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与预后的关系

叶盛清

关键词:失代偿期,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预后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与预后说具有的关系.方法 在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20例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进行分组,即肾功能正常组(40例)、肾功能轻度下降组(40例)以及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40例),对各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并对在患者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同时记录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 肾功能缺损在全部120例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所占比例为67%.相较于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轻度下降组的年龄均较小,且心功能较优(P<0.05);相较于肾功能正常组,肾功能轻度下降组以及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的合并症发生率均较高(P<0.05);在肾功能轻度下降组与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之间,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的急性心梗、陈旧性心梗发生率明显高(P<0.05).结论 由于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病死率以及再次入院率,所以对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不全进行干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3月-2017年6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联合组采用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常规组采用传统的贝那普利疗法,比较两组方法的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24h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异性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远远高于常规组82%(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与常规组患者26%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讨论 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联合用药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效果确切.

    作者:朱德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使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39例为接受尿激酶治疗的对照组,余下39例为接受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额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35/39),和对照组的74.36%(29/39)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患的胸痛缓解时间、CK-MB变化时间和ST段下降大于50%的时间分别为:(2.31±0.52)h、(12.45±2.59)h、(2.01±0.82)h,和对照组的(13.20±3.14)h、(19.23±3.82)h、(8.43±2.19)h相比均显著较少,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患使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可迅速缓解病患的胸痛,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宝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身心融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身心融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17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身心融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状况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患者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状况评分比较,差异不大;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干预前后差异显著;干预后,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0.7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8.60%,研究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身心融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水平,是临床应用实践中的理想方式之一.

    作者:张晖;林建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 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由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89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组(n=43)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n=46)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 研究组病情缓解患者为44例,治疗无效患者为2例,总缓解率为95.65%,参照组病情缓解患者为34例,治疗无效患者为9例,总缓解率为79.0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49,P=0.0401).两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525,P=0.0287),两组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922,P=0.0221),两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458,P=0.0345).结论 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合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缓解.

    作者:张霖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探讨

    目的 研究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围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9.41%(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4.1±0.4)天,平均住院时间(15.7±3.7)天,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介入溶栓治疗方法,配合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策,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恢复速度,临床效果理想.

    作者:左荣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脑卒中患者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接诊的44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患,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2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吞咽障碍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吞咽功能、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等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吞咽功能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吞咽功能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病患实施康复护理及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提高病患吞咽功能,缓解或消除其不良心理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

    作者:陈发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血压未获得控制的影响因素,总结诊疗对策.方法 2016年1月~9月,社区医院门诊接待的老年高血压门诊对象205例,复查血压,完成高血压诊疗流程后,进行问卷调查,将血压测量达标的对象纳入合格组,未达标的对象纳入对照组,对比临床特征,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血压控制良好患者114例,控制率55.61%.多因素分析显示,显示超重/肥胖、辅助用药、用药依从性>80%、糖尿病、定期复查血压、戒烟酒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从合计来看,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3年比重占77.07%,辅助用药比重为22.93%,用药依从性>80%占91.71%,一线抗高血压药物联用率74.63%,定期复查高血压率89.27%,戒烟酒不够彻底,约5.85%仍然吸烟饮酒,有失眠症占44.88%,空巢老人占据27.32%.结论 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并不理想,疗效影响因素多,需特别关注空巢老年人,给予更多的院外支持;同时重视提高定期复查率、劝导戒烟酒、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朱德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率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率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心力衰竭合并心率失常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与实验组(n=43),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延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遵医嘱行为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率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评分,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庄丽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手术室循证护理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手术室循证护理在治疗脑梗死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结果 实施手术室循证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单纯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对照组患者(70.0%);观察组中表皮损伤、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5%、5.0%、17.5%,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远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循证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能起到辅助作用,加速病情的治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风险,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加强推广使用.

    作者:苏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对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对患者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选择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按照入组序列号随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研究组采取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QTcd,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QTcd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治疗4周后QTc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有助于降低QTcd,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买热依木·阿布都热依木;古再丽努尔·卡德尔;米热阿依·木太力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酚妥拉明与硝普钠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与硝普钠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77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与试验组(n=39),对照组施以酚妥拉明药物治疗,试验组施以硝普钠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量、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LVEF明显较大,LVEDD、LVESD明显较小,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降低,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明显较长,并且临床总治愈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比于酚妥拉明,硝普钠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急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与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永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对冠心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介入术后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 对于冠心病心衰介入术患者应用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衰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西药治疗)和观察组(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每组患者40例.对比治疗后的左心室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SD、LVEDD以及LVEF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心衰介入术患者行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梅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先天性心脏病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溶血分析

    目的 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术后发生溶血的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 报道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VSD封堵后溶血案例,结合文献5例类似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为先天性心脏病膜周型室间隔缺损(PMVSD),5例有膜部瘤形成,4例存在多个缺损破口.溶血出现在3h-3个月,超声检查均有残余分流,流速2.6-6.6m/s.经激素、输血、保守、手术治疗,痊愈出院并复查良好.结论 溶血与红细胞变形性、稳定性、半衰期有关,非生理性血流形成是引起溶血主要原因,红细胞自身异常不能除外.对膜部瘤过大、缺损破口多个的VSD应充分评估,术后即有残余分流且速度>2.6m/s者,应警惕溶血.溶血保守治疗可达8-14d,无效且有血红蛋白持续下降、黄疸加重、肾功能损害、封堵器移位等情况,应尽快手术修补.

    作者:李柏成;冯基花;张剑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分析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冠心病心绞痛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介入治疗.采用双盲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与麝香保心丸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方案下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疗效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麝香保心丸具有显著效果,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运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加强心脏康复医学教育以适应心脏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

    现阶段,心脏疾病治疗中,公认的完整治疗措施为心脏疾病治疗技术与心脏康复医学教育相融合,但由于我国心脏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尚不完善,存在重视程度不足、教育效果有限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心脏康复医学教育,以能与心脏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本研究即分析了加强心脏康复医学教育的方法.

    作者:黄育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研究长春西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10日-2017年5月1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将82例患者根据红蓝球分组法分为两组,41例/组.红球-对照组(常规治疗),蓝球-观察组(长春西汀).将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心绞痛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发作间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对比治疗后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大(P>0.05),但治疗后的血压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长春西汀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周孝锦;周巧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心衰的影响.方法 应用抽签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4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予以综合组综合护理,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心衰发病率、护理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生活质量(GQOLI-74).结果 综合组血液透析期间的心衰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6.22%(P<0.05).两组护理前的LVEF、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的LVEF、GQOLI-74分别为(58.35±4.92)%、(50.90±4.77)分,高于对照组的(52.17±5.05)%、(45.61±4.35)分(P<0.05).结论 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合并发生心衰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桂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观察.方法 收集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抽选出病例数80例,将这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分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病例数40例,视为对照组;另40例患者给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周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有心力衰竭及2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6例,均伴有2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表现,通过随机分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的33例纳入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33例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比较肺动脉压、血气指标等.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94%,与对照组75.76%,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肺动脉压指标、血气指标治疗前,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后,各指标观察比较,观察组肺动脉压、PaCO2指标下降明显,PaO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一般伴有2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表现,临床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取的显著治疗效果,且患者肺部功能、血气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IgA肾病继发恶性高血压和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对IgA肾病继发恶性高血压和急性肾损伤临床特点和病理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于2013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2例IgA肾病继发恶性高血压和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从同一时期选取15例不继发恶性高血压且肾功能正常的IgA肾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后发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的患者有6例,其中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有4例,肉眼血尿有3例;剩余6例患者为镜下血尿、蛋白尿以及急性肾损伤,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损害.而在对照组患者中合并肾病综合征患者有3例,肉眼血尿有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有8例,隐匿性肾小球疾病有1例,在随访的时间段中肾功能没有显著的进展变化.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从发病至肾活检的时间明显较短(P<0.05);血清肌酐、尿酸、IgA、C反应蛋白及尿蛋白水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gA肾病继发恶性高血压和急性肾损伤的病情较重,同时肾脏病理病变较重,预后效果也较差.

    作者:王万春;钟小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杂志

主管:中国广东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东介入心脏学会 广东岭南心血管病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