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
护患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是指以护理工作者为一方,以患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人际关系.护患关系从患者就诊即建立,直至出院后才告完结,因此,可以说护患关系贯穿于护理的全过程.而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多的也是护士.面临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怎样在护理工作中协调护患关系,减少摩擦与纠纷,取得患者信赖已成为摆在护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加强护患沟通,提供与社会进步、患者需求相适应的护理服务,才能有利于护患和谐的构建.
作者:陈文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即RNFL)与病程发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1-2017.6期间接收治疗的视神经病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总共104眼.使用OCT检测患者各RNFL厚度并分析其与病程发展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平均RNFL厚度与病程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其中r=-0.121,P=0.230).结论 患者的病程增加,其RNFL厚度会减少,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患者的RNFL厚度推测患者的病程.
作者:武静;李萍;王艳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则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22%)高于观察组(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雅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肠梗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的104例肠梗阻患者为观察目标,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2)、试验组(n=5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体温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系统化体温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体温变化.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0min体温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麻醉后、气腹建立后、手术60min时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肠梗阻患者应用系统化体温护理干预后,可有效稳定术中体温,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希;黄梦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手术对于早期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利用回顾分析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早期乳腺癌治疗的276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病人中,接受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均有138人.利用病人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应用不同治疗方式的病人进行评价,对生活质量进行分数的评定.再利用问卷调查对病人的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和生命质量进行调研.结果:保乳手术病人的SAS、SDS评分的比改良根治组高,在家庭亲密度以及适应性方面,保乳手术更胜一筹.两组对比差异性较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乳手术能够让早期乳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让病人的心理舒适感增强,有助于病人的身心康复.
作者:于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护理教学在急诊科配合抢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7年4月~2018年1月接收的70例护理实习生,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35例;参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情境模拟护理教学方案,对比两组学生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应用效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技能操作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情景模拟护理教学可适用于在急诊科配合抢救培训中,在临床上取得了颇为的教学及应用效果,该教学模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戴小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在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均来自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接收的普外科住院患者,一共60例,随机分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后,腹痛无改善,改为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阑尾炎,但是手术治疗可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根治,杜绝复发,而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先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13-2018.06.13期间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与B组(均45例),A组常规护理,B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患者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B组各项评分较高A组,组间差异存在通行就饿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生活能力评分低于B组患者,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满意为73.3%(33/45),B组护理满意度为97.7%(44/45),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结论: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保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对癫痫病体治疗时丙戊酸对拉莫三嗪药物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联合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我们将在本院进行癫痫疾病治疗的294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A组72人利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进行治疗,B组92人利用拉莫三嗪治疗,C组130人利用丙戊酸进行治疗.我们对每组之间的血药浓度、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差异的分析.结果:A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和标准化有一定的差异,并且比B组和C组的血药浓度高出约2倍(P<0.01).A组与C组的丙戊酸浓度,对于拉莫三嗪浓度和CDR没有太大的影响(P>0.05).A组的控制率比其他两组都高,这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和丙戊酸进行联合治疗的时候,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癫痫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但丙戊酸能够让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增加,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对拉莫三嗪应用的剂量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赵雪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疾病治疗方法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目的:探讨肾内科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策略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 ~2017年1月在医院肾脏内科进行治疗的100名高龄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护理,护理结束后,以调查问卷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内科老年患者进行安全护理,可以有效防范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护理安全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更加和谐的治疗环境.
作者:刘靖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社区医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复发率以及遵医嘱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遵医嘱行为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复发率为9.38%(3/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4%(11/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嘱状况,患者疾病复发率下降,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施萍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1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后施以常规心电图信号监测、24h动态心电图信号监测,并对比两组冠心病检出结果.结果:24h动态心电图临床监测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临床监测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24h动态心电图信号监测相较于常规心电图信号监测而言阳性检出率较高,临床监测效果优,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王亚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精准微创治疗首先对病人胃镜检查判定出血是食道、还是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然后做CT门脉成像,确定静脉曲张的入口及出口.治疗时胃镜下组织胶注射先从入口逐渐向出口注射,达到精准硬化治疗的目的.结果有效率对照组30例,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31例,有效率83.87%,两者有显著差别,p值﹤0.05.拔针后再出血率,对照组70%,治疗组6.45%,p值﹤0.05.结论采用精准硬化治疗后,明显的提高了临床有效率,避免了拔针后出血、移位栓塞的发生及减少了治疗的次数;尤其是急性出血的患者可以起到立即止血的疗效,是有效的急救措施之一.
作者:翟亚娟;禹晶;杜爱平;张利伟;张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口腔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开展语言沟通艺术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口腔科所收治的病人资料100例实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语言沟通艺术,对比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护理措施之后,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口腔科病人,在其护理工作中提高语言沟通艺术,可以显著提高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晓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手法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47)和联合组(n=47),2组AECOPD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纠正低血氧症和呼吸性酸中毒等常规治疗,常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联合手法排痰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mMRC、CAT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比较,且联合组患者mMRC、CAT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排痰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常规组和联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49%和100%,组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雾化吸入地塞米松联合硫酸特布他林为治疗AECOPD的有效方式,但结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联合手法排痰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气道环境和呼吸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会有怎样的效果.方法:首先选择经过我院精心治疗的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身有脑梗死加之脑出血的病人作为这次研究的主体,并且无区别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我们对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而对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常规护理,经过一定时间的对比,重点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心理焦虑、压抑以及存活和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SAS的评分为(49.81±6.83)分,SDS的评分为(47.24±5.22)分,而对照组依次是(56.73±9.63)分、(58.03±8.60)分,对比显示之下,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我们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明显身体康健率为38.00%,良好康健率为36.12%,总康健率为97.05%,而对照组依次是17.32%、20.00%、79.32%;除此之外,观察组的一般康健率为25.92%,死亡率却只有3.73%,而对照组依次为48.03%、21.74%,我们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值得广泛推广普及和应用.
作者:周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在网络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生殖医学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生殖医学科室网站、科室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电话咨询平台;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各个网络平台在生殖医学护理实践的应用效果.结果 科室网站、科室微信公众平台、电话咨询台的总体覆盖率>80%;且科室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广,为85.45%;生殖医学网站服务满意度为83.27%.结论 在网络环境下建立生殖医学网络服务平台,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临床服务,并推动生殖医学护理的持续性发展.
作者:毛志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利用的手术护理配合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了在2018年2月到2018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7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过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对将手术护理配合对手术进行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对比之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护理配合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工作水平,提高手术效果等.手术护理配合干预可以在临床当中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双薪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敖洋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对埃索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在2016年到2017年来我院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人80名,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的病人运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试验组的治疗方法是在病患的静脉中注射埃索美拉唑和生长抑素,根据用法剂量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治疗阶段.结果 通过研究得出,在治疗后,试验组的腹内高压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血浆内霉素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次研究表明了生长抑素对于迷走神经、胰腺的分泌等有着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具有消炎的功能,此次试验还说明了埃索美拉唑和生长抑素联合用药这一治疗方式,对病人的身体恢复具有很好的影响,能够缓解重症胰腺炎病人的腹内高压并且能够改善其肠道粘膜屏障功能,此治疗方式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义真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