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师对脂质性肺炎患者实施药学干预的实践与体会

张俊俊;石禹

关键词:脂质性肺炎, 临床药师, 药学干预, 实践与体会
摘要:目的:以临床药师参与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探讨药学干预的实施与内容.方法:结合临床工作典型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的形式、内容及重点.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设计及调整,找准切入点实施药学干预可以解决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能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病房护患关系的探讨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为了医疗护理的共同目标而发生的多元化的互动关系.在医院,护患关系是护士所面临的重要的关系.建立护患关系的目的是帮助患者确认并满足其需要.在护理实践中,护患关系与护理效果密切相关……如何正确处理外科的护患关系,协调护患矛盾.是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护理实践中,笔者总结影响护患关系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高瑞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探寻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的使用效果.方法:通过收集15年全年我院消毒供应室使用PDCA循环管理共五十四份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4年全年使用PDCA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资料作为对比,分析这两组终的管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得出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通过对比得出的差异较为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使用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升消毒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消毒工作的效率,同时使得医患之间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张文娜;马晨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食管癌CT图像GTV与三维放疗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探究食管癌CT图像GTV和三维放疗预后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4-2013.8期间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实施放疗,根据百分位间距将GTV体积采用三分级法分组,命名为A组、B组与C组,对不同食管癌CT图像GTV与三维放疗预后关系进行评价.结果:A组27例、B组26例、C组27例,三组患者均随着时间延长且生存率下降,随访1年、3年、5年期间的生存率方面,A组均大于B组、C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同时间段生存率也高于C组,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CT图像GTV与三维放疗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采用三分级方法可较好的对患者预后做出评价,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作者:樊婧;申淑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团队管理模式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急诊科从2013年2月开始实施团队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两年内,急诊科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整体的素质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前进行对比,急诊科病区内,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都有所进步,病人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可以让医院综合服务质量提升,让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让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作者:王晓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如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充分的认识并且建立起良好的自我风险意识.方法:对于本次研究我们选择的主体是2010年5月到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过不同科室的手术治疗的病患共88例,根据病患的先后入院时间分为A组和B组,每组44例,全部病患无差别的进行一般手术室护理模式,其中对A组病患额外增加风险意识,密切注意两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护理的实际效果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的诱因等等.结果:B组病患的护理实际效果评分为(84.32±4.47)分,A组病患为(94.71±3.24)分,A组要高于B组;在护理的满意程度上,A组为(92%),B组的满意程度为(71%);在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上,A组的实际发生率为(4.5%),而B组为(23%);在风险事件发生的诱因上,A组的认知程度评分为(93.03±3.96)分,B组为(81.57±4.75)分,经过对比分析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护理的实际效果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的诱因等,值得被推广和普及应用.

    作者:王素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的几点见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内镜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已成为治疗与诊断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的一种基本工具.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医疗水平与医疗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尽可能实现胃镜检测的无痛与高安全性.虽然目前无痛胃镜检查的操作非常简单,但若是护理工作不得当,则会加大检查失败的几率.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措施给予一些看法,望借此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的依据.

    作者:王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溴己新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

    目的:探析小儿肺炎应用溴己新与头孢呋辛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肺炎患儿为观察目标,根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36)、实验组(n=36).参照组患儿应用维生素与头孢呋辛钠联合治疗,实验组患儿应用溴己新与头孢呋辛钠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7.2%)高于参照组(83.3%),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参照组为8.3%,差异不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肺炎应用溴己新与头孢呋辛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及体征,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借鉴.

    作者:李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医疗应用现状研究

    随着近现代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医疗也相继的出现和不断的发展.何为智慧医疗,即是将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应用于医学方面,以此来更好的解决较为复杂的医疗问题.而本文从我国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更好地展望我国的医疗事业.

    作者:阮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妇科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分析

    为了降低成员的死亡率,医学方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各方面医疗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被应用到医院的医疗过程中.而当下现代的医学护理模式已经从传统的治疗和护理疾病范围扩展到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妇科肿瘤病症目前已经成为了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妇科肿瘤居于主要地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女性的生活.由于我们的医疗技术还存在一些偏差,面对一些晚期妇科肿瘤患者医院也常常素手无策,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去缓解他们病前的恶化,不能从根本上去救治.而在晚期患者的住院期间,护士的关怀是尤为重要的.本文于是针对这一问题,对妇科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分析展开了一个讨论.

    作者:高晶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以慢性病患者为中心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大国,老年人口是慢性病多发群体,这就为我国的医疗护理机构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就会影响患者的一辈子,为了保障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大限度的减轻慢性疾病为老年患者带来的痛楚,有必要在我国普及和使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本文介绍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概念,延续性护理的具体模式,分析当前我国延续性护理模式发展的问题,探讨如何利用延续性护理模式保障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翔;高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护理中细节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国接收的86例消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将护理10d和30d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作为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责任感、技能、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更加能够感受到亲情化、人性化的护理待遇,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故细节护理可以被应用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当中.

    作者:张圆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析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

    目的 研究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表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5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检验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分析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并将这一结果和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检验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一共有49例存在一致性,所占比例为96.07%,对照组中有42例存在一致性,所占比例为82.3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验总有效率为96.07%,对照组我78.4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采用生化检验方式,检验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乔少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提高社区门诊在辖区无业妇女生殖健康中的指导作用

    目的:探讨提高社区门诊在辖区无业妇女生殖健康中的指导作用.方法:2018年6月对本辖区500例无业已婚妇女进行免费的妇科检查、宫颈疾病检查和乳腺疾病检查.结果:白带异常122例,患病率为24.4%;宫颈疾病74例,患病率为14.8%;乳腺疾病16例,患病率3.2%,患病年龄主要在31~40岁.结论:社区门诊要重视对无业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检查,避免妇科病给女性造成的危害.

    作者:忽彦男;谢延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胆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对心理和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急诊胆结石病人接受优质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心理与疼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诊胆结石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焦虑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针对急诊胆结石病人,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小梅;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后凸成形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后凸形成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対照组(给予常规椎体成形术治疗)和观察组(后凸成形术治疗)各50例,根据针对两组患者采用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应用两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其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病变椎体高度的恢复,还能够有利于缩短患者骨折康复所需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霄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重症胸外伤患者ICU的呼吸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76例重症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呼吸道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胸外伤患者进行ICU呼吸道护理能够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丙戊酸对癫痫患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对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对癫痫病体治疗时丙戊酸对拉莫三嗪药物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联合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我们将在本院进行癫痫疾病治疗的294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A组72人利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进行治疗,B组92人利用拉莫三嗪治疗,C组130人利用丙戊酸进行治疗.我们对每组之间的血药浓度、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差异的分析.结果:A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和标准化有一定的差异,并且比B组和C组的血药浓度高出约2倍(P<0.01).A组与C组的丙戊酸浓度,对于拉莫三嗪浓度和CDR没有太大的影响(P>0.05).A组的控制率比其他两组都高,这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和丙戊酸进行联合治疗的时候,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癫痫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但丙戊酸能够让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增加,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对拉莫三嗪应用的剂量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赵雪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且观察组中对护理工作不满意者仅1例,较对照组的7例明显要少,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血糖的控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解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疗效分析

    目的:剖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结合部分剜除法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相对比优势明显,具有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闫中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在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在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间我院接诊的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探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行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运动表以及日常生活活动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运动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指数存在差异性,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在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能够使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增强,利于改善患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该种康复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庞益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