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律失常合并焦虑症的心理干预与效果观察

刘玲

关键词:心率失常, 焦虑, 心里干预,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为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律失常合并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018年在我院诊断患有心律失常合并焦虑症状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54例,对照组50例.对观察组54例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对对照组50例仅以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和焦虑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率达94.40%,对照组为5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心理干预可提高心律失常并焦虑向健康方向转化的效果.本研究为心率失常合并焦虑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依据.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优质护理在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析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观察目标,根据随机法分为参照组(n=38)、实验组(n=38).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4.7%)高于参照组(76.3%),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参照组(21.1%),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结核性脑膜炎康复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极高,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与借鉴.

    作者:武志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恢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以及全肠外营养对于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后,病人恢复的情况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治疗的80位病人进行研究,并按照入院单双号的随机分配方式,为所有病人进行划分,并利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划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前、手术后的血免疫指标和住院的时间、费用等进行数据的采集,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前各项指标差异不大,手术后第一天,两组病人的ALB、ALT、AST等指标比手术前要高,PA、TP指标比手术前低,HB变化不大.手术后第天,肠内营养指标情况回复正常,肠内营养组病人的血清比场外营养组高,术后的不良反应也较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病人血清功能以及免疫力的恢复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作者:范现英;刘晓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氨氯地平对劳力性心绞痛的治疗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究氨氯地平用于医治劳心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治疗的100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咳嗽、低血压、低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周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总率(14.35%)低于对照组(30.8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劳力性心绞痛临床医学应用上,氨氯地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黄何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新形势下做好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探讨

    新形势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会对医院的管理将造成直接的影响.基于此,分析医院纪檢监察工作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医院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做好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措施,希望对基层医院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陈宝茹;谢春;邓世昌;孙彦丽;杨丹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情景模拟护理教学在急诊科配合抢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情景模拟护理教学在急诊科配合抢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2017年4月~2018年1月接收的70例护理实习生,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均为35例;参照组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情境模拟护理教学方案,对比两组学生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应用效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评分、教学满意度评分、技能操作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情景模拟护理教学可适用于在急诊科配合抢救培训中,在临床上取得了颇为的教学及应用效果,该教学模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戴小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2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短暂性脑缺血治疗的110位病人进行认真的观察,并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帮助病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110位病人中,有64位病人经过治疗痊愈,有46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病人的病情进行仔细的观察,并为病人提供精心的护理,能够让病人的并发症情况发生几率降低,让治愈率得到提升,能够让病人的康复更快.

    作者:马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后凸成形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后凸形成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対照组(给予常规椎体成形术治疗)和观察组(后凸成形术治疗)各50例,根据针对两组患者采用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应用两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其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病变椎体高度的恢复,还能够有利于缩短患者骨折康复所需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霄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护理内容.方法:选取本科室收治的62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各31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综合组患者在行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实施护理配合,对比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综合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同时综合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哦护理质量,同时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作用.

    作者:闫丽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阑尾切除治疗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阑尾切除治疗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我院90例2017年4月-2018年1月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开放手术阑尾切除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微创手术阑尾切除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阑尾切除治疗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吴嘉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护理的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142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筛选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1名患者.常规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控制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即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常静;谢俊;冉淑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近几年来所收治的80位急性脑梗死患者,将这80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每组各有40位患者.对观察组中的患者使用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的治疗方法,对对照组中的患者仅使用常规的动脉溶栓治疗方式,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NI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其NIHS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讲,动脉溶栓联合支架取栓的治疗方式对他们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这种治疗方式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起来.

    作者:陈秀晓;牛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比较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分析并对比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并总结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择取80岁以下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老年组,并择取80岁及以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高龄组,对两组疾病诱因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两组疾病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排便排尿困难、情绪激动、心律失常、劳累、高血压、气候变化等,其中高龄组中呼吸道感染、排便排尿困难、情绪激动、高血压、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明显,老年组中劳累、心律失常的影响更加明显,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老年患者,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合并基础疾病以及疾病诱因均相对多元性,对此应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月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旨在为急诊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就诊抢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院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是目前临床上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较为理想的护理模式,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心绞痛患者共80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比两组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健康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患者依存性、健康指标都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应用到心绞痛患者护理中效果良好,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和健康指标,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作者:樊丽芳;周月霞;王燕;徐艳;周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

    目的:探究气管插管和电除颤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自2017年10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医师院外抢救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心肺复苏.2018年1月-2018年4月我院医师院外抢救的3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肺复苏后的气管插管及电除颤,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情况.结果:实验组颈动脉搏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肺复苏后的气管插管及电除颤可以提高患者的复苏率,并稳定血流及血氧饱和度的作用.

    作者:陈宇坤;顾耀峰;郁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双薪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敖洋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13-2018.06.13期间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与B组(均45例),A组常规护理,B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患者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B组各项评分较高A组,组间差异存在通行就饿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生活能力评分低于B组患者,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满意为73.3%(33/45),B组护理满意度为97.7%(44/45),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结论: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保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理论应用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优化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工作人员60例,分为2组,每组有30例,称为研究组、常规组,并选取急诊患者100例,分2组各50例,由研究组、常规组负责护理工作.常规组应用普通急诊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急诊护理过程中,持续进行柔性管理理论优化,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结果 研究组认可度为98.00%,常规组为80.00%,研究组更优,两组比较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柔性管理理论应用在急诊护理中,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度更高.

    作者:徐美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语言沟通艺术在护理口腔科病人中的运用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口腔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开展语言沟通艺术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口腔科所收治的病人资料100例实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语言沟通艺术,对比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护理措施之后,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口腔科病人,在其护理工作中提高语言沟通艺术,可以显著提高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晓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1月我院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前后患者卡氏分数、手术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中总出血量、清除总淋巴结数目、尿管拔除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卡氏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观察组卡氏分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卡氏分数,加速康复.

    作者:郭晓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