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实践效果观察

苏润霞;吴永红

关键词:妊娠合并心力衰竭, 剖宫产, 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索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实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并对此次研究产妇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2组,每组6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和对照组产妇,对比护理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HAMD评分≤7分率、HAMA评分≤7分率、产妇产后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中效果显著.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后凸成形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后凸形成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対照组(给予常规椎体成形术治疗)和观察组(后凸成形术治疗)各50例,根据针对两组患者采用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应用两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其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促进患者病变椎体高度的恢复,还能够有利于缩短患者骨折康复所需的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霄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风险管理在口腔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风险管理应用于口腔科室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以我院口腔科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患者132人为统计分析样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将风险管理纳入,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交叉感染率、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违规操作行为次数少,护理资料合格率、消毒和隔离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口腔科室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维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6月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组予以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对比质量后2组血糖值、UAER(微量白蛋白排泄率)、β2-MG(尿β2微球蛋白)、Scr(血清肌酐)、BUN(血尿素氮)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lc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UAER、β2-MG、Scr、BU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运动疗法联合缬沙坦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明显,明显降低血糖,减少尿蛋白,缓解糖尿病肾病发展,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玉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给予参照组常规内科护理,给予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的治疗依从性(95.35%)优于参照组(81.40%),P<0.05;且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参照组(79.07%),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依从性和疗效均较高,建议推广.

    作者:傅梅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为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左氧氟沙星,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进行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采用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和控制病情,具有临床使用和进一步推广价值.

    作者:刘峰;吴燕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慢性结肠炎病人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50例为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HAMD、HAMA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个性生活指标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病人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徐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脑出血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8年1月~4月我科室诊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临床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估2组护理满意状况、住院状况、FIM、Fugl-Meyer评分.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护理满意状况较佳(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医疗费用及并发症较少(p﹤0.05);观察组FIM、Fugl-Meyer评分较佳(p﹤0.05).结论 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施以临床护理模式,可以显著缓提升护理满意状况,缩短住院及治疗时长、节省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独立运动肌体等功能,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作者:王玉芹;王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9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则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察组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22%)高于观察组(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雅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0例静脉全麻下ERCP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0例静脉全麻下ERC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并择期进行静脉全麻下ERCP治疗的患者20例进行研究,观察手术结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安静入睡,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无恶心呕吐等反应,无患者不能耐受治疗终止手术.经过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7.32±6.43)分、(77.41±6.42)分、(78.55±6.72)分、(78.47±6.18)分、(78.32±6.45)分,均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静脉全麻下进行ERCP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耐受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治疗策略

    由于当前的乳腺癌发病率以及病死率逐渐增高,传统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及治疗已经无法充分的满足乳腺癌的治疗,必须要基于分子分型进行更好的分析与研究.本文主要针对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治疗策略进行了分析.

    作者:谢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应用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实验组应用米非司酮片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完全控制止血时间、控制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FSH、LH、E2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缺血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子宫内膜增长,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黄义萍;程志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结核丸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结核丸辅助治疗肺结核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肺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参照组(常规治疗)以及观察组(结核丸辅助治疗),平均每组患者2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发生咳嗽、发热、盗汗的分别为2例、1例、1例,参照组患者的为8例、3例、3例,参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14/2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14.28%(4/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有效、无效的分别为18例、9例、1例,参照组患者的分别为14例、8例、6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6.42%(27/28)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8.57%(22/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病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结核丸进行辅助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的推广和应用于临床治疗上.

    作者:杨广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0例观察组和4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终显效2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15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尽快恢复.

    作者:谭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关于晚期病人临终关怀的研究

    临终关怀是一项高尚而艰巨的工作,它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作为医护工作者,应根据实际需要,因人而异地做好临终关怀工作,充分显示临终关怀的温暖和力量,使临终患者在真正人间温情的照顾下,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后阶段.

    作者:郭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神经内科急、危重及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多,也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问题.

    作者:李亚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目的:为了探寻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综合护理的办法.方法:通过收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九十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治疗.结果:这九十例患者中,有十五例患者在三天的治疗内出现好转的状况,吐血和便血的状况不再发生,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另外三十一例患者在一周的治疗中出现病情好转的状况,吐血和便血的状况不再发生,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十四例病人在两周之内出现好转的状况,不在出血,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两例病人在诊疗的基础上,加入外科治疗,情况明显好转;另两例则是由于失血过多,引起休克而死亡.结论:通过综合护理的办法有助于提升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抢救的成功率以及止血的效率,减少发病时的出血量,增强护理的效果.

    作者:李兴瑜;许双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通过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手外伤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以及中晚期康复训练对其手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结果:早期训练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09±19.02,治疗后的TAM为195.31±26.78,对照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12±18.85,治疗后的TAM为51.12±18.85.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综合疗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各项体征数据及护理疗效.结论2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退热时间、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状况,数据指标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疗效相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目的:为加强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人工气道对的治疗效果,我院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探讨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佳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入院的8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共40例.所有患者都建立了人造气道.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和22.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存活.对照组有3例因疾病加重而过世.死亡率为7.5%.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2.5%.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度神经外科病人建立人工气道辅助呼吸过程中,采用科学,细致,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充分发挥人工气道疗法的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反应.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取材时间段为2016年的4月到2018年的4月,总计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每组40例分为两组,传统方法护理其中一组患者并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剩余一组患者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落实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肢体运动功能,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与常规护理比较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应当推广使用.

    作者:骆兰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