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新梅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于普外科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份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术后疼痛评分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拥有良好效果,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徐丽娜;林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肿瘤,其为良性肿瘤[1].听神经瘤作为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多发于30-50岁的成年人.临床表现多以耳鸣耳聋,头晕目眩为主.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可通过双极电凝,手术显微镜完成手术治疗,故本文笔者特择选2018年4月11日,我院开展神经瘤切除术患者1例,就神经瘤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展开探析.
作者:张园园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肠梗阻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行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的104例肠梗阻患者为观察目标,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2)、试验组(n=52).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体温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系统化体温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体温变化.结果:两组术前、术后30min体温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麻醉后、气腹建立后、手术60min时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麻醉腹腔镜手术肠梗阻患者应用系统化体温护理干预后,可有效稳定术中体温,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希;黄梦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方法:以某社区老年病门诊10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症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组间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结果:在治疗前两组间SAS评分、SDS评分、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讨论:对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改善血压和血糖指标,起到健康促进的作用.
作者:齐会珍;张雅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分阶段目标教学在肾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肾内科临床实习护生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按照能力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各33例护生.对照组的护生实施传统型总目标教学法进行教学,而实验组的护生则应用分阶段目标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观察和统计两组人员的实习目标达标率以及理论与技能考核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实习目标达标率为96.97%(32/3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的实习目标达标率84.85%(28/33),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的理论以及技能考核情况也较对照组护生优秀,在具体的操作工作上的熟练度明显较对照组护生优秀,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目标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综合知识素养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较高的教学实用型.
作者:黄舒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会有怎样的效果.方法:首先选择经过我院精心治疗的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身有脑梗死加之脑出血的病人作为这次研究的主体,并且无区别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我们对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而对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常规护理,经过一定时间的对比,重点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的心理焦虑、压抑以及存活和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SAS的评分为(49.81±6.83)分,SDS的评分为(47.24±5.22)分,而对照组依次是(56.73±9.63)分、(58.03±8.60)分,对比显示之下,观察组要低于对照组,我们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明显身体康健率为38.00%,良好康健率为36.12%,总康健率为97.05%,而对照组依次是17.32%、20.00%、79.32%;除此之外,观察组的一般康健率为25.92%,死亡率却只有3.73%,而对照组依次为48.03%、21.74%,我们认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病人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值得广泛推广普及和应用.
作者:周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神经内科急、危重及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多,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亚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以及全肠外营养对于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后,病人恢复的情况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治疗的80位病人进行研究,并按照入院单双号的随机分配方式,为所有病人进行划分,并利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划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前、手术后的血免疫指标和住院的时间、费用等进行数据的采集,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前各项指标差异不大,手术后第一天,两组病人的ALB、ALT、AST等指标比手术前要高,PA、TP指标比手术前低,HB变化不大.手术后第天,肠内营养指标情况回复正常,肠内营养组病人的血清比场外营养组高,术后的不良反应也较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病人血清功能以及免疫力的恢复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作者:范现英;刘晓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护理程序在脊柱侧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时间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40名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20名脊柱侧弯患者进行程序化的护理干预治疗,对于对照组的20名脊柱侧弯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治疗,研究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价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程序化护理治疗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实验组患者术后脊柱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的护理干预对于脊柱侧弯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治疗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作者:彭云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按照是否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康复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6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周腰椎功能术后恢复优良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个体腰椎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DR摄影技术在放射科的应用,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放射科纳入的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应用DR摄影机及X线检测方式分别对患者进行检测,前者检测方式命名观察组,后者检测方式命名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收集图像进行对比.结果:DR摄影技术所收集的图像分辨率及清晰度及图像处理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X线检测方式,差异较为明显.讨论:将DR摄影技术应用在放射科,能够对患者组织部位清晰检测,保障图像清晰,医务人员对DR摄影技术较为认可,能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检测目标,该技术为新型检测技术,应用时间远短于X线检测方式,但是应用价值较高.对DR摄影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能够使更多优势被开发,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作者:赵立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内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对于提升护理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护患沟通的内涵、目的与影响因素,进而研究了了护患沟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护患沟通的方法,如建立护患信任桥梁、树立护患平等观念,采取预防性与治疗性的护患沟通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王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取材时间段为2016年的4月到2018年的4月,总计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每组40例分为两组,传统方法护理其中一组患者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一组患者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落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与常规护理比较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骆兰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麻醉机是医院进行手术全身麻醉的重要工具,主要功能是为患者进行吸入麻醉、代替呼吸、供氧等,但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目前临床上仍常有麻醉意外事件发生,其中有一部分与麻醉机有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麻醉机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并探讨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姚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直肠癌Miles根治术中保温护理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中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接受直肠癌Miles根治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保温护理方案.根据两组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恢复意识时间和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保温护理应用于直肠癌Miles根治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中,能保证患者体温的稳定,使患者尽快的苏醒,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棣;陈思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者行常规护理,前者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与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子宫腺肌症患者护理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术后情况以及护理效果能够通过针对性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李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外科全身麻醉术后病人早期疼痛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减轻病人术后疼痛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4例行全身麻醉术的外科手术病人,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其术后不同时间、手术风险分级和术中出血量病人的疼痛强度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时间和出血量病人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全身麻醉的外科手术病人术后6h疼痛强度高,手术风险级别高、出血量大的病人疼痛强度高.
作者:姚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前瞻性的护理管理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中的运用.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推行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的时间(2017年5月)为分组间隔,分别于推行前(2017年2-2017年4月)、推行后(2017年6月-2017年8月)这两个时段,各抽取消毒供应中心10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并依次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前瞻性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制度执行状况、工作效率、各科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护理包灭菌合格率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可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任心心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早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归入对比组、试验组,每组30例,应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试验组额外增添早期康复护理,记录护理前、护理后、出院1月后两组神经功能障碍水平.结果 分别使用不同护理方案后,两组患者护理后、出院1月后神经功能障碍水平产生差距,试验组得分更低,障碍程度更轻,P<0.05.结论 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水平,使患者逐步恢复正常肢体功能,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索CALLA模式教学方法提升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对照组67名实习护生、实验组44名实习护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CALLA模式教学方法,对实习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实践操作能力、理论成绩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LLA模式能够较好地结合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自主能力,顺利完成临床带教工作.
作者:李彦莎;成彩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