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静;谢俊;冉淑容
目的:为了探寻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综合护理的办法.方法:通过收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九十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治疗.结果:这九十例患者中,有十五例患者在三天的治疗内出现好转的状况,吐血和便血的状况不再发生,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另外三十一例患者在一周的治疗中出现病情好转的状况,吐血和便血的状况不再发生,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十四例病人在两周之内出现好转的状况,不在出血,大便内携带血转为阴性;两例病人在诊疗的基础上,加入外科治疗,情况明显好转;另两例则是由于失血过多,引起休克而死亡.结论:通过综合护理的办法有助于提升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抢救的成功率以及止血的效率,减少发病时的出血量,增强护理的效果.
作者:李兴瑜;许双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以临床药师参与外源性脂质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探讨药学干预的实施与内容.方法:结合临床工作典型案例,介绍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的形式、内容及重点.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设计及调整,找准切入点实施药学干预可以解决临床上的棘手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实施药学干预能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俊俊;石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数量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双薪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双心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敖洋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当归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各科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当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有效成分包括多种,其药理作用体现在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药用价值,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夏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78人,随机将78位患者分成护理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中医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比参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更有效,满意度更高,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可以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芳;付涛;杨玲华;杨小琴;鲜兴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6月2017年8月所收治的100名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患者,实验组的50名患者采用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50名患者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进行治疗,就两组的有效率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在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50%,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这中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9.24天,而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14.32天,实验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这其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美拉唑+生长抑素+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应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刘驰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无菌敷贴在静脉输液留置针中的固定效果.方法 选择静脉输液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无菌敷贴和弹性绷带固定留置针,观察组使用改良式无菌敷贴和弹性绷带固定留置针.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改良式无菌敷贴固定留置针效果好,操作方便,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的固定时间.
作者:蒋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针罐牵引配合仰卧挺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针罐牵引配合仰卧挺腹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8例,统计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28例患者中,治愈186例,占81.58%;好转40例,占17.54%;总有效率99.12%.结论:针罐牵引配合仰卧挺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佑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按照是否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康复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6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术后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周腰椎功能术后恢复优良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个体腰椎功能的恢复.
作者:赵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慢性肾衰竭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由于一些常见的肾脏疾病转化而来,在肾内科当中,常用血液透析的方法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延续生命.血液透析就是用机器实现患者体内的血液置换,通过过滤患者体内的血液实现血液净化的目的.在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良好的护理质量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的质量是临床上护理工作者重点研究的问题,如何能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当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者:侯瑞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以及全肠外营养对于胃肠道肿瘤根治手术后,病人恢复的情况以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胃肠道肿瘤治疗的80位病人进行研究,并按照入院单双号的随机分配方式,为所有病人进行划分,并利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划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利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前、手术后的血免疫指标和住院的时间、费用等进行数据的采集,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病人的手术前各项指标差异不大,手术后第一天,两组病人的ALB、ALT、AST等指标比手术前要高,PA、TP指标比手术前低,HB变化不大.手术后第天,肠内营养指标情况回复正常,肠内营养组病人的血清比场外营养组高,术后的不良反应也较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病人血清功能以及免疫力的恢复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作者:范现英;刘晓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进行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期间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2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手术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方式研究;对照组(36例):选择普通方式完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观察组(36例):选择细节护理方式完成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终就两组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症状改善、安全性、依从性以及满意度评分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症状改善、安全性、依从性以及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期间,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有效应用,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症状改善、安全性、依从性以及满意度评分的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手术患者综合水平提升.
作者:窦娜娜;周爱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2例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性取材,取材成功率为100%.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为97.56%.有32例患者为恶性肿瘤,有9例患者为良性肿瘤,穿刺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炎性细胞浸润患者1例,在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结果: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确诊率,便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孟飞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习护士和带教老师对护理教学的需求,从而为护理带教提出新的思路.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3月我院手术室进行实习的护士和带教老师进行分析,共有50名护士和30名带教老师参与到此次研究中,通过制定护理教学需求问卷的方式,分析实习护士和带教老师对护理教学的需求.结果:实习护士和带教老师对基础操作、职业防护、器械识别等有明显需求,带教老师与护士职业价值实现需求高于实习护士,差异显著(P<0.05).结论:带教老师应该完善教学方式,采用新型的带教方式,结合临床实际,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郑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牙周病致前牙移位实施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因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口腔正畸展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深度、前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牙周出血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治疗后患者对牙齿美观的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尤其对患者牙周袋深度、前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盖、牙周出血指标的改善效果显著,且能提高患者对牙齿的美观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邓元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营养膳食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切口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营养膳食护理.并观察经过护理后2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以及对于切口愈合所产生的影响.结果:实施营养膳食护理的观察组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放置引流物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单纯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中切口皮肤裂开、切口感染以及切口皮肤坏死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手术后实施营养膳食护理,能够对患者营养结构进行调节,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国倩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骨科进行治疗就诊的髋关节受损需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5例,其中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依据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自理能力显著强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医学的推广
作者: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早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效果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归入对比组、试验组,每组30例,应用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试验组额外增添早期康复护理,记录护理前、护理后、出院1月后两组神经功能障碍水平.结果 分别使用不同护理方案后,两组患者护理后、出院1月后神经功能障碍水平产生差距,试验组得分更低,障碍程度更轻,P<0.05.结论 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水平,使患者逐步恢复正常肢体功能,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作者:董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份收治的180例ICU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可能影响感染发生(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针对性护理干预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留置导尿管出现的相关尿路感染现象书临床常见并发症,了解感染原因,能够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而降低感染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周华;黄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口腔科病人护理工作中开展语言沟通艺术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口腔科所收治的病人资料100例实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应用语言沟通艺术,对比两组病人的满意度,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护理措施之后,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口腔科病人,在其护理工作中提高语言沟通艺术,可以显著提高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晓鹤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