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血管瘤采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的观察及研究

梁高峰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术, 肝血管瘤,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开腹肝切除术,而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肝切除术,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住院、胃肠道恢复、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肝血管瘤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采用α-干扰素治疗,实验组采用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实验组临床效果优于参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林沼君;代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儿童保健宣教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保健宣教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通过对儿童保健宣教的分析来探究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位儿童进行研究,这些儿童都定期有规律的进行儿童保健宣教.研究对象设定为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进行宣教的儿童.通过对比本次试验中的患儿干预前后的身体状况以及生长发育的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对比研究,再通过统计进行整体分析.结果:儿童干预前后有一定的变化,无论是在身高还是在体重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而且在营养性疾病的发病率上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且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对儿童进行儿童保健宣教工作,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与健康发展.

    作者:关雪卿;严鹏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宫腔粘连手术分离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治疗宫腔粘连(IUA)的疗效.方法 68例宫腔粘连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术后辅助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比较不同宫腔粘连程度患者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中月经量增多56例,月经改善率为82.35%(56/68).其中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为93.02%,Ⅲ度为71.43%,Ⅳ度为25.00%,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月经改善率均高于Ⅲ、Ⅳ度宫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宫腔粘连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Ⅲ、Ⅳ度宫腔粘连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配合术后辅助激素治疗对于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显著,术前宫腔粘连越轻,月经恢复越好;随着宫腔粘连程度越重,其治愈率呈下降趋势.

    作者:刘学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学影像技术与医学影像诊断的关系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主要是为临床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且能帮助专业医师获得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信息与知识,从而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极为关键的依据.医学影像诊断工作则主要是为了对医学影像技术中提供的各方面信息作出观察与分析,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与总结,从而得出为客观、公正的影像学诊断结论.本文就二者关系进行论述.

    作者:李许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6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观察组施以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心理状态的评分在护理干预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真研究重症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据此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吴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经阴道分娩产妇行优质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阴道分娩产妇采用优质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均为44例产妇,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比其干预后的出血情况.结果 比较发现,观察组产妇总产程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均更少,且比较均有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对阴道分娩产妇生产期间进行干预,可达到良好的产后出血预防效果,临床价值高.

    作者:朱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内科护理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现阶段,我国护患纠纷事件越来越多,导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受到影响.护患沟通成为目前医疗卫生事业中重点关注问题.护患沟通主要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不仅是患者疾病信息的交流,同时,是一种情感的沟通.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内科护理护患沟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促进我国内科护理事业快速发展.

    作者:司开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效果

    目的 研究医院药品管理当中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实施常规的药品管理,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并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各选200例采用高危药品治疗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研究,将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和实施后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发生率、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药品配置差错的发生率(5.00%)以及高危药品的不合理应用率(5.50%)均明显低于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发生率分别为11.50%、12.00%),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当前的医院药品管理当中,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可降低高危药品配置差错事件以及不合理使用高危药品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医院的药品配置质量以及合理用药率,值得推荐.

    作者:张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接受血常规检查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的是血细胞分析和血涂片分析,分析后对结果 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乙组的准确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满意率效果分析,乙组的满意人数34例,甲组的满意人数25例,乙组的满意率94.4%,甲组的满意率为69.4%,乙组的满意率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血涂片分析方式,符合当前检验要求,值得推广和实施.

    作者:乔少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当中应用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84例输血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结合以随机奇数偶数法的分组方法,将他们分成实验组、参照组,参照组输血前仅采用常规检验程序,实验组则予以质量控制流程,对比两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交叉配血不合格情况及患者输血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不合格样本率3.5%低于参照组的16.9%;实验组职业暴露、输血传染病、输血前后消毒等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要比参照组低,且患者满意度97.2%明显高于参照组90.8%(P<0.05).结论: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当中应用质量控制流程,对提高输血治疗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输血满意度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蓝云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急诊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急诊过程中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68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急诊护理与临床常规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NIHSS评分改善程度较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应值(82.35%),且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过程中积极给予其相应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还有利于提高其临床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吴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在加强医患沟通中的作用及实施体会

    健康教育作为提高病人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的一项措施,不仅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桥梁、促进病人得到良好治疗和康复的手段,同时对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利用平时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在实际工作穿插应用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邬玉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抽取12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4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显著降低平均住院天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也大大提高.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在护理工作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1].

    作者:焦瑞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球囊扩张介入治疗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的护理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护理支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方法 通过对35例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治疗过程中护理的经验总结.结论 对支气管结核气道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全过程的、个体化的护理支持,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预防重度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目的 深入探究优质护理预防重度颅脑外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2017年6月~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重度颅脑外伤手术的8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结果 实验组形成率2例(0.05%)低于对照组的形成率8例(18.60%),且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周慧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应用初探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2017年1~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100例患者的数据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取药学服务措施,实验组采取综合药学服务措施,比较两组用药合理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药物用量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当、重复用药等用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服药依从性为96%,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为82%,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治疗患者采取药学服务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各类不良用药问题的发生率.

    作者:郭巍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会计制度下的医院财务管理

    一、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依然存在有不少的问题,常见的诸如严格的管理机制的缺失、管理信息化手段的缺乏以及管理执行力度不足等等,都对新会计制度之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改进和进步形成了不忽视的阻碍,所以应当重点的对当前的突出矛盾进行研究,以切实的整改态度加强缺陷部位,完善不足之处,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水平.

    作者:柴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轻度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轻度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200例原发性轻度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除常规的健康教育外再进行有针对性个体化健康教育,半年后统计比较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对照组血压控制率为27%,试验组血压控制率为85%,结果:两组患者6个月后对于血压控制率均有提高,但试验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有针对性个性化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

    作者:车焕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神经内科的患者大都有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其中大部分的患者都已经失去了自理能力,稍不留意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出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4例脑梗死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的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临床疗效好,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