS、ADL评分、死亡率、致残率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过术后7个月的随访明显发现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好,两组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面积闹梗死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并能够有效增加患者术后认知能力的提升,但本次试验无法证明患者能够在术后较对照组有更好的生存质量.
作者:段芳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血透护士在血液净化急诊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本院急诊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设置专门的血透护士;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血液净化治疗的102例急诊患者,未设置专门的血透护士并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急救设备故障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急救设备故障发生率为0.98%,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故障发生率4.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护士在血液净化急诊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急诊工作的质量,降低急救设备故障发生率,有助于急诊患者的及时、有效治疗.
作者:陈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预防接种副反应以及护理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方法:按照我城预防接种的副反应报表以及个案调查表,将对我城2014年1月-2016年1月预防接种之后出现的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对策进行了分析.结果: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城区共接种了疫苗442678人次,出现了预防接种副反应有52人次,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75/10万,预防接种的过程当中,受种者都能够顺利的渡过预防接种反应.结论:精准的使用了高品质的预防接种疫苗,同时做好了副反应当中每一个步骤的护理干预,更好的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作者:毕素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可来福接口和肝素帽在降低小儿股静脉导管堵管率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小儿股静脉置管的利用率,减少患儿的痛苦及提高导管的使用时间.方法 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8月-2016年4月曾留置过右股静脉导管的1-3岁患儿70例,2015年8-12月31例为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4月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将股静脉导管T管卸除并使用可来福接口,对照组将股静脉导管直接接肝素帽,对两组股静脉导管转归进行统计,比较两组的堵管率和非计划拔管人数.结果 观察组计划拔管36例,非计划拨管4例,堵管率11.11%,使用天数13.28天.对照组计划拔管34例,非计划拔管18例,堵管率52.94%,使用天数7.06天.结论 观察组将般静脉导管卸除T管并使用可来福接口可以减少股静脉导管堵管率及减少非计划拔管,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并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钱孔嘉;徐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嵌贴式植骨术在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50例(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作为观察对象,均接受嵌贴式植骨术.于檀骨12-24周后植入种植体,术后接受种植体基台连接术以及修复.观察两期手术后骨增量值、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术后效果.结果:一期手术时的骨增量值为(4.48±0.98) mm,明显大于二期手术时,P<0.05;患者中,出现伤口裂开、骨块暴露以及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6.00%,处理后均愈合;经术后观察,均未出现植体脱落现象.结论:嵌贴式植骨术在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安全性高.
作者:孙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症状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6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为8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对照组为13.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表现,使用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以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采用.
作者:刘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前交通动脉瘤是当前全世界范围内人类致死和致残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并且对患者的危害较为严重.该病主要由于先天因素、感染、动脉硬化、创伤等多种原因引发,多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疗法.两种治疗方法均可以对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及时解除病灶,从而避免瘤体破裂导致的大出血,对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和预后的改善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关于显微外科和血管内介入疗法在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多,本文重点对两种疗法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注意事项及操作技巧等相关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然后将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价值对比研究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为前交通动脉瘤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系统化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思;王向字;文军;陈志昇;万前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100例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方法以制定好的护理路径表和传统口头宣讲相结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相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度达标率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急诊清创缝合患者的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效果较好,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次仁央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4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94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并根据不安全事件制定合理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跌倒、坠床、压疮、化疗药物渗漏和静脉炎、自杀倾向和感染的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护理差错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放疗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明显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作者:赵晨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前列腺增生已成为男性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较多,尿道炎、膀胱炎、不良的生活习惯均会导致,增生的前列腺导致后尿道延长,弯曲,变窄,造成排尿阻力加大,长期有残余尿增加,易继发膀胱结石.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92例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治疗组)和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各46例,6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 微创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在临床治愈、疾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微创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安全可靠,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有效治疗途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被确诊为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患者4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共有23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开窗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共有2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开窗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囊肿及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有所减少,并且手术成功率较好.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5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亲情护理.针对患者焦虑评分变化、护理满意度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焦虑情况均趋向良性发展,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96.0%)的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84.0%);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焦虑水平的降低均有赖于亲情护理的实施,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孙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应用CPAP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54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分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采用CPAP治疗,对两组疗效及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为62.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反复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采用CPAP治疗,配合细致、精心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处于围术期予以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处于围术期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14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之上予以心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临床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能够将焦虑、抑郁的评分显著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伏满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心血管介入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接受介入术治疗的30例心血管病患者,给予所有患者心理、饮食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的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都顺利完成,输欧术后有两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分别是气胸和血肿症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病情得到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比较高.结论 对心血管患者介入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孙园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干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将2015年6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实施治疗的危重病情患儿74例分为对照组(n=37例)和观察组(n=37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后者根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情况,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实施护理前,给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根据其护理意见,再为患儿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与护理效果.
作者:于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在不同孕周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治疗的10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按孕周分为三组,A组为< 36周者,B组为36-38周者,C组为>38周者,比较三组患者的围产结局.结果:A组、C组羊水Ⅱ-Ⅲ度、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不同孕周围产儿影响不同,ICP容易发生羊水污染,造成胎儿缺氧,孕周越大越容易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而孕周小则胎儿肺发育不成熟,新生儿患病率及窒息率增高,因此对足月者行剖宫产对围产儿结局佳.
作者:吴春华;尹天奇;马李娜;刘晓芳;高会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4例重度红臀新生儿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涂抹治疗,给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取得90.25%理总有效率,对照组取得71.87%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取得93.7%护理满意率,对照组取得65.62%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采用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治疗,可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剑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情景互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训练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优良率、训练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训练后,研究组的Barthe1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训练前及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经情景互动训练,提高了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孙静;杨桂姣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