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宏;邓铮铮;都艳红;王艳新;张丹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应用舒血宁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24h尿微量蛋白、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β 2微球蛋白和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志强;王世卫;康广超;王志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左心室损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设置为实验组,另同期选择70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常规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 实验组反应性充血舒张百分比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颈总动脉IMT、硬化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均伴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且左心室损害现象,另外,尿微量白蛋白的发生和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IMT等因素均具有紧密的相关性.
作者:靖冬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本文主要是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心胸外科2013年10月至201 5年10月收治术后肺栓塞患者2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特点,j进而分析如何提高胸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作者:邓伟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射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份至2016年5月份期间晚期直肠癌患者50例进行本次探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化疗)患者24例,治疗组(放疗与化疗)患者26例,对照组患者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治疗组则进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并同步放射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出院后的2a、3a生存率进行比较,治疗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3a局部发生率与远处转移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陶祥波;郭翠芝;祝云;周广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急性单纯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单纯阑尾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保守组和手术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之前均给予禁食、禁水、严格监测体温、心电情况,保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氨苄西林+甲硝唑,静脉滴注治疗;手术组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手术组患者为94.0%显著高于保守组的66.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手术组患者均显著短于保守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复发率为0(0/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10/50),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单纯阑尾炎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作为急性单纯阑尾炎的首选疗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但是在医疗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保守疗法进行治疗.
作者:杨通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诊断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医的50例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50例患者均实施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临床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镜检),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研究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的检测结果.结果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对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5.85%、88.89%、70.00%,将该检查的准确度和临床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浓度测定诊断早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异度较高,可将其作为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查方式之一,但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必要对患者实施临床诊断.
作者:刘书娟;卢瑞琦;张利萍;陈斌;段彬彬;李亚;李炳华;宋金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探索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以期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接收的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150例,随机分为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75例,使用干预护理的观察组产妇7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3h出血75.6±26.8mL,产后24h出血161.2±25.8 mL;对照组产妇产后3h出血135.8±17.6mL,产后24h出血247.5±34.5 mL,且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51例,一般21例,不满意3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产妇满意29例,一般32例,不满意14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为81.33%,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产后出血产妇施行干预护理,能够大大提高产妇临床护理效果和对临床护理满意度,帮助快速地恢复健康,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云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单双序号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各39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对比.结果:经过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宏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三个年级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护理本科生培养良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能力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量表(CTDI—CV)和创新能力水平自我测试量表对300名本科护理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50.454±42.35),创新能力水平自我测量得分均值为60.85;回归性分析,评判性思维能力七个维度得分和创新能力总分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培养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杨文丽;刘贵琴;刘盈琪;杨建元;陈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5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人.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亲情护理.针对患者焦虑评分变化、护理满意度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焦虑情况均趋向良性发展,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远远大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96.0%)的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84.0%);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患者满意程度的提高、焦虑水平的降低均有赖于亲情护理的实施,对于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孙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分析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86例开展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肾功能改善良好率为46.5%,明显高于对照组肾功能改善良好率41.9%,血糖控制率为51.2%,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控制率46.5%,并发症发生率为2.3%,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6%,护理效果较好,不仅如此,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仅为83.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在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中进行针对性护理护理效果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作者:郭洋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上述纳入调查的1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分别于健康教育干预前和健康教育干预后进行,同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和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初步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后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前后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该项服务可以为患者提供佳的医疗服务,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糖尿病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文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臭氧大自血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65例我院201 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臭氧大自血疗法,并给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操作准备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65例患者中基本治愈21例,显效26例,有效13例,其总有效率达到了92.31%.呼吸困难和头晕各1例,均未经处理自行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马玉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效果,阐明其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8例,护理方法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重点对该护理模式的内容和患者的满意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其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作用.结果: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程度高,该种护理模式是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重要的环节.结论: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明显改变及满意程度的显著提高均得益于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实施,此种护理模式对于加快患者疾病恢复速度、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张玉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剖析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接诊的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病患共68例,利用双盲、对照法,分组所选病例:A、B两组各34例.A组予以常规护理,B组予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患者满意率.结果: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06%,B组为82.35%.A组明显高于B甲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率为100.0%,B组为79.41%.A组明显比B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吞咽障碍的老年痴呆病患施以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吞咽功能,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张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使用后的不良反应现象,分析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针对其发生的不良反应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早孕终止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米索前列醇用药中,对患者状况加以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其用药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运华;姚莉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应用及有效性研究.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中药及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较对照组的80%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口干、口腔溃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血β-HCG恢复时间及包块消失时间,快速改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 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科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根据不安全因素制定有效对策.结果:在参加本次研究的102例产妇中,在护理中有9例产妇出现不安全因素,据统计发现,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四类:护士因素、产妇因素、管理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对所有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办法,没有发生不安全事件.结论:要提升产科护理效果,加强对产科护理中的潜在安全隐患分析,制定针对性解决对策,全面强化医院管理水平是有效防范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关键.
作者:沙连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缩宫素联合米素前列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情况、止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其既能减少患者的出血量以及出血时间,同时还具有方便、高效、快速、安全等优点,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中.
作者:石国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抗菌药物在临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品种之多、用量之大、发展之快的特点.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细菌对其耐药性也逐渐产生.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断变化,给医生针对性选用抗菌药物带来了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1]由于细菌耐药性存在区域性、地区性差异,有必要系统开展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从而及时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干预.2016年第三季度我院送检数为1086株,其中分离出病原菌58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98株,革兰氏阴性杆菌488株.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复合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已成为我院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韩东;谢雪虎;李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