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李兴瑜;许双朝

关键词: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摘要:目的:为了探寻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综合护理的办法.方法:通过收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九十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治疗.结果:这九十例患者中,有十五例患者在三天的治疗内出现好转的状况,吐血和便血的状况不再发生,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另外三十一例患者在一周的治疗中出现病情好转的状况,吐血和便血的状况不再发生,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十四例病人在两周之内出现好转的状况,不在出血,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两例病人在诊疗的基础上,加入外科治疗,情况明显好转;另两例则是由于失血过多,引起休克而死亡.结论:通过综合护理的办法有助于提升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抢救的成功率以及止血的效率,减少发病时的出血量,增强护理的效果.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分析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2例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性取材,取材成功率为100%.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为97.56%.有32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有9例患者为良性肿瘤,穿刺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炎性细胞浸润患者1例,在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结果: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确诊率,便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孟飞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应用柔性管理理论优化急诊护理管理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柔性管理理论应用与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优化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工作人员60例,分为2组,每组有30例,称为研究组、常规组,并选取急诊患者100例,分2组各50例,由研究组、常规组负责护理工作.常规组应用普通急诊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急诊护理过程中,持续进行柔性管理理论优化,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结果 研究组认可度为98.00%,常规组为80.00%,研究组更优,两组比较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柔性管理理论应用在急诊护理中,患者对护理工作认可度更高.

    作者:徐美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手法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和盐酸氨溴索联合手法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9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47)和联合组(n=47),2组AECOPD患者均给予治疗原发病、纠正低血氧症和呼吸性酸中毒等常规治疗,常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联合手法排痰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mMRC、CAT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比较,且联合组患者mMRC、CAT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联合组患者排痰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常规组和联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49%和100%,组间差异比较(p<0.05).结论 雾化吸入地塞米松联合硫酸特布他林为治疗AECOPD的有效方式,但结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联合手法排痰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气道环境和呼吸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宋志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康复心理护理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以某社区老年病门诊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症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组间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结果:在治疗前两组间SAS评分、SDS评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讨论: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改善血压和血糖指标,起到健康促进的作用.

    作者:齐会珍;张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薇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美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美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9月-2018年1月入我院进行相关美容手术的50例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患者各为25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及焦虑状态评分.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相应数据比较差异较大,计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美容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着明显提升作用,值得广泛运用.

    作者:郭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效果观察

    目的:探索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实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并对此次研究产妇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对比护理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HAMD评分≤7分率、HAMA评分≤7分率、产妇产后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中效果显著.

    作者:苏润霞;吴永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6排螺旋CT在脑组织腔隙性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脑组织腔隙性梗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0例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对本组均行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通过CT扫描检查,共检测出112例脑组织腔隙性梗塞患者,其中发现病灶153例,78例单发病灶,29例两个病灶,3例三病灶,2例四病灶.对本组患者均进行腔隙病灶线测量后结果显示,患者的病灶直径为2~19 mm,平均(9.9±4.1)mm,其中病灶直径为5~15 mm的多,占了病灶总数的74.3%;153例病灶中左侧70例,右侧73例,双侧10例;其中基底节区病灶145例(尾状核26例,内囊61例,丘脑58例)、脑干4例、顶叶2例、小脑2例;患者的病灶形态大多呈类圆形的低密度病灶,病灶的边界比较清晰,但是由于体积较小,占位比较轻,一般只存在相邻脑室的局部受压.结论:在诊断脑组织腔隙性梗塞患者时,采用16排螺旋CT,具有明显的特异性,能够发现下基底节区、脑干、顶叶、小脑等部位的微小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原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单双数球抽签的方式将本院收治的88例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44例患者使用多索茶碱治疗)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44例患者使用噻托溴铵粉治疗),对两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比对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97.73%vs75.00%)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应用多索茶碱联合噻托溴铵粉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困难与咳嗽等临床症状,促进慢阻肺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陈金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应用

    进行人性化护患沟通对医护人员相对缺乏,护患比例失调的基层医院来说,其作用更为重要.在其沟通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人性化、方位性、专业性等都种技巧来实现沟通效果,进而促进基层医院的持续性发展.

    作者:王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外科术后规范化疼痛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手术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病人疾病的方式,手术后病人疼痛是普外科很常见的临床上的现象,这是病人在进行手术后机体产生的正常的生理反应,这种手术后的疼痛对于病人来说是身体和精神上同时的难受的感受.而手术后病人疼痛时,如果能够接受疼痛护理,则可以有效的缓减病人的痛苦程度,同时对于病人心灵上也具有抚慰作用,可以促进病人更好的康复,减少病人产生系列并发症和不良的精神焦虑等的风险,术后疼痛护理对于病人术后修养身体和逐渐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魏蕾;田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泡型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肝泡型包虫病是一种病程进展缓慢的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手术完整切除病灶是根治该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分析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方法进行评估.本文主要介绍肝泡型包虫病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潘徐彪;王宏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比较及预见性护理

    目的:分析并对比老年与高龄老年心力衰竭的诱因,并总结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择取80岁以下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老年组,并择取80岁及以上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66例作为高龄组,对两组疾病诱因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两组疾病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排便排尿困难、情绪激动、心律失常、劳累、高血压、气候变化等,其中高龄组中呼吸道感染、排便排尿困难、情绪激动、高血压、气候变化的影响更加明显,老年组中劳累、心律失常的影响更加明显,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老年患者,高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合并基础疾病以及疾病诱因均相对多元性,对此应做好预见性护理工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月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农药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阿托品用量、昏迷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25%,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急救,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慢性结肠炎病人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50例为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HAMD、HAMA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个性生活指标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病人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徐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在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应用

    目的 延续性护理在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应用观察.方法将40例即将出院的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出院后不进行进一步护理观察,观察组出院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院外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3个月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和评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改善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出院后的呼吸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如何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

    目的:加强手术护理工作,能够做好术前、后工作,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恢复.方法:主要就是研究我院2017年04月至2018年04月在医院内收治做手术的患者,收治病人为三十例,而随后就分成为两个不同的小组,然后将这部分病人分成为观察组、实验组,每组十五人,观察组在治疗上则采用传统方式来治疗,而实验组则采取在传统治疗方法为基础的前提下,辅以额外的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的小组成员,术后恢复情况要比实验组恢复慢两天至三天.证明了采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辅以额外的治疗,那么能够提高手术康复率.

    作者:肖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食管癌CT图像GTV与三维放疗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探究食管癌CT图像GTV和三维放疗预后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4-2013.8期间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实施放疗,根据百分位间距将GTV体积采用三分级法分组,命名为A组、B组与C组,对不同食管癌CT图像GTV与三维放疗预后关系进行评价.结果:A组27例、B组26例、C组27例,三组患者均随着时间延长且生存率下降,随访1年、3年、5年期间的生存率方面,A组均大于B组、C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同时间段生存率也高于C组,组间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CT图像GTV与三维放疗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采用三分级方法可较好的对患者预后做出评价,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作者:樊婧;申淑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决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6例在我院接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治疗的患者分为比对组(n=43)和探讨组(n=43),比对组患者应用决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探讨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决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结果:探讨组患者月经恢复率、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讨组患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均明显低于比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雌二醇、促卵泡雌激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决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雪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90例脊柱外伤骨折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骨外伤后JOA评分、抑郁症状量表评分、脊柱外伤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脊柱外伤骨折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好.

    作者:温新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