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排螺旋CT在脑组织腔隙性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原泉

关键词:16排螺旋CT, 脑组织, 腔隙性梗塞, 诊断,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脑组织腔隙性梗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0例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对本组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通过CT扫描检查,共检测出112例脑组织腔隙性梗塞患者,其中发现病灶153例,78例单发病灶,29例两个病灶,3例三病灶,2例四病灶.对本组患者均进行腔隙病灶线测量后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灶直径为2~19 mm,平均(9.9±4.1)mm,其中病灶直径为5~15 mm的多,占了病灶总数的74.3%;153例病灶中左侧70例,右侧73例,双侧10例;其中基底节区病灶145例(尾状核26例,内囊61例,丘脑58例)、脑干4例、顶叶2例、小脑2例;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多呈类圆形的低密度病灶,病灶的边界比较清晰,但是由于体积较小,占位比较轻,一般只存在相邻脑室的局部受压.结论:在诊断脑组织腔隙性梗塞患者时,采用16排螺旋CT,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能够发现下基底节区、脑干、顶叶、小脑等部位的微小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中运用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36例神经外科患者中的运用策略及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36例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XX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8名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18名患者于治疗期间在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在治疗恢复期间的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44%;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66.67%,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8.89% 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远高于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应该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王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及护理对策的探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以及家属也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的过程中,那些不安全因素会严重限制护理质量,从而引发事故,甚至会影响医院的声誉以及发展.通过对我院普外科的护理工作可以发现,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失误的发生,避免了很多的医患不良事件,大大的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篇文章主要就普外科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作者:高淼;田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疗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各项体征数据及护理疗效.结论2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退热时间、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状况,数据指标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疗效相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调查需要保证结果的客观与准确性,因此在研究对象选择的过程中就要万分注意,首先要将收入研究调查的78例患者进行疾病确诊,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为糖尿病患者,在此基础上将所有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均为39人,其中主要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78例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其中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经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效果也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健康教育与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作者:赵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团队管理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急诊科从2013年2月开始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两年内,急诊科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整体的素质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前进行对比,急诊科病区内,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都有所进步,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可以让医院综合服务质量提升,让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让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晓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重症气管切开术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护理中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重症监护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气道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气道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性化护理在重症气管切开术患者的护理中,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种植体支抗压低伸长上颌第一磨牙的比较观察

    对比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第一磨牙的有效时间和压低量.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种植体支抗压低过长上颌第一磨牙都能取得良好的正畸治疗效果.但种植钉支抗技术压低速度快,疗程较短;无托槽隐形矫治有效,无创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翟明表;孙艳;郭剑虹;甄丽君;何丽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析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析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100名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患者,实验组的50名患者采用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50名患者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进行治疗,就两组的有效率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在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50%,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这中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9.24天,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4.32天,实验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这其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应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驰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评价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应用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结果:治疗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高血压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躯体功能、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物质生活状态)比较未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躯体功能、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物质生活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方法能够较为理想地护理高血压患者,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

    作者:王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单双数球抽签的方式将本院收治的88例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44例患者使用多索茶碱治疗)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44例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治疗),对两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比对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97.73%vs75.00%)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应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与咳嗽等临床症状,促进慢阻肺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金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进行探讨.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7例冠心病患者是自行来院就诊的,在院内接受常规急救治疗,设为对照组;有15例患者入院前经过急救医务人员实施急救治疗后再来院继续接受治疗,设为观察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35.29%,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1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1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0.00%),且其治疗总有效率(52.94%)显著低于观察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对其尽早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还能够对院内后续治疗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医疗应用现状研究

    随着近现代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医疗也相继的出现和不断的发展.何为智慧医疗,即是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应用于医学方面,以此来更好的解决较为复杂的医疗问题.而本文从我国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展望我国的医疗事业.

    作者:阮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的运用.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推行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的时间(2017年5月)为分组间隔,分别于推行前(2017年2-2017年4月)、推行后(2017年6月-2017年8月)这两个时段,各抽取消毒供应中心1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并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前瞻性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制度执行状况、工作效率、各科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护理包灭菌合格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可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任心心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评价

    目的 研究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份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分娩全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493.79±131.67)min,对照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为(751.42±143.96)min,实验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2例,产后出血率为1.67%;对照组产妇产后出血11例,产后出血率为9.17%,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分娩全程护理模式引入到产科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梅;祁向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疗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诊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将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无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视为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白蛋白、pH及Na+对比存在显著区别,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7.14%,参照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1.43%,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相关性脑病需要及时治疗,患者的预后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需要提升临床研究重视程度.

    作者:齐文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实施及效果研究

    目的:研讨人性化护理实践于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具体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本院内科接收并行住院医护服务的112例病人为对象,依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这些病人分别纳入试验组(60例)、常规组(52例),常规组向病人施予常规内科护理服务,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增加人性化护理内容,评比两组病人康复优良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比较发现,试验组病人的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内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既有助于提高病人康复效果,又可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谢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度宫腔黏连分离术后应用球囊加透明质酸钠预防再黏连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球囊加透明质酸钠在重度宫腔黏连分离术后预防再黏连的效果.方法:选取114例重度宫腔黏连患者进行研究,均接受分离术治疗,并随机分为2组采用不同的方法预防再黏连,每组57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球囊,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透明质酸钠,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再黏连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7.72%)高于对照组(73.68%),再黏连的发生率(17.54%)低于对照组(29.8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宫腔黏连行分离术后,运用球囊加透明纸酸钠可有效预防再黏连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章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比较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分析并对比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并总结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择取80岁以下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老年组,并择取80岁及以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高龄组,对两组疾病诱因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两组疾病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排便排尿困难、情绪激动、心律失常、劳累、高血压、气候变化等,其中高龄组中呼吸道感染、排便排尿困难、情绪激动、高血压、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明显,老年组中劳累、心律失常的影响更加明显,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老年患者,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合并基础疾病以及疾病诱因均相对多元性,对此应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月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宫腔镜术后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针对宫腔镜术后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9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分离手术,并在手术之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在两组患者手术3天之后给予对照组患者戊酸雌二醇,给予观察组患者β-雌二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患者的厚度高,对照组患者的月经量评分明显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低,两组患者宫腔粘连程度评分≥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状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术后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雌二醇用药能够很程度的降低患者再次粘连的几率,降低不良反应几率.

    作者:巩凤霞;张艳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营养膳食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营养膳食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切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营养膳食护理.并观察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对于切口愈合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实施营养膳食护理的观察组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放置引流物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中切口皮肤裂开、切口感染以及切口皮肤坏死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营养膳食护理,能够对患者营养结构进行调节,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国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