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外科护患沟通技巧

刘红

关键词:护患沟通, 护患关系
摘要:如今各大医院都在强调提高服务态度,不好的态度常时导致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要想避免或减少纠纷的发生,除了医护人员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因具备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妥善处理,使患者满意,才能减少纠纷.
健康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自2003年1月-2011年5月老年高血压患者38例的护理体会.结果: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作为护理人员应积极向病人及家属解释引起高血压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指导患者调节自身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防便秘,控制好自身的少食高脂的食物.

    作者:戴玉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骨科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手术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薇璐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医院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的模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的传播和扩散也变得更加便捷.各种信息的营销和推广,有了更多更全面的发布渠道.医院作为国家建设的主体部分,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医院体系和有关疾病方面的信息及发展动向,医院也开始利用更多平台进行相关信息和知识的推送.微信作为当下使用率较高的社交平台,很好地实现了医疗信息和大众需求的连接,本文就这种信息服务模式展开分析.

    作者:马海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神经内科护患纠纷与对策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就目前神经内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了各方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为了预防纠纷的频繁发生阐述了笔者在日常医院工作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对策,后,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谈了笔者一些心得体会.神经内科疾病以脑血管病居多.脑血管病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后遗症重.护理中稍有疏忽易引起护患纠纷,存在护理安全隐患.现就护患纠纷的原因、措施及沟通机制探讨如下.

    作者:孙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对手外伤手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通过选取50例在我院进行手外伤治疗的患者,将其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通过早期康复训练以及中晚期康复训练对其手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利用统计学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差距;结果:早期训练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09±19.02,治疗后的TAM为195.31±26.78,对照组在治疗前的TAM为51.12±18.85,治疗后的TAM为51.12±18.85.

    作者:徐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传染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传染病患者予以分组研究,即参照组(n=20)、试验组(n=2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躯体症状、心理状况、自理能力、社会关系及总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传染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借鉴.

    作者:张磊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目的 研究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份收治的36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FTS)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喉咙疼痛、恶心呕吐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和腹部肿胀等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大限度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并加速康复,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秀娟;尚晓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养脾补肾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型的疗效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型患者采用观察养脾补肾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参照组西医治疗,给予实验组养脾补肾汤治疗.将两种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4.42%)低于实验组(93.02%),P<0.05.参照组的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不如实验组,且明显症状积分降低程度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 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型患者的治疗中,养脾补肾汤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肾功能的改善作用较明显,推广价值高.

    作者:周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孕妇妊娠期心理护理探究

    目的:探究缓解妊娠期孕妇心理焦虑的有效干预手段.方法:分析妊娠期孕妇心理焦虑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孕妇消除了焦虑对分娩及育儿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结论: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妊娠期孕妇的心理焦虑,有必要为孕妇提供心理支持及健康指导.

    作者:赵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竭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由于一些常见的肾脏疾病转化而来,在肾内科当中,常用血液透析的方法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延续生命.血液透析就是用机器实现患者体内的血液置换,通过过滤患者体内的血液实现血液净化的目的.在血液透析的过程当中,良好的护理质量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的质量是临床上护理工作者重点研究的问题,如何能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当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作者:侯瑞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解析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本文探讨关于临床中具备预知性的护理干预在针对于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患时产生治疗效果,研究其护理干预是否可易科减少病患的频繁出血频次.方法:现将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84处该病患的病情进行解析,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把它们划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分别是42例.其中,试验组病患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人员则采用平时使用的常规护理,然后再比较两组人员的护理结果差异.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组护理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接受度都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预知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降低出血的频次,该方法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地大力推广及使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麻醉机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及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麻醉机是医院进行手术全身麻醉的重要工具,主要功能是为患者进行吸入麻醉、代替呼吸、供氧等,但从临床研究结果来看,目前临床上仍常有麻醉意外事件发生,其中有一部分与麻醉机有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麻醉机对医疗安全的影响,并探讨了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姚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护理工作当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护理工作内容进行阐述.方法:本次研究总共选取了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对不同护理措施产生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主要比较患者的治疗效能感以及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措施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能感,从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角度讲,对患者的康复更加有利.此外,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有助于提供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感.结论:采用整体护理的观念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能够使患者更大程度的受益,还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举两得.

    作者: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缺铁性贫血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护理中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期间缺铁性贫血患者98例,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具体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每组均49例,其中实验组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时,实验组总满意度97.9%,相对较高于对照组,即79.5%,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临床护理中,对整体护理的实施,可以改善其临床护理效果,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诊胆结石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对心理和疼痛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同时总结急诊胆结石病人接受优质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心理与疼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急诊胆结石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人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焦虑评分以及疼痛评分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针对急诊胆结石病人,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小梅;王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羟基酪醇抗癌活性的研究

    羟基酪醇(HT)英文名为hydroxytyrosol,化学结构名称3,4-二羟基乙醇,是一种天然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橄榄油和加工橄榄油产生的废水中.因其多为羟基酚类化合物而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羟基酪醇结构简单,分子量小,无毒副作用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可以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因此,羟基酪醇抗癌活性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羟基酪醇的药理活性,主要是抗癌活性.

    作者:胥亦;孙宇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研究现状

    目的:分析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疼痛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护理要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袋鼠式护理,两组干预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NIPS评分进行分析,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等对比,观察组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疼痛患者给予袋鼠式护理指导,整体效果明显,符合当前实际要求,值得应用.

    作者:时欣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X线片与螺旋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

    目的:分析X线片与螺旋CT诊断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比.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检查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X线片检查)、试验组(螺旋CT检验),每组均50例,对两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全部患者均展开手术诊断,同时将其作为诊断标准,在观察两组诊断符合率时,实验组为96%(48/50),对照组为74%(37/50),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进行影像学特征的检出率比较时,实验组的附件骨折、椎管狭窄与椎体后突成角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行椎弓根和椎板骨折的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患者采取螺旋CT诊断方法,其符合率相对较高,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网络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生殖医学护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目的 探析在网络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生殖医学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生殖医学科室网站、科室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电话咨询平台;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各个网络平台在生殖医学护理实践的应用效果.结果 科室网站、科室微信公众平台、电话咨询台的总体覆盖率>80%;且科室微信公众平台使用广,为85.45%;生殖医学网站服务满意度为83.27%.结论 在网络环境下建立生殖医学网络服务平台,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临床服务,并推动生殖医学护理的持续性发展.

    作者:毛志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探寻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的使用效果.方法:通过收集15年全年我院消毒供应室使用PDCA循环管理共五十四份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14年全年使用PDCA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的资料作为对比,分析这两组终的管理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得出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通过对比得出的差异较为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中使用PDCA循环能够明显提升消毒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消毒工作的效率,同时使得医患之间的满意度增加.

    作者:张文娜;马晨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健康前沿杂志

健康前沿杂志

主管: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