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较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姚根琴

关键词: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功能性消化不良
摘要:目的 探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别使用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于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时间段内接受治疗的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潘立酮药物治疗,则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药物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为期1周的疗效测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65.00%),即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沙必利药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临床疗效更为出色,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气胸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新生儿气胸的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足月儿气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高频组各1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频通气治疗,高频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24h后血气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结果 高频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气胸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与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护理的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142名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筛选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各71名患者.常规组进行传统护理,研究组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护理后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与血压值(SBP/DBP)控制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即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耳穴压豆干预控制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常静;谢俊;冉淑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营养膳食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营养膳食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切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营养膳食护理.并观察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对于切口愈合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实施营养膳食护理的观察组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放置引流物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中切口皮肤裂开、切口感染以及切口皮肤坏死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营养膳食护理,能够对患者营养结构进行调节,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国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泄泻的中医研究进展

    泄泻作为临床常见病在我国医学典籍中早有记载.近年来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与对疾病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中医在治疗泄泻方面通过分析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对症施治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本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对泄泻发病机制进行详细阐述与辨证分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治疗方法,以期为日后临床更好的利用中医治疗泄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为医务工作者临床用药施治提供合理参考.

    作者:利佳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监测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421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后施以常规心电图信号监测、24h动态心电图信号监测,并对比两组冠心病检出结果.结果:24h动态心电图临床监测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临床监测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24h动态心电图信号监测相较于常规心电图信号监测而言阳性检出率较高,临床监测效果优,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王亚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析现代高中生对医学专业的看法

    在任何一个国家,救死扶伤都是医疗人员的职责,同时医学专业在每一个国家都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一个国家综合能力体现的一个方向就是国家医学水平的发展,那么想要保障人民健康就需要培养大量的医学专业性人才.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越来越关注,同时医生的专业水平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生,应端正自己的态度并积极的投入到医学发展中,并提高自己对医学专业的理解,培养出正确医学观念的同时为国家的医学发展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刘子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按照是否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康复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6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周腰椎功能术后恢复优良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个体腰椎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薇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静脉用蔗糖铁与口服铁剂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对比

    目的:观察对比静脉用蔗糖铁与口服铁剂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运城市急救中心第一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5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在静脉用蔗糖铁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3周后SI、SF、HCT以及Hb各项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贫血纠正耗时、住院耗时,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给予静脉用蔗糖铁纠正个体贫血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李稳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细节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护理中细节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我国接收的86例消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将护理10d和30d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作为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在护理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自我护理责任感、技能、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效果,使患者更加能够感受到亲情化、人性化的护理待遇,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故细节护理可以被应用在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当中.

    作者:张圆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外科术后规范化疼痛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手术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病人疾病的方式,手术后病人疼痛是普外科很常见的临床上的现象,这是病人在进行手术后机体产生的正常的生理反应,这种手术后的疼痛对于病人来说是身体和精神上同时的难受的感受.而手术后病人疼痛时,如果能够接受疼痛护理,则可以有效的缓减病人的痛苦程度,同时对于病人心灵上也具有抚慰作用,可以促进病人更好的康复,减少病人产生系列并发症和不良的精神焦虑等的风险,术后疼痛护理对于病人术后修养身体和逐渐康复非常重要.

    作者:魏蕾;田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精准微创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精准微创治疗首先对病人胃镜检查判定出血是食道、还是胃底静脉曲张所致.然后做CT门脉成像,确定静脉曲张的入口及出口.治疗时胃镜下组织胶注射先从入口逐渐向出口注射,达到精准硬化治疗的目的.结果有效率对照组30例,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31例,有效率83.87%,两者有显著差别,p值﹤0.05.拔针后再出血率,对照组70%,治疗组6.45%,p值﹤0.05.结论采用精准硬化治疗后,明显的提高了临床有效率,避免了拔针后出血、移位栓塞的发生及减少了治疗的次数;尤其是急性出血的患者可以起到立即止血的疗效,是有效的急救措施之一.

    作者:翟亚娟;禹晶;杜爱平;张利伟;张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视频支撑喉镜下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视频支撑喉镜下单侧杓状软骨切除对于治疗双侧声带麻痹的疗效观察.方法 双侧声带麻痹患者9例,均以呼吸困难及声音嘶哑入院,急诊行气管切开术,择期在全麻视频支撑喉镜下行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结果 4例患者术后3月好转拔管,2例患者在术后6月好转拔管,2例患者术后8月好转拔管,1例患者由于术区肉芽组织增生致二次手术,并于术后18月后好转拔管.结论 1.视频支撑喉镜下行单侧杓状软骨切除术能有效缓解双侧声带麻痹患者呼吸困难,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较少;2.视频支撑喉镜下行单侧杓状软骨手术方式简单,设备投入较少,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梁秋林;杨秀海;周奇;冯超;曹长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癫痫患儿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癫痫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0例患儿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各4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评分好额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小儿癫痫患儿的护理当中,能明显增强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武丽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危重症超声的临床应用

    目的:为了探讨超声在临床急危重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和急诊患者共48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论:在对照组中,采用临床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后,242例的诊断正确率为83.47%,误诊率为16.52%;采用了传统的临床诊断加上超声影像技术,242例的诊断正确率为98.34%,误诊率仅为1.66%,观察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正确率(P<0.05),并且误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方便、迅速,且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提高了临床上的疾病诊断,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吴世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胆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对心理和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急诊胆结石病人接受优质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心理与疼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诊胆结石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焦虑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针对急诊胆结石病人,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小梅;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析早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归入对比组、试验组,每组30例,应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试验组额外增添早期康复护理,记录护理前、护理后、出院1月后两组神经功能障碍水平.结果 分别使用不同护理方案后,两组患者护理后、出院1月后神经功能障碍水平产生差距,试验组得分更低,障碍程度更轻,P<0.05.结论 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水平,使患者逐步恢复正常肢体功能,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根据双盲法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分成2组,分别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7例.其中,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定位放射治疗、局部化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9%、81.0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81%、8.11%,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定位放射治疗与局部化疗,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周文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丙戊酸对癫痫患者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影响

    目的:对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对癫痫病体治疗时丙戊酸对拉莫三嗪药物力学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联合用药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我们将在本院进行癫痫疾病治疗的294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A组72人利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进行治疗,B组92人利用拉莫三嗪治疗,C组130人利用丙戊酸进行治疗.我们对每组之间的血药浓度、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差异的分析.结果:A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和标准化有一定的差异,并且比B组和C组的血药浓度高出约2倍(P<0.01).A组与C组的丙戊酸浓度,对于拉莫三嗪浓度和CDR没有太大的影响(P>0.05).A组的控制率比其他两组都高,这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和丙戊酸进行联合治疗的时候,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癫痫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但丙戊酸能够让拉莫三嗪的血药浓度增加,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对拉莫三嗪应用的剂量进行控制,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赵雪萌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肺科收住的80例肺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配原则,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实施全面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吕立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