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效果

张祥

关键词:医院, 药品管理,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医院药品管理当中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实施常规的药品管理,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并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各选200例采用高危药品治疗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研究,将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和实施后的高危药品配置差错发生率、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药品配置差错的发生率(5.00%)以及高危药品的不合理应用率(5.50%)均明显低于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发生率分别为11.50%、12.00%),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当前的医院药品管理当中,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可降低高危药品配置差错事件以及不合理使用高危药品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医院的药品配置质量以及合理用药率,值得推荐.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分析与防范对策

    目的:就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的办法.方法:本次试验选取2013年下旬至2015年下旬在我院进行心脏大血管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一共选取六十八例.并根据以往在手术中出现的风险方面进行总结,制定出相关防范的对策.结果:通过总结进行心脏大血管手术的安全问题,并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解决的措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在进行心脏大血管手术中的风险,增强了手术治疗的效果.结论:我们要注重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才能避免患者在进行手术时出现风险,大大增强治疗的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王雅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的研究和探讨

    目的 对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并对应用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将本院作为本次研究区域,从2015年3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这86例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每组43例患者,为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中的脑卒中患者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脑卒中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并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组中患者的护理中有效率为95.35%,而对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7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67%,而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4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的方式应用于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患者中,对癫痫症状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以及预后,综合性护理措施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PDCA循环在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在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落实PDCA循环管理模式,收集清洗质量监控数据,共计1200件为观察组,并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常规管理模式下清洗质量监控数据共计1200件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不合格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在医院精密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落实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进一步降低不合格清洗质量情况的发生,减少危险因素,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器械使用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蒙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中药物动力学部分教学改革与实践

    结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特点,就药物动力学部分教学过程中现存的问题,通过对药物动力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计等教学改革,将理论结合实际,突出药物动力学在科研和工作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药物动力学的兴趣,提高药物动力学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中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作者:侯盼盼;殷田田;张梦君;詹璐璐;李彦灵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5例,对所有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25例,经过细致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出血护理、药物护理等护理措施,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皮肤粘膜出血点和瘀斑明显减轻或消退,鼻腔、牙龈出血消失,血小板有明显上升,平均住院时间为(12.5±2.9)d.结论:加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有利于促进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美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采用SAS和SDS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对比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偏低,差异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45%(42/44),对照组患者仅为81.82%(36/44),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护理在寻常型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倪倩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及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近来2年发生的10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作出分析,并总结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及影响.结果:器械管理不到位、操作不当以及器械自身缺陷等是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高危风险.结论:析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存在的风险能够严重降低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作者:姜小梅;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出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4例脑梗死病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的NIHSS评分以及C反应蛋白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临床疗效好,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性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9-2017.9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扩张性心肌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均以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0.9%,住院时间分别为(8土1.2)天和(11土2.2)天.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在改善扩张性心肌病症状及降低住院时间方面有满意疗效,且安全性好,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汪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骨科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在骨科患者中的作用,以提高患者治疗康复效果.方法 针对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210例住院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告知宣教指导以及心理护理,追求共性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结果 患者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减少,能够正确了解治疗的配合要点,掌握了康复训练知识要点,培养了健康理念意识,并发症减少,满意率由87%~99%,护患关系和谐.结论 通过人性化护理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减少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通过护士个性化护理,情绪稳定,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住院天数缩短,优质的护理工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和社会满意度增加.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了解优质护理对于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的以及病人对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进行诊疗的50位病人参与本次的调查研究.以平均分组的方式将50位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病人进行不同的护理,在通过护理结果 ,对优质护理和临床普通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观察组和治疗组的护理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结论: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能够让病人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有效的降低,并且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病人的身体恢复速度也有所加快,能够为病人后期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值得被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9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是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分组研究对象,并已取得患者应允,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医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方式,其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上高于对照组,在有效率上以91.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9.67%.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将中西医结合进行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陈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观察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急诊抢救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抢救方式,观察组采用急诊抢救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92%,同时观察组各个项目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急诊抢救方式,抢救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无痛胃镜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EMR患者102例,早期胃癌25例,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32例,黏膜扁平隆起性病变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5~61岁,平均48岁观察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24~65岁,平均45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高书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CT及MRI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MRI)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50例同一时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均行CT及MRI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研究组两种诊断方式异常率.结果 MRI检查研究组与对照组诊断异常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研究组中MRI检查脑囊虫病、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酵母菌脑膜炎异常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 MRI检查方式在CNSI诊断中的诊断率高于CT检查.

    作者:韦家晓;覃顶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析,为以后病人的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择一段时间内,来我院体检的总人数为30000人,其中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1000位.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对这些病人实行快速尿素酶试验,然后确定病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程度和感染率.结果:受检人员患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占3.33%.其中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严重程度不同,其感染率也不尽相同,其中Ⅰ级病人的感染率为68.06%,Ⅱ级为66.99%,Ⅲ级为52.25%,Ⅳ级为43.13%,Ⅴ级为27.77%.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越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反而降低.结论: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程度和感染率的上升,其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反而降低,二者存在反比关系,因此,再治疗该种疾病时,要选择好治疗的时间,以免出现其它严重后果.

    作者:周乐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对血脂的影响

    目的:分析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对血脂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9月,医院采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35例,治疗时间均在1年以上,对比治疗前后的血脂检测结果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TC、TG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可以改善血脂指标,降低TC、TG,提升HDL-C水平.

    作者:郭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方式对接受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有效作用.方法:将我院近几年来接受过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的44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参照组,每组各22人,研究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方式,参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将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的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地影响作用,对于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的模式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更加全面的护理服务,因此,这种干预护理的方式有着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韩玲玲;李玉林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医院财务管理研究与对策

    一、真实全面提供财务信息,提高会计核算业务水平医院财务部门需按照会计相关法规,结合医院自身制定的相关财务制度和管理制度,开展医院财务核算与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医院财务人员需按照国家规定对票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1].针对现阶段医院实施的综合管理目标责任制,可以在往年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具体工作和业务发展倾向,采用会议交流、向其他医院学习和向专家请教等多种方式,完善和改进医院会计核算体系.力求通过真实全面的财务信息的反馈,综合考量和设计分部门和分项目的 财务核算体系,在符合医院发展的前提背景下利用管理制度和组织形式保障会计核算的业务水平,为医院内部部门财务控制、相应的财务主管部门、财政和税务机关提供完整全面的财务信息,提高医院会计整体核算业务水平.

    作者:樊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急诊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急诊过程中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68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急诊护理与临床常规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NIHSS评分改善程度较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应值(82.35%),且P<0.05.结论 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过程中积极给予其相应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还有利于提高其临床护理满意程度.

    作者:吴淑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