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戴科芳

关键词:出血型烟雾病, 临床特征, 临床表现
摘要:目的 研究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特征.结果 对比不同≤40岁、41-60岁和≥61岁三个年龄段患者患出血型烟雾病比例,结果显示,41-60这一年龄段的患者比例较多,61岁以上的患者患病比例小,三个年龄段患病比例差异显著(p<0.05),在60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中,首发证主要为偏瘫、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还有部分患者存在头晕、语言不清、抽搐、感觉异常和智力下降、记忆力下降等.但是不同症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需对成人出血型烟雾病的识别能力进行进一步提升,如有必要需对患者进行DSA检查,从而清晰的显示出烟雾病的血管狭窄程度、检查患者闭塞部位和侧支循环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对治疗进行指导.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自2003年1月-2011年5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8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作为护理人员应积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指导患者调节自身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便秘,控制好自身的少食高脂的食物.

    作者:戴玉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应用

    进行人性化护患沟通对医护人员相对缺乏,护患比例失调的基层医院来说,其作用更为重要.在其沟通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人性化、方位性、专业性等都种技巧来实现沟通效果,进而促进基层医院的持续性发展.

    作者:王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决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6例在我院接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治疗的患者分为比对组(n=43)和探讨组(n=43),比对组患者应用决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探讨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决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结果:探讨组患者月经恢复率、排卵率以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讨组患者睾酮、促黄体生成素均明显低于比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雌二醇、促卵泡雌激素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应用二甲双胍联合决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雪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出治疗慢性结肠炎病人1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两组,组一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50例为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HAMD、HAMA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干预后个性生活指标上,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病人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徐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临床对艾滋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的研究有其特殊涵义且非常重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仅可有效减少艾滋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病死率,同时还能够提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患者生活质量,但影响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含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有效改善社会支持也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社区医院于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研究,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办法,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复发率以及遵医嘱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在遵医嘱行为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复发率为9.38%(3/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4%(11/3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嘱状况,患者疾病复发率下降,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施萍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社区高血压病人接受社区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服药依从性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以往一年社区高血压病人资料8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所选8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研究组病人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不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情况,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社区高血压病人,为其提供社区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够促进病人服药依从性,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晋建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通过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手外伤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以及中晚期康复训练对其手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结果:早期训练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09±19.02,治疗后的TAM为195.31±26.78,对照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12±18.85,治疗后的TAM为51.12±18.85.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麻醉机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麻醉机是医院进行手术全身麻醉的重要工具,主要功能是为患者进行吸入麻醉、代替呼吸、供氧等,但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目前临床上仍常有麻醉意外事件发生,其中有一部分与麻醉机有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麻醉机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并探讨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姚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方法,CBP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CBP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MOD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与MO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且CBP组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CBP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促进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的改善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康复.

    作者:宗会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普外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思考及护理对策的探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以及家属也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护理的过程中,那些不安全因素会严重限制护理质量,从而引发事故,甚至会影响医院的声誉以及发展.通过对我院普外科的护理工作可以发现,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失误的发生,避免了很多的医患不良事件,大大的提高了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篇文章主要就普外科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作者:高淼;田建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心病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分析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进行探讨.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7例冠心病患者是自行来院就诊的,在院内接受常规急救治疗,设为对照组;有15例患者入院前经过急救医务人员实施急救治疗后再来院继续接受治疗,设为观察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35.29%,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和院内急救治疗和护理后死亡率为13.33%,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18%)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20.00%),且其治疗总有效率(52.94%)显著低于观察组(8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对其尽早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以实施院前急救护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冠心病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还能够对院内后续治疗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

    作者:张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90例脊柱外伤骨折患者,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实验组予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满意比率、骨外伤后JOA评分、抑郁症状量表评分、脊柱外伤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脊柱外伤骨折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效果好.

    作者:温新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综合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红白球抽签方法将在我院接受相应治疗的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41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生理职能(59.28±4.26)分、社会职能(63.29±4.89)分、认知职能(59.74±4.29)分以及心理健康(69.54±5.21)分评分均高于常规组(54.29±4.19)分、(56.29±4.28)分、(49.12±3.29)分、(59.26±4.28)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综合生存质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恢复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慧慧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浅谈外科护患沟通技巧

    如今各大医院都在强调提高服务态度,不好的态度常时导致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要想避免或减少纠纷的发生,除了医护人员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因具备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妥善处理,使患者满意,才能减少纠纷.

    作者:刘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借助方便抽样法从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所接收诊治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抽取研究样本60例,均为单眼发病,通过随机分配设置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分配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额外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0.0%,而对照组仅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水平,与对照组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提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复方樟柳碱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

    作者:郑庆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老年全髋置换手术的手术护理配合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对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利用的手术护理配合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文选取了在2018年2月到2018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7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对过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对将手术护理配合对手术进行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对比之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相比,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进行手术护理配合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工作水平,提高手术效果等.手术护理配合干预可以在临床当中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13-2018.06.13期间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A组与B组(均45例),A组常规护理,B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在患者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B组各项评分较高A组,组间差异存在通行就饿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生活能力评分低于B组患者,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护理满意为73.3%(33/45),B组护理满意度为97.7%(44/45),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结论:颅脑外伤术后运动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对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其运动功能的恢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保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析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综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综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2.3±2.6)d,短于对照组患者的(40.5±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8%)高于对照组患者(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用综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普及.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患者78人,随机将78位患者分成护理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中医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法比参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更有效,满意度更高,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的方法效果显著可以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广泛应用.

    作者:刘芳;付涛;杨玲华;杨小琴;鲜兴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