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洁
前列腺增生已成为男性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其发病原因较多,尿道炎、膀胱炎、不良的生活习惯均会导致,增生的前列腺导致后尿道延长,弯曲,变窄,造成排尿阻力加大,长期有残余尿增加,易继发膀胱结石.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的临床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92例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微创治疗组)和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各46例,6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诊治实践.结果 微创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患者在临床治愈、疾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微创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手术安全可靠,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伴膀胱结石有效治疗途径,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人性化护理工作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62例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为依据进行分组,每组81倒,给予B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A组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两组体检人员的体检效率、时间以及可信度、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同时比较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医护配合程度、服务礼仪,统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体检时间、可信度及满意度、体检效率与B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工作责任心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医护配合程度、服务礼仪方面均优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体检人员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体检可信度以及体检效率,体检满意度也会随之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探索内科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接收的内科体位性低血压患者160例,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发病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即刻下降,收缩压下降的浮动在47-55mmHg,舒张压下降19-23mmHg,脉搏上升15-16次/min.结论:循环代谢系统衰退、神经功能受损、血容量不足、长期卧床和服用药物是造成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临床应当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结构,配合健康宣教和干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快速地恢复日常活动.
作者:陈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 2016年11月收治的70例口腔正畸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非种植体强支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1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87%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57.14%、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疗效显著,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沈素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剖析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病患共68例,利用双盲、对照法,分组所选病例:A、B两组各34例.A组予以常规护理,B组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满意率.结果: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06%,B组为82.35%.A组明显高于B甲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率为100.0%,B组为79.41%.A组明显比B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吞咽障碍的老年痴呆病患施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急性单纯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单纯阑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保守组和手术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之前均给予禁食、禁水、严格监测体温、心电情况,保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氨苄西林+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手术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手术组患者为94.0%显著高于保守组的66.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组患者均显著短于保守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复发率为0(0/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10/5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单纯阑尾炎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作为急性单纯阑尾炎的首选疗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但是在医疗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保守疗法进行治疗.
作者:杨通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情景互动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训练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优良率、训练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训练后,研究组的Barthe1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训练前及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经情景互动训练,提高了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了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孙静;杨桂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受治疗的120例神经外科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护理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呼吸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呼吸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结果:通过对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其有效的管理对策,让全体护士不断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提高了主动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增强了法律观念,业务水平、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无1例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发生,护理质量得以提高,获得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结论:加强对呼吸科护理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够减少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呼吸内科的护理效果.
作者:耿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胸外伤诊治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至今563例胸外伤进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35 ~ 118min,平均54.7min.术中出血量60 ~ 58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量50 ~ 450ml.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2~ 5d,平均3.69d.住院3 ~ 17d,平均5.72d.56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胸部微创外科的代表性手术,具有损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周期短并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是胸外伤快速、安全、有效、微创的诊断、治疗技术,在胸外伤的急诊救治中应用前景广泛.
作者:张正旭;侯延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给予两组基础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生活护理,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躯体活动、社会生活、精力、睡眠及情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输液室的1 36例患者简单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有患者均进行一般性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添加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根据2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2.65%、1.47%、2.94%,以上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5.59±8.62)分,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护理中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高.
作者:肖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间11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根据随机划分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具体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5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循证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心律失常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患者的满意度和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情况显著低于实验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对其给予循证护理,不仅可以减少心律失常总发病率,而且还能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解亚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4例重度红臀新生儿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涂抹治疗,给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取得90.25%理总有效率,对照组取得71.87%护理总有效率;观察组取得93.7%护理满意率,对照组取得65.62%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治疗新生儿重度红臀采用局部吹氧加康复新治疗,可提高护理效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剑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新生儿黄疸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3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对照组为80.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对照组为77.6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且护理满意度较高,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为新生儿换血护理提供借鉴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新生儿科收治的15例行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患儿(观察组),换血前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随机选取15例同期住院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对照组,仅在出现紧急情况下遵医嘱处理,对比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前后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同时观察有无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换血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1例并发症发生,因安抚及时未使用镇静药物,对照组有4例(26.7%)患儿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根据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保证换血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临床手术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依托咪脂的应用价值,总结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符合手术指征的86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依托咪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及单次有效镇痛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临床麻醉满意度分别为97.67%和81.40%,观察组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3%、1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手术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依托咪脂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及应用意义.
作者:闫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臭氧大自血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65例我院201 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臭氧大自血疗法,并给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操作准备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65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1例,显效26例,有效13例,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2.31%.呼吸困难和头晕各1例,均未经处理自行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玉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现象,分析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针对其发生的不良反应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早孕终止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米索前列醇用药中,对患者状况加以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用药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运华;姚莉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将循证护理观念运用到护理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服治疗中,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中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程序,实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中加入运动再学习法对其进行治疗,在进行1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的护理康复结果进行分东西.结果:经过1个月的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独立性检测量表的分与其平衡功能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提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早期采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晓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