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依从性、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小儿哮喘患儿,按照入院号奇偶数按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39例,全部患儿行雾化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血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就治疗依从率而言,观察组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P<0.05;相较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血氧饱和度较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早,P<0.05.结论:小儿哮喘雾化治疗过程中,全程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90例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肺功能(第一秒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结果 2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照组各项肺功能指标(第一秒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均低于观察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阻肺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更能提高治疗效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林芝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蒙医药是祖国伟大医药宝库中之瑰宝.蒙医药的理论独特,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蒙药均取材予大自然,在人类扶天然物中寻找新药麴今天,显然,将蒙医药理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先进方法分析蒙药成分,研究其药理药效,弄清它的治病机制,是发展和发扬蒙药的大好时机,亦为必经之路.这项研究工作开展较晚,蒙药取材广泛,包括植物、动物及矿物药等,有统计介绍,蒙药分为13类,约有1340余种.其中约有300余种为蒙医专用,中医不用或少用的药材,这300种药材中有半数以上不详其化学成分,不明其作用机制,但确有疗效,颇值得研究.
作者:乌仁高娃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细节管理在骨科病人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78例骨科病人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开展本次研究,依据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9)及研究组(n=39),给予参照组常规管理,给予研究组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差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率2.56%、不良事件发生率0.00%、护理满意度(18.52±2.05)分、护理依从性(18.61±1.74)分均较参照组更优,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细节管理应用于骨科病人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安全性,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蒋婧;王净;魏娇;冯会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分析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为研究区域,在本院选取8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选取研究对象的时间区域设为2015年7月到2017年12月之间.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并将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根据研究所得,对照组中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32.5%,而观察组中的患者再次住院率为12.5%,观察组中的患者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再次住院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对其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病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吴霞;文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参照组(n=39)、试验组(n=39).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参照组为20.5%,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李鸿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CT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64例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肺内炎性肿块患者和64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将其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方式均为CT鉴别诊断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探讨CT检查对肺内炎性肿块与周围型肺癌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块分布情况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内炎性肿块患者与周围型肺癌患者运用CT检查进行鉴别,准确率较高,推荐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原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EMR患者102例,早期胃癌25例,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32例,黏膜扁平隆起性病变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5~61岁,平均48岁观察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24~65岁,平均45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高书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健康教育作为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的一项措施,不仅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促进病人得到良好治疗和康复的手段,同时对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平时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穿插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邬玉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胃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与常规组(41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分别比较并分析两组胃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39.54±4.19)h、住院时间(5.13±1.58)d、QOL评分(92.67±9.87)分均优于常规组(51.29±6.29)h、(7.95±2.65)d、(84.29±7.54)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癌手术患者而言,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确切,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与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连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出院后实行连续护理,对比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与出院后疾病加重次数低于对照组,在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呼吸功能在回院复查时的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连续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其生活质量.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急诊监护病房(EICU)主要是为患者急诊时抢救和护理提供服务的.对患者病情变化有重要的意义,护理风险分析可以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并不断学习先进的护理知识,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情.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医院急诊病房要进行安全护理,以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EICU的安全护理进行了探讨.
作者:夏妃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中舒适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运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68例患者,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个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治疗.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不适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9%,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达到了50.0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5.27%,实验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适心理发生率为12例,占35.29%,实验组不适心理发生率为4例,占11.7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护理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适心理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胡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构建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急诊科单病种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课题组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初步构建了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50名医疗、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 专家参与咨询的积极性很高(90%以上),专家权威系数为0.836,专家的协调程度较高,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结论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的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具有科学性、可靠性.
作者:薛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规范疼痛评估在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患者,按照为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将其分入不同的两组,即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基于规范疼痛评估结果 进行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40例).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1.12±0.37)分,对照组疼痛评分(2.46±0.64)分;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7.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2.5%,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诊创伤患者在护理中采取规范疼痛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作者:田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现代临床手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治愈了很多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明显.但是,由于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身体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会给患者带来许多并发症,在治疗肛肠疾病过程中,应用手术治疗也出现了许多临床并发症,其中尿潴留是肛肠疾病术后常出现的并发症,本文主要针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使用正确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让患者更快恢复健康.
作者:杨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ICU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加强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3.02%)高于对照组(72.09%),而并发症发生率(9.30%)则低于对照组(25.58%)(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患者满意度较高,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胡海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儿科重症监护工作量大,小儿病情变化快,整体护理难度增加.本文主要评估PICU护士重症监护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针对某医院86名PICU护士发放重症监护能力量表,并进行其监护护理能力的评价,比较出不同护士危重病症监护能力的差异.结果:PICU护士自评价后,其护理实践能力良好,需要加强特殊领域的深入培训,并建立更加有效的重症监护团队,以期充分提高重症监护水平.
作者:徐晓晴;张颖;梁元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踝泵训练系统性指导在卧床病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98名卧床病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宣教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2名卧床病人作为实验组,对这些病人进行踝泵训练的系统化指导.卧床病人限定急诊收入院患者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且进行监护时间≥5天者.比较两组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进行踝泵训练的系统指导后,患者对踝泵训练的认知度及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泵训练系统性指导有助于卧床患者更好掌握踝泵练习,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赛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研究剖析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来进行免疫学检查的患者100例为实验对象,并按照随机奇数偶数法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仅沿袭采用常规质量控制管理,研究组采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分析不同管理方法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结果:在对患者乙肝检测结果方面的比较上,研究组检测准确度要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检验结果各项变异指数要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在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检出率上,研究组要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通过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影响显著.
作者:万焕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