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排螺旋CT在脑组织腔隙性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原泉

关键词:16排螺旋CT, 脑组织, 腔隙性梗塞, 诊断,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脑组织腔隙性梗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0例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对本组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通过CT扫描检查,共检测出112例脑组织腔隙性梗塞患者,其中发现病灶153例,78例单发病灶,29例两个病灶,3例三病灶,2例四病灶.对本组患者均进行腔隙病灶线测量后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灶直径为2~19 mm,平均(9.9±4.1)mm,其中病灶直径为5~15 mm的多,占了病灶总数的74.3%;153例病灶中左侧70例,右侧73例,双侧10例;其中基底节区病灶145例(尾状核26例,内囊61例,丘脑58例)、脑干4例、顶叶2例、小脑2例;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多呈类圆形的低密度病灶,病灶的边界比较清晰,但是由于体积较小,占位比较轻,一般只存在相邻脑室的局部受压.结论:在诊断脑组织腔隙性梗塞患者时,采用16排螺旋CT,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能够发现下基底节区、脑干、顶叶、小脑等部位的微小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对脂质性肺炎患者实施药学干预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以临床药师参与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探讨药学干预的实施与内容.方法:结合临床工作典型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的形式、内容及重点.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设计及调整,找准切入点实施药学干预可以解决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能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俊俊;石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网络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生殖医学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目的 探析在网络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生殖医学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生殖医学科室网站、科室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电话咨询平台;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各个网络平台在生殖医学护理实践的应用效果.结果 科室网站、科室微信公众平台、电话咨询台的总体覆盖率>80%;且科室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广,为85.45%;生殖医学网站服务满意度为83.27%.结论 在网络环境下建立生殖医学网络服务平台,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临床服务,并推动生殖医学护理的持续性发展.

    作者:毛志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结核丸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结核丸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肺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以及观察组(结核丸辅助治疗),平均每组患者2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发生咳嗽、发热、盗汗的分别为2例、1例、1例,参照组患者的为8例、3例、3例,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14/2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14.28%(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的分别为18例、9例、1例,参照组患者的分别为14例、8例、6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6.42%(27/28)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8.57%(22/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结核丸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作者:杨广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自2003年1月-2011年5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8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作为护理人员应积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指导患者调节自身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便秘,控制好自身的少食高脂的食物.

    作者:戴玉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分析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的运用.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推行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的时间(2017年5月)为分组间隔,分别于推行前(2017年2-2017年4月)、推行后(2017年6月-2017年8月)这两个时段,各抽取消毒供应中心1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并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前瞻性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制度执行状况、工作效率、各科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护理包灭菌合格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可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任心心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在对产妇的日常护理过程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64例,均分为两个组别.其中一组实施传统母婴同室护理,作为常规组,另一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作为实验组.比对各自产妇对护理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满意度为98.78%,远高于常规组的7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产妇的日常护理过程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不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能极大的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高金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50例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实际治疗措施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存货组的各项时间长于死亡组.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分析,存活组的生命体征参数比较明显.结论:对重症肺炎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需要进行病症分析,结合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具体参数等,对危险因素对比后进行治疗,针对性治疗,优势明显,符合要求.

    作者:苏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人群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对肠造口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肠造口患者,患者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选择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选择的例数为80例,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40例,对实验组患者制定延续性的护理计划,制定科学可行的出院计划,患者出院之后每周都需要电话随访,并且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必要制定有个性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特殊,那么需要做好上门指导,宣教工作.而对照组患者只需要在患者出院之前,告知患者定期来复诊或采用电话联系的方式做好问卷调查工作,研究结果:分析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在肠造口护理,饮食习惯,活动状况进行比较,当P值小于0.05的时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对肠造口患者在出院后做好完善的延续性护理工作,能够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的客服心理障碍,尽早的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使用.

    作者:张国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2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1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3个月、6个月后同一时间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后Morisky依从性量得分同一时间段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白血病化疗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

    作者:董玉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水痘临床效果.方法 调取2017年12月~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80例小儿水痘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利巴韦林与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疗法,评估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SAS、SDS评分,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临床疗效更好(87.50%vs.65.00%)(p﹤0.05);观察组瘙痒消失、皮疹结痂、退热所用时长均较短(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结果更高(p﹤0.05);2组不良反应状况的发生几率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水痘的临床治疗中,给予西咪替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可以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负面情绪,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高巧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护理的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142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筛选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1名患者.常规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控制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即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常静;谢俊;冉淑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90例脊柱外伤骨折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骨外伤后JOA评分、抑郁症状量表评分、脊柱外伤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脊柱外伤骨折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好.

    作者:温新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干预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自于在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时间段内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依照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1周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护理方式更能提高治疗效率,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陈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罐牵引配合仰卧挺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针罐牵引配合仰卧挺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针罐牵引配合仰卧挺腹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8例,统计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28例患者中,治愈186例,占81.58%;好转40例,占17.54%;总有效率99.12%.结论:针罐牵引配合仰卧挺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佑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细节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运用

    目的探析细节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科室诊治的80例行胃癌手术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估2组护理质量评分,SAS、SDS评分,护理满意状况.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更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p<0.05).结论对行胃癌手术患者施以细节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状况,临床效果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韦江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三孔法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三孔法腹腔镜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一共80例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中的选取对象,收取时间(2015年2月1日-2016年2月5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分别实施三孔法腹腔镜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1.55±0.42)d、术中出血量(10.51±3.45)ml和手术时间(91.31±10.15)min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实施三孔法腹腔镜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曹梅桂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则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22%)高于观察组(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雅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对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的价值体会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对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就诊的关节炎高龄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取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方位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具有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对比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较大提高,值得临床医学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戴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种植体支抗压低伸长上颌第一磨牙的比较观察

    对比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种植体支抗压低上颌第一磨牙的有效时间和压低量.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种植体支抗压低过长上颌第一磨牙都能取得良好的正畸治疗效果.但种植钉支抗技术压低速度快,疗程较短;无托槽隐形矫治有效,无创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翟明表;孙艳;郭剑虹;甄丽君;何丽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薇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